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柱,張學霞,陳俊麒,伊吉平,王 彬
(酒泉市人民醫(yī)院,甘肅 酒泉 735000)
PLIF術式治療腰椎滑脫的臨床研究
梁 柱,張學霞,陳俊麒,伊吉平,王 彬
(酒泉市人民醫(yī)院,甘肅 酒泉 735000)
目的 探討后路全椎板減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加椎體間植骨融合術(PLIF)治療腰椎滑脫的療效。方法 42例腰椎滑脫患者均行手術治療,使用ODI評分法、VAS評分法對疼痛的程度,SUK標準對正側位X線片進行綜合評估。結果 42例均獲得隨訪,隨訪10~38個月,所有患者均滿意復位,治療效果優(yōu)良率100%。結論 后路全椎板減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加椎體間植骨融合術是治療腰椎滑脫的理想術式。
腰椎滑脫;椎板減壓;內固定;椎間植骨
腰椎滑脫是臨床常見的脊柱疾患,除少部分患者外,大多數(shù)患者非手術治療效果不滿意,單純椎板減壓損害脊柱的穩(wěn)定性,遠期效果多不理想。為緩解神經(jīng)壓迫癥狀、恢復和重建脊柱的正常形態(tài)與穩(wěn)定性,全椎板減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加椎體間植骨融合術是比較理想的治療手段。自2009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共手術治療腰椎滑脫患者42例,采用后路全椎板減壓、椎間盤切除、椎體間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xiàn)介紹如下。
1.1 基本情況
本組病例共4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齡最小37歲,最大65歲,平均51.5歲。所有患者均以腰腿痛或間歇性跛行為主訴,術前常規(guī)行腰椎正側位X線片、CT及MRI檢查,明確為腰椎滑脫。其中L4椎體滑脫28例,L5椎體滑脫14例。按Meyerding分類,Ⅰ°滑脫3例,Ⅱ°滑脫28例,Ⅲ°滑脫11例。42例患者中,伴椎弓峽部裂者29例,不伴椎弓峽部裂者13例。所有患者均有腰痛,并伴有單側或雙側下肢癥狀,其中35例表現(xiàn)為間歇性跛行。
1.2 手術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采用全身麻醉或持續(xù)硬膜外麻醉。取后正中切口,全椎板減壓,充分顯露受壓神經(jīng)根,凡有壓迫物均應徹底切除,切除椎間盤組織、椎體后緣骨贅、內聚的小關節(jié)突,刮上下終板,顯露新鮮松質骨面,擴大兩側隱窩,使兩側神經(jīng)根管充分減壓。完全減壓后,在C型臂X光機下,于滑脫椎體及下位椎體的椎弓根擰入4枚直徑、長度適當?shù)淖倒葆敚瑥镊暮笊霞?個面均有皮質的髂骨,制作成大小約1.5 cm×1.5 cm的骨塊在撐開狀態(tài)置入修整的椎間隙,或在椎間隙植入椎間融合器(CAGE)。安裝連接裝置,使復位的滑脫椎體后固定[1-6]。術畢拍攝X線片以確認復位及內固定情況。術后傷口留置負壓引流管24~48小時,術后10~14天拆線,3個月內佩戴硬質腰圍。所用內固定材料為RF系統(tǒng)、釘棒系統(tǒng)。術后當天、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分別做脊柱正側位X線片檢查,以后每半年復查一次,必要時行CT檢查。
1.3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ODI評分方法、VAS評分法對疼痛的程度,SUK標準對正側位X線片進行綜合評估。優(yōu):內固定可靠,植骨融合良好,無腰腿痛和神經(jīng)損害定位體征,恢復正常生活、工作;良:內固定可靠,植骨融合良好,腰腿疼痛癥狀大部分消失,偶有疼痛,無明顯神經(jīng)損害定位體征,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可:內固定可靠,植骨融合良好,可有輕度腰腿疼痛癥狀,但較術前明顯減輕,仍有部分神經(jīng)損害定位體征,能生活自理和進行一般工作;差:內固定松動、斷裂,植骨未融合,腰腿痛無明顯減輕,有神經(jīng)損害定位體征,需口服止痛藥物,不能恢復正常生活、工作[1-5]。
4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獲得10~38個月的隨訪。42例均滿意復位,內固定牢固,植骨3~6個月內融合良好,無螺釘松動、內固定斷裂、假關節(jié)形成及傷口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其中8例出現(xiàn)術后一過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經(jīng)過治療后5~12天消失。42例患者中,36例腰椎滑脫獲完全復位,完全復位率達85.7%。結果顯示,優(yōu)34例,占81.0%,良8例,占19.0%,優(yōu)良率100%。
