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交通綜合樞紐站務有限公司 吳誼峰
基本建設,主要指的是在基于國家資金預算的基礎上,利用基建項目撥款、資金自籌、國內外貸款以及相關專項資金等進行項目建設,其建設目的主要了是為了擴大生產與再生產能力,在形式上一般有項目新建、擴建以及改建等等,而從一個國家層面來講,基本建設屬于整個社會的基礎部分,即關乎到國家經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又關乎到國家職能的實現(xiàn)。在實際工作上,基本建設一般會根據要求進行多個建設項目的劃分,而負責某一獨立項目的單位就是基本建設單位。目前在我國,任何的基本建設項目均執(zhí)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度,單位對整個項目的策劃、預算、實施、監(jiān)督、收益以及保值增值等負責。
而財務管理作為基本建設單位日常管理的一種手段,其與現(xiàn)代企業(yè)具有廣泛的聯(lián)系,是單位各部門與各機構協(xié)調連接的橋梁,可以很好的體現(xiàn)單位內部的生產經營情況,其目標與單位的整體經營目標保持一致。對于基本建設單位來說,其日常的財務管理就是基于國家法律法規(guī)與項目建設制度的基礎上,對相關項目的建設資金進行全面籌集、使用以及監(jiān)督等,從而確保整個項目的建設資金得到合理利用,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不斷提高經濟效益。而對于預算控制,其主要包括預算編制、執(zhí)行以及核算等三個部分,從實際工作上來說,預算控制屬于財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下文主要基于站場的基本建設項目出發(fā),對如何通過預算控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進行談論。
預算控制作為基本建設單位日常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其需要管理或處理的事情較為復雜,常常涉及到單位內部多重的人事關系,對時效性、準確性以及執(zhí)行力等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對于交通站場及相關下屬機構來說,其在進行財務管理時,一般需要構建專門的預算控制機構。而對于交通站場來說,其內部一般構建預算管理中心,而下屬機構則可以構建預算管理小組,通過垂直性強化預算控制的整個流程。
預算目標作為預算編制的直接依據,對于基本建設單位來說,其一個預算目標的實現(xiàn)往往需要預算編制的有效體現(xiàn)。在交通站場的預算編制工作上,其不同項目的預算目標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實際工作上,一定要根據單位所處環(huán)境對預算目標進行確定。相對來說,交通站場的預算管理較為龐大,其即關乎到相關基建項目的有序進行,又關乎到單位內部財務管理的體現(xiàn),因此其預算目標往往會跟隨單位不同發(fā)展階段而發(fā)展。作為一個基本建設單位,交通站場在屬性上屬于國企,其日常發(fā)展主要是為廣大民眾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務,促進我國交通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預算目標上,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通過成本預算目標進行有效體現(xiàn)。在編制預算方案過程中,交通站場要基于發(fā)展戰(zhàn)略為編制的目標方向,對年度目標進行全面確定。相對來說,交通站場的預算編制范圍一般包括:利潤、收入、項目執(zhí)行成本、執(zhí)行期間費用、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投資活動現(xiàn)金流量及籌資活動現(xiàn)金流量等預算。例如,修建站場內部建筑時,其預算編制的內容主要包括:人工費用、機械費用與損耗以及材料耗材等,并要求相關項目獨立形成一份預算方案,而該項目的預算方案數(shù)據再并入單位內部的總預算中。
在預算的編制工作上,其流程一般有三種模式可以選用:一是“自上而下”的編制方法,在實際工作上,主要是交通站場對預算方案進行制定,然后交付下屬機構執(zhí)行,雖然強化了全面財務管理與預算的控制力度,但是卻大大打擊了下屬機構的積極性。二是“自下而上”的編制方法,在實際工作上,主要是由下屬機構編制預算方案,然后在交通站場審批同意的前提下執(zhí)行。三是上述以上二者的有機結合,目前大部分基礎建設單位都肯定這種方法,其主要接近了我國中央政府的預算編制方法。在實際工作上,先由下屬機構根據內部預算要求與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預算進行建議數(shù)的編制,然后上交通站場財務部門審核,而財務部門進行審核、平衡以及匯總后,再形成初步的預算方案,并上傳到交通站場的主要領導層審核,在得到領導層的審批意見或同意意見后,財務部門對各下屬機構進行預算控制限額的劃分與明確。而下屬機構得到預算控制限額標準后,再進行預算草案的編制,然后上交財務部門與黨政聯(lián)席會議審議,在得到審議意見與批復要求后,相關的預算編制方案將通過制度文件的形式完成預算方案的確定,下屬機構將根據該制度文件執(zhí)行預算。
在第三種編制流程中,其優(yōu)點較大,目前已經得到較多基本建設單位的肯定,其優(yōu)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編制流程較為簡單清晰,工作效率較高;二是有利于交通站場與下屬機構、各職能部門與機構等之間的溝通,避免財務管理與預算控制后續(xù)問題的出現(xiàn);三是降低上下級之間不信任感的尷尬,避免重復上報與下達所造成的資源浪費。
預算執(zhí)行是整個財務管理與預算控制工作上最為關鍵的部分,一般包括預算的分解細化、執(zhí)行以及有效調整等。
1、分解細化
對于基本建設單位來說,其預算方案在得到批復與下達后,將形成內部管理制度,而下屬機構則需要把年度預算進行分解細化為月份與季度預算計劃,而在分解細化的過程中,主要需要遵循兩大原則:一是誰控制誰負責,把責任具體細化到部門與個人,并把相關收入及費用進行層層細分與落實;二是指標的分解細化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杜絕形式主義與平均主義的出現(xiàn)。
2、執(zhí)行
交通站場預算管理中心與下屬機構的預算管理小組一定要建立預算執(zhí)行情況分析制度,定期召開預算執(zhí)行分析會議,通報預算執(zhí)行情況,研究、解決預算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
3、有效調整
對于交通站場所確定與下達的預算方案,在原則上不能隨便調整。但是在預算執(zhí)行的過程中,由于市場環(huán)境、經營條件以及政策法規(guī)等因素的影響,預算編制所遵循的基礎必將出現(xiàn)一定的變化,而預算方案在執(zhí)行后,其結果與預期效果具有較大差距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調整,在完成審批程序后,一定要及時備案記錄。
對于預算考核,交通站場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考核機制的構建,對各預算執(zhí)行單位和個人進行全面考核,切實做到獎懲分明。下屬機構中層及以上適合以全面預算為基礎的業(yè)績考核,其他人員則適合以員工行為守則及崗位職責為基礎的日??己?。
交通站場預算管理中心要定期將各預算執(zhí)行單位負責人簽字上報的預算執(zhí)行報告和已掌握的動態(tài)監(jiān)控信息進行核對,以確認完成情況。
實行預算執(zhí)行情況內部審計制度,在預算細化到部門與個人的前提下,全面審核內部人員的工作成績,為相關職位升遷與獎懲體制提供重要參考。
綜上所述,對于基本建設單位來說,其財務管理與預算控制屬于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而本文由于篇幅與本人知識體系的受限,主要基于預算控制出發(fā),對財務有效管理進行淺論,雖然對于我國基本建設單位的財務管理與預算控制工作只是“杯水車薪”,但是希望能夠為相關單位形成一份參考資料。
[1]沈建勇.基本建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關探討[J].新疆農墾經濟,2011
[2]崔恒耀.關于企業(y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2
[3]張樹敏.建設單位加強財務管理的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