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祺:現(xiàn)在我們再回到本局中,講一下第2個要點。
8.兵五進一(基本圖2)
紅方再沖兵是必走的一步棋,也是紅方布局的既定戰(zhàn)術,很多業(yè)余棋手喜歡把這手兵五進一改成馬三進五(變化圖3),走成盤頭馬的陣型。其結果呢?看似紅方加快了進攻節(jié)奏,實則不然,很容易受到黑方的打擊。這個反擊變化你熟悉嗎?
李欣然:這個棋以前打譜時候打過,記得好像在2006年象甲聯(lián)賽上,河北苗利明對廣東許銀川時曾經(jīng)下過,雙方的實戰(zhàn)過程是:
8.馬三進五 炮9平7
9.車三平四 馬7進8
10.馬八進七 卒7進1
11.車四平三 馬8退7
12.車三平四 卒7進1
13.相三進一 車8進8
14.兵五進一 馬7進8
15.車四退一 卒7平6
16.炮五平三 象7進5
17.馬五進六 炮2進2
實戰(zhàn)中紅方接走:
18.車四進三 炮2平5
黑方占據(jù)空頭,反彈力極強,最終取得勝利。我在拆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紅方第18回合不走車四進三,改走車四退二,則黑方有兩種變化,其一是棄子強攻走炮2平5,馬六進七,車8平3,黑方棄子有攻勢,可以反先;其二是車1進2,以下馬六進八,車1平2,兵九進一,紅方先手。
劉錦祺:是的,這類對攻性很強的布局,雙方是狹路相逢勇者勝,不能害怕,走炮2平5還是正確的。下面我們看要點3(基本圖3),這手棄7卒的作用是利用7路炮的遙控作用在紅方的三路線上展開反擊,這也是本局戰(zhàn)斗的第一個爆發(fā)點,是黑方賴以反擊的關鍵一手棋。
這手棋如果示弱,改走象3進5,馬三進五,卒7進1,兵五進一,馬7進8,車四平三,馬8退9,車三退二,車1平4,馬八進七,車4進6,兵五進一,紅方搶先發(fā)動攻勢,穩(wěn)持先手。因此,這手卒7進1是很必要的一著棋。下面我們再分析一下要點4兵三進一這手棋(基本圖4):
這手棋從感覺上來看,紅方攻勢有所減緩,偏重于物質上先占一卒的便宜,節(jié)奏上不如馬三進五明快,但是兵三進一以后,紅方棋型厚實,形成了暫時的風平浪靜。馬三進五的變化你熟悉嗎?
李欣然:馬三進五的變化比較常見,以下卒7進1,馬五進六,車8進8(黑方進車占據(jù)紅方的下二路線,積極對攻,如馬3退4,則顯得保守),馬八進七,象3進5[此時黑方飛象棄馬是既定的戰(zhàn)術組合,如改走馬7進8(變化圖4),車四平三,馬8進6,車三進二,馬6進4,仕四進五,馬4進3,帥五平四,前馬進1,馬六進七,卒5進1,車三平四,象3進5,后馬進五,車8退4,馬五進六,紅方攻勢猛烈,黑方難應1,馬六進七,車1平3,前馬退五,馬7進8[如車3平4(變化圖5),紅方如車四進二(紅方意圖一車換雙),炮2退1,車四平三,炮2平7,馬五進三,車8退6,黑方先手],車四平三,馬8進6,車三進二,馬6進4,仕四進五,馬4進3,帥五平四,馬3進1,車三退五,紅方稍好。
劉錦祺:是的,你理解得很不錯,現(xiàn)在我們進入中局階段。我們先分析第10到第22個回合的內容,你把這一部分著法再復一下盤。
李欣然:好的,雙方是這樣下的:
10.………… 象3進5
11.兵五平四 車8進6
12.兵四平三 卒3進1
13.兵七進一 車8平3
14.炮八平六 炮2退1
15.車九進二 車3退2
16.車九平七 車3進3
17.馬八進七 馬3進4
18.車四退三 車1平3
19.車四平六 馬4進3
20.炮五平四 象5進7
21.兵三進一 炮7進3
22.仕四進五 馬7進6(基本圖5)
劉錦祺:就現(xiàn)在這個局面,你做一下形勢判斷,紅好還是黑好,紅優(yōu)還是黑優(yōu)?