(1)關于腰椎滑脫的手術方式選擇。對于腰椎滑脫,大多數(shù)患者可通過減輕腰部負重、臥床、功能鍛煉、理療、藥物治療等達到緩解或消除臨床癥狀的作用。但30%左右的患者通過正規(guī)的非手術治療無法改善癥狀,需要通過手術治療??晒┻x擇的術式不少,如后路椎板減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及椎體間植骨融合術治療,既能復位滑脫的椎體,又能緩解神經(jīng)受壓,并且可以重建脊柱的穩(wěn)定性[3-5]。羅石紅等[6]用RF-II型系統(tǒng)內固定配合椎體間植骨融合術治療腰椎滑脫,發(fā)現(xiàn)矯正滑脫完全且無丟失,骨融合良好。楊春等[7]通過2個節(jié)段或3個節(jié)段椎弓根內固定加椎體間植骨融合術治療腰椎滑脫,也獲得了滿意的效果,并認為徹底減壓和最大限度復位是手術的重點。本組病例均采用短節(jié)段椎弓根內固定,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腰椎活動范圍的干擾。
(2)椎體間植骨融合的優(yōu)越性。由于腰椎滑脫后滑脫節(jié)段的椎間盤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退變甚至突出,也是產(chǎn)生臨床癥狀的重要原因。在進行腰椎滑脫手術復位時,切除滑脫節(jié)段的椎間盤不僅有利于充分減壓,而且有利于滑脫的矯正。PLIF可在椎間盤切除后進行。相對于橫突間植骨、關節(jié)突植骨及峽部間隙植骨,鄒德威等[8-9]學者更推薦PLIF,因為可以提供更牢固可靠的植骨融合,有利于恢復椎間高度、腰椎的正常生理前凸弧度,更符合腰椎的生物力學特性,并可提供更有效的椎間縱向支持力。此外,PLIF可以省去后外側植骨融合需另外暴露關節(jié)突外緣及橫突的操作,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對豎脊肌干擾小,也有利于術后的功能康復。
(3)經(jīng)椎弓根內固定系統(tǒng)可提供良好的即刻穩(wěn)定性,但遠期脊柱穩(wěn)定主要依靠脊柱融合,提高脊柱融合率,而保持脊柱長期穩(wěn)定、減少并發(fā)癥是治療腰椎滑脫的最終目標。后路全椎板減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復位+椎體間植骨融合術是治療腰椎滑脫的理想術式。該術式的優(yōu)點包括:①椎間植入3個面均有皮質的髂骨,對脊柱前中柱有支撐作用和對椎弓根螺釘有張力帶作用,可防止植骨塊移位、下沉、松動等;②椎弓根螺釘裝置可使失去穩(wěn)定性的椎體強度恢復到最大。植骨塊提供可靠的椎體間軸向載荷,分擔了椎弓根螺釘?shù)牟糠謶?,避免了單獨使用椎弓根系統(tǒng)造成的椎弓根螺釘松動、斷裂、假關節(jié)形成;③兩者的聯(lián)合應用可最大限度地恢復脊柱的力學結構,恢復椎間高度、椎間孔容量,從而對神經(jīng)根管和椎管起到間接減壓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1]M Aebi,J S Thaigott,J K Webb.AO ASIF脊柱內固定[M].黨耕町,劉忠軍,陳仲強,譯.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
[2]任忠明,金才益,陸金容,等.RF系統(tǒng)和BAK椎間融合器治療腰椎滑脫[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1,11(3):176-177.
[3]侯樹勛,史亞民.腰椎滑脫手術治療適應證和術式選擇[J].中華骨科雜志,1998(12):707-710.
[4]廖可國,趙漢平,田敏,等.椎弓根內固定結合后路椎間融合器治療腰椎滑脫[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12(23):1783-1785.
[5]阮狄克.脊柱內固定后植骨融合的重要性[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2 (5):326.
[6]羅石紅,何愛詠.RF-II型系統(tǒng)內固定、椎體間植骨治療腰椎滑脫24例體會[J].中國現(xiàn)代手術學雜志,2004,8(6):362.
[7]楊春,朱裕成,馬軍,等.兩種內固定法加植骨融合治療腰椎滑脫癥臨床療效觀察[J].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4,19(11):730-732.
[8]鄒德威,海涌,馬華松,等.重度腰椎滑脫癥的治療[J].中華骨科雜志,1998,18(5):259-261.
[9]Madam S,Boeree N R.Outcome of 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versus posterolateral fusion for spondylolytic spondylolisthesis[J].Spine,2002,27 (14):1536-1540.
R195
B
1671-1246(2015)10-01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