王家蓮
由于信息時代的沖擊及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有些教師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師德缺失,出現了迷茫的現象。有些教師政治立場和思想覺悟出現了偏差,為人師表意識淡薄,出現信仰危機、育人意志薄弱等不良現象,背離了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诖耍h的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著墨頗多,從任務、內容、方向等視角進行了系統(tǒng)的頂層設計,強調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 堅持以德治國。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和國家在道德建設領域作出的新部署。黨的“十六大”以來,評選產生的三屆162名“全國道德模范”成為全社會學習的楷模:最美教師、最美醫(yī)生、最美圖書館員……道德模范層出不窮,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與共鳴。近年來,教育部下發(fā)了系列師德建設的文件,對高等院校師德建設的內涵進行明確規(guī)范。師德是教師必須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主要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包括教師的道德觀念、行為規(guī)范和思想品質的總和。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體現,是深厚的知識修養(yǎng)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教育培養(yǎng),更需要自我修養(yǎng)。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應該是每一名教師的不懈追求和行為常態(tài)。
軟實力是近年來風靡國際關系領域的流行熱詞,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在價值觀、道德準則、文化感召力等意識形態(tài)方面吸引力的表現。校園文化軟實力是指在學校漫長的辦學過程中逐步積淀形成的獨特的價值體系、道德規(guī)范、思想觀念、辦學風格、環(huán)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形態(tài)等,是學校生存發(fā)展的靈魂。師德建設是校園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通過調查問卷和文獻查閱,筆者了解到當前師德建設領域存在著一些知行脫節(jié)的現象:有的教師價值觀混亂、缺乏責任心、師德失范、學術不端、功利化教育思想濃厚;有的教師對學生亂收費、亂罰款,組織學生有償補課從中獲利;有的教師監(jiān)考不履行職責或批卷作弊;有的教師違背招生政策,從事盈利協(xié)招活動等,這些都將對大學生成才成長產生不良影響。究其原因,一些高校對于師德建設不夠重視,師德建設方面存在著很嚴重的制度缺失。因此,師德建設問題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習近平于2013年9月26日接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道德模范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旗幟,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民族振興,教育為本。教育要健康發(fā)展,師德是關鍵。大學生肩負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師德建設直接影響大學生道德素質水平,對于人才強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起著至關重要作用。打造一支責任心強、尊重學生、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的高尚師德從教隊伍有利于大學生的成才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騰飛的中國夢凝聚道德支撐。
師德建設是校園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折射師生精神風貌,是培育大學生弘揚科學精神、追求真理、維護公平正義的精神家園,是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搖籃,對于大學生成才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校園文化軟實力所蘊涵的智慧力和思想力會吸引諸多學子的求知欲。加強師德建設,增強全體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打造高品質的校園文化,培育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是當務之急。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根本,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教育發(fā)展的關鍵。良好的校風是通過教師的引導、教誨和培養(yǎng)形成的。“為人師表”是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學生的典范,教師是通過教學活動把知識、品德、才能傳授給學生的。因此,高校要把師德建設作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出發(fā)點和根本落腳點,不斷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在校園傳播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以其武裝教師的思想,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教師忠于職守、愛崗敬業(yè)、言傳身教,熱愛學生,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堅守廉潔高尚的道德情操,發(fā)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yè)榮譽感,不斷提高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開拓新的德育領域;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學風,努力成為學生成才的道德示范,充分發(fā)揮師德建設的作用,把師德建設作為提升學風、校風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習近平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p>
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教師擔當靈魂鑄造和教書育人的職責所在。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應是道德的典范。師德建設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師德對文化的傳播、弘揚、凈化、美化等校園文化軟實力實施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和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傲⒌聵淙恕?,只有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yǎng),自己立德,才能教書育人,才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坐標,幫助他們擁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和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使命感,促進大學生思想品德的不斷完善。要提升高校師生的思想力和精神力,就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為核心,拓展和增強校園文化的獨特性和深邃性。一種觀念、一種思想能夠指導一種行為方式。社會秩序的有效運轉、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wěn)定、“中國夢”的實現都感召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高校師生的豐富的思想內涵,高雅的精神氣質熏陶和感染著校園文化的形成,反映了學校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體系,也直接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發(fā)展和建設。因此,高校師生要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教育,貫徹執(zhí)行社會主義價值觀,通過宣傳、熏陶、學習,不斷加強實踐,規(guī)范行為,促進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和精神為依托,整合“文化體”和“文化群”,倡導尊道德、講道德、守道德,以追求高尚的道德為理想目標,推進校園道德文明素質的不斷提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升校園師生思想力和精神力,建立具有共同文化思想、文化精神和文化品位的校園新風尚。
黑格爾認為,時代精神是每一個時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實質,是一種超脫個人的共同的集體意識。每一個時代都有著特征鮮明的時代精神, 指引人們前行的方向。
習近平指出:“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yè)需要榜樣的引領?!焙竦螺d物,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的使命,不僅要有過硬的教學能力,還要有現代的教育理念和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做指引。嚴以治學,關愛學生,自尊自律,樂于奉獻,淡泊名利,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用崇高的師德感染和教育學生。注重師德建設的時代性、規(guī)律性、創(chuàng)造性,做學生思想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以新時代道德風范,推動社會進步和社會和諧發(fā)展。
師德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校園文化是學校建設的重要軟實力,師德中所蘊涵的精神力量是大學發(fā)展的不盡源泉,也是大學文化軟實力構建的重要基礎。營造一個有利于師德建設的純潔高尚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師德建設有著重要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民主、和諧的管理氛圍是校園人文環(huán)境的重要體現,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注重加強教風、學風、校風建設。大力推進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jiān)督,實行校務公開制度,使廣大教師擁有知情權和評議監(jiān)督權。人文關懷和情感關照也充分體現了和諧的人際氛圍,尊重人才、關愛人才、開展公平、公正、公開評優(yōu)晉升工作,切實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讓教師擁有更加舒心的學習和工作環(huán)境。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刻苦鉆研、嚴謹篤學是教師應有的職業(yè)精神,也是校園文化氛圍的具體體現。教師要以學生的尊嚴、需要、價值和發(fā)展為核心,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理念,具有奉獻精神,為人師表,承擔教育者的社會責任,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及學術精神。營造一種學業(yè)精深、學識淵博、技藝精湛、自主創(chuàng)新的學術氛圍,是促進教師學術道德形成的重要條件。要堅決禁止在教學科研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侵占他人的勞動成果。堅決抵制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腐朽思想,以高尚的道德觀、教育觀和審美觀營造純潔校園氛圍,凈化校園文化。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德建設是提升學校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教師要做到身正為范,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言傳與身教相結合,教育和感化學生。德才兼?zhèn)涞慕處熽犖橛欣诖髮W生的成才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騰飛的中國夢凝聚道德支撐,為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提升學校文化軟實力,加強師德建設,增強全體教師的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培育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育界當務之急。
[1]習近平會見道德模范:為中國夢凝聚道德支撐[EB/OL].http://news.sohu.com/20130926/n387319256.shtml,2014-02-25.
[2]邱仁富,李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論綱[J].黨政研究,2015(1):45-50.
[3]習近平:積極引導人們講道德追求高尚道德理想[EB/OL].http://news.qq.com/a/20140226/000094.htm,2014-02-25.
[4]白皓.時代精神與道德教育改革[J].黨政干部學刊,2013(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