李欣然:紅方子力被黑方壓在兵行線以內,但陣型還比較協(xié)調;黑方子力靈活,空間優(yōu)勢較大,雖然少了一象,但是多了一個中卒,我認為是黑方稍優(yōu)的局面。
劉錦祺:結論是正確的。判斷和計劃在象棋對弈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稍有經(jīng)驗的棋手都有體會,下棋時需要不斷對已經(jīng)呈現(xiàn)或者是可能出現(xiàn)的局面進行客觀評估和正確判斷。在這個基礎上,棋手就能夠確立斗爭目標,選擇并制訂作戰(zhàn)計劃。計劃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業(yè)余棋手和專業(yè)棋手之間的差距之一就是行棋的計劃性,這一點我們以后再談。大量的比賽實踐證明,誰善于精確地判斷局面和構思嚴密的計劃,誰就有希望贏得最后的勝利。而如果一味追求所謂的“妙手”,習慣于無計劃地盲目走子,那么不僅會經(jīng)常輸棋,而且還會使自己的棋藝發(fā)展陷入瓶頸,提高起來很慢,甚至走進死胡同。
李欣然:是的,判斷和計劃應該貫穿于全局的始終,在中局階段尤為突出。判斷和計劃同變著的計算能力、戰(zhàn)術的運用能力是緊密相關的。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棋手必須時刻牢記與對方的計劃做斗爭,并不斷要調整自己的目標,修訂和變更計劃,把局面中靜態(tài)因素與動態(tài)因素相結合,對于掌握的理論知識不要用教條主義的態(tài)度來對待,這樣才能做到隨機應變。
劉錦祺:的確是這樣,關于中局的判斷方法有很多,不同棋手有不同的判斷方法,職業(yè)棋手都有自己對局勢判斷的理論體系,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但是有一些核心內容是不變的,無論你運用哪種方式,都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1 雙方子力價值及相對子力的相對價值。
2 子力位置所體現(xiàn)的協(xié)調性及靈活性。
3 局面上的弱子及弱型。
4 得出結論。
李欣然:老師,就上面這個局面(基本圖5)我重新做一個判斷,您看一下,我的判斷思路是不是正確的。
1 紅方的子力數(shù)量是雙相、雙仕、雙馬、雙炮、單車、二個兵;黑方的子力數(shù)量是單象、雙士、雙馬、雙炮、單車、三卒。攻擊子力紅方少一兵,防守子力黑方少一象。
2 紅方雙炮雙馬子力聯(lián)系協(xié)調,但有欠靈活。黑方子力靈活,協(xié)調力較紅方稍差一些。
3 紅方左翼車馬炮位置粘在一起,略顯呆板;黑方雖然少象,但是有3路底車的存在,暫時可以彌補這一弱型。
4 得出結論是黑方稍好。
劉錦祺:你分析的基本正確,但是結論上有一點小的缺陷,這個局面對于攻擊型棋手來講是黑方滿意,對于防御型棋手來講,紅方滿意。但是要考慮到賽制,紅棋是非勝不可的,那么這個局面紅棋攻不出去,何以談勝呢?如果加上這個因素,可以得出結論黑好。
李欣然:攻擊和主動權是一個意思嗎?
劉錦祺:攻擊和主動權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攻擊是帶有特定目標的行為,子力的配置情況往往表明攻擊意向。主動權卻無特定目標和對象,而只具有一個總的目的。例如空間的控制,保持緊張狀態(tài),使疲于應付各種可能產(chǎn)生的威脅,以及為自己保留大量的攻擊選擇權等等。
李欣然:主動權是先行的發(fā)動力量,使自己支配對方,如果有了一步棋,對方必須要做出回應,這手棋就是具有主動性的先手著法。只有掌握主動才能發(fā)動攻勢,發(fā)動的攻勢才有可能取得優(yōu)勢,取得了優(yōu)勢才有贏棋的機會,是這樣吧,老師?
劉錦祺:是的,一般辨別中局階段的先手,是看雙方子力所構成的形勢,誰先快速地發(fā)動攻勢,誰就有先手。這樣就要綜合雙方攻子的數(shù)量和出動機會的多少,及其已經(jīng)占據(jù)和正要占據(jù)的要點等條件,多方面觀察而定。關于形勢判斷方法問題我們就討論這么多,現(xiàn)在我們回到剛剛演變的著法中來,這段著法8個要點。我們現(xiàn)在逐一分析一下。
1 第11回合兵五平四,這手棋紅方橫兵四路,準備平三形成“前后疊兵”,對黑方7路線施加壓力。這手棋還有別的下法嗎?
李欣然:記得在2007年象甲聯(lián)賽上,廣東許銀川對開灤蔣鳳山時,許銀川曾走兵五平六(變化圖6),雙方實戰(zhàn)過程是這樣的。接圖黑先:
11.………… 車8進6
12.相三進一 車1平4
13.馬三進四 卒3進1
14.兵七進一 象5進3
15.車四進二 炮7進4
16.炮八平六 車4平2
17.炮六進二 炮2進3
18.炮六平三 炮2平7
19.炮五平三 車2進8
這樣演變下去,紅方雖然一炮鎖住黑方7路線上的馬、炮、象三子,但是紅方左翼子力未動,后續(xù)兵力不足,黑方很有反彈力。在這局出現(xiàn)以后,網(wǎng)上又演出新變,就是在第12回合,當紅方相三進一以后,黑方先不走車1平4,而是先走了一步炮2退1,以下紅方如馬三進四,則車8平6,對紅方車馬進行牽制;又如紅方走馬八進七,則黑方有馬7進8的反擊手段,因此這一路變化大賽上很少出現(xiàn)了。
劉錦祺:的確,兵五平六雖有出奇不意之效,但也有先天不足之處,這個變例還是要知道的。紅方兵五平四以后,黑方車8進6必然之著。接下來就是要點2兵四平三這手棋。這手疊兵可以使紅方三路線穩(wěn)固,如果這手棋改成兵三進一,紅方就不妙了。你能拆解一下嗎?
李欣然:好的,我看一下。兵三進一這手棋第一感覺把紅方右車封死了,可以利用這一弱點做些文章吧。老師我的第一種下法是這樣的:馬7進8,兵三平二,炮7進8,仕四進五,炮7平9……哎呀,不行呀。黑方馬7進8以后,紅方不吃這個馬,改走車四平二,紅車就活了,這樣黑方只好車8平3了,以下馬八進九,馬8進7,車二平三,炮2退1,炮八進五,馬7進5,黑方好走。
劉錦祺:是的,你再看看,有沒有別的下法呢?
李欣然:我拆的第二種下法是卒3進1,兵七進一,車8平3,相七進九,炮2進1,車四進二(如兵七進一,車3退3,黑方易走),炮2退2(黑方借打車之利,走了一個頓挫,構成穩(wěn)健的擔子炮),車四退二,車3退2,馬八進六,馬3進4,黑方子力活躍,稍好。如果臨場我會選擇第二種下法。
劉錦祺:這也是紅方必須走兵四平三的原因。下面我們看要點3。
12.………… 卒3進1(基本圖6)
黑方為什么要走這手棋呢?黑方這手局部的爆發(fā)點依據(jù)是什么呢?
李欣然:這手棋我是這樣理解的,黑方棄卒是一個先棄后取的手段,通過棄卒起到活通右馬的作用,這也是針對紅方左翼大子出動緩慢下出來的一步很有針對性的棋。在以往比賽中黑方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兩種下法,結果都不是很理想:
第一種下法:車8平7
這是在2002年全國象棋個人賽上,黑龍江趙國榮對陣廣東李鴻嘉時李大師走出的應著,雙方實戰(zhàn)過程如下:
12.………… 車8平7
13.前兵進一 馬7退9
14.相三進一 卒3進1
15.兵七進一 象5進3
16.仕四進五 車1平4
17.炮八平六(紅方先手)
第二種下法:馬7退9
這是在2002年全國象棋個人賽,黑龍江聶鐵文對陣農民體協(xié)柯善林時的實戰(zhàn)下法,
12.………… 馬7退9
13.馬八進七 馬9進8
14.炮八進二 卒3進1
15.兵七進一 車8平3
16.兵七進一 車3退3
17.馬七進五(紅方先手)
但據(jù)我所知這手棋最早在全國賽上出現(xiàn)時是在本屆個人賽第1輪苗利明大師后手對特級大師呂欽時走出來的應著。呂特大在第14回合應以馬七進五,黑方走馬8進7,雙方對攻激烈。到第8輪時,聶鐵文大師把這手棋改進為更為合理的炮八進二。但無論怎么說,實戰(zhàn)的結果是紅方先手。因此,卒3進1這步棋可謂是久經(jīng)檢驗的正變。
(待續(xù))
編輯/張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