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尹生香
塔爾寺的酥油花
文·圖/尹生香
①個個栩栩如生的酥油花
②藝僧們夜以繼日、嘔心瀝血地創(chuàng)作酥油花
位處青海西寧的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有“藝術三絕”,即壁畫、堆繡和酥油花。其中,美妙絕倫的酥油花與傳統(tǒng)藏戲及青海熱貢藝術結合,經(jīng)過藝僧十幾代師徒的相傳和幾百年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為獨具魅力的藝術奇葩。油塑藝術和十五花燈節(jié)傳到格魯派發(fā)祥地塔爾寺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起初,酥油花內(nèi)容單調(diào),制作粗糙,后來相繼建立了上下兩個酥油花院,專門培養(yǎng)油塑藝僧。上下兩花院的藝僧憑著對佛的虔誠和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在油塑技藝諸方面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花樣年年翻新,內(nèi)容題材不斷變化,技藝越加精湛,甚至超過了酥油花發(fā)源地西藏的一些寺廟而被公認為一絕。
塔爾寺上下兩花院的酥油花展出前,兩個花院制作的酥油花內(nèi)容都是嚴格保密的?;ㄕ拐w構思、主題內(nèi)容、主次佛像的選定,以及布局形式都由總監(jiān)大師決定。也許為了嚴格保密,才留下了不作草圖的神秘傳統(tǒng)。因此,只有到了正月十五展出的時候,大家才能對上、下花院各自所創(chuàng)作的題材一目了然。十五那天夜幕降臨,才將酥油花抬出擺在花架上。由民族管樂器為主組成的花架樂隊演奏出節(jié)奏緩穩(wěn)、莊嚴肅穆的花架音樂樂曲,隨著天籟般的梵樂,幾千只酥油燈一起點燃,酥油花在如銀的月光和通明的燈火輝映下,爭奇斗艷,迎風怒放。數(shù)十萬的人們,爭先恐后地來到花架前盡情觀賞。天亮前,僧人們將花架全部撤走,不留一點痕跡。因為酥油易融化,易變質(zhì)變色,所以酥油花藝術的產(chǎn)生和展出時間、條件受到嚴格限制,只能在冬天進行?,F(xiàn)在有空調(diào)了,只要將室內(nèi)溫度控制在零度左右即可制作展出。但是,即便有空調(diào)了,展出時間相對長了,仍然會影響到酥油花的色彩。這也就是歷來酥油花“曇花一現(xiàn)”的原因。
酥油花是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酥油塑造藝術。酥油花是盛開于冰點的奇異之花,是以酥油為主要原料制作成的各種佛像、人物、山水、亭臺樓閣、飛禽走獸、花卉樹木等奇絕藝術精品。它完全是在零度以下制作完成的,其塑造工藝繁復而奇特,多在冬季三個月間進行。因為酥油花的基本原料是酥油,酥油油膩、柔軟、容易融化,并且難以永久保存,所以只能在高原的寒冬臘月里做。
酥油花的制作十分艱苦,每年在寒冬之時,藝僧們會選取秋天草黃之后產(chǎn)下的牛奶,從中提煉出的酥油(酥油是牛奶經(jīng)過反復攪拌后提煉出黃白色的油脂。這種油脂呈凝固狀,柔軟細膩,色澤純潔,清香撲鼻,可塑性極強)是純白的,不泛出黃色,用其塑造出的佛像會面如滿月,人物膚質(zhì)白皙。藝僧們先將酥油浸泡于冰涼的水中長時間揉搓成膏狀,去掉其中雜質(zhì)塑造起來酥油更加光滑細膩。塑造之前油塑藝僧先要沐浴發(fā)愿,以一顆虔誠的心,在神秘的宗教氛圍中進入創(chuàng)作??偙O(jiān)大師和幾位得力助手,先要選定題材。酥油花所表現(xiàn)的題材多樣、內(nèi)容豐富,主要以佛祖菩薩、金剛天王、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山石林木、花卉盆景、亭臺樓閣等等組成各種故事情節(jié),有“釋迦牟尼本生故事”“文成公主進藏”等及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題材內(nèi)容。畫面形式繼承藏傳佛教藝術的精、繁、巧特點,在有限的空間容納了極多的內(nèi)容,非常具體的刻畫、塑型,如大型酥油花“釋迦牟尼本生故事”,其中人物、走獸達上百個,亭臺樓閣幾十處,幾十個故事情節(jié)穿插自如,井然有序,繁而不雜,再配以鮮艷奪目的花朵,涂以金裝銀飾,顯得富麗堂皇。在氣溫零度以下的陰涼房間開始分頭工作,所有工作從農(nóng)歷十月十五開始到來年正月十五完成。
①下花院制作的主尊文殊菩薩,菩薩的眉目、鼻翼、嘴唇、頭冠、服裝、披肩、飄帶及耳墜、項鏈、手環(huán),美妙絕倫,眩目奪神
②佛陀說法
③酥油花
首先是綁扎基本骨架。根據(jù)所擬定的題材內(nèi)容精心設計,用軟革束、麻繩、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態(tài)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其次是塑造形態(tài)。塑造形態(tài)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來的陳舊酥油花摻和草木灰反復捶打搗砸,做成韌性好、彈性強的黑色塑造油泥。總監(jiān)大師對胎形的動態(tài)、尺寸大小和相互整體結構的比例等進行整改審定,然后用這種黑色油泥在骨架上塑造成粗糙但生動的一個個造型。
完成初步的形狀后,接著是敷面。敷面和制作花草的油料,都是當年純凈的一色新鮮白酥油,一年要用去一千多公斤。在青海高原牧區(qū),許多熱愛酥油花的牧民群眾,不遠千里,自愿將這些新鮮白酥油,奉獻到塔爾寺花院。藝僧們在加工成膏狀的乳白色酥油中揉進各色礦物顏料,調(diào)和成五顏六色的酥油花原料,用手指一點一片細心地、輕輕地涂塑在做好的形體上,有的還要用金、銀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要是塑造紅花綠葉或是玲瓏剔透的玉石寶玩,則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為了防止塑制過程中因手的溫度而使酥油坯料融化變形,藝僧們在室溫控制在零度的作坊里,身邊放有一個盛有冰塊的水盆,手不時伸進裝有冰塊的冷水盆里,降低手溫。他們幾乎是用麻木的手指去塑造圣潔的酥油花,要是沒有一顆對酥油花絕對虔誠的心,在數(shù)十天嚴寒的冬季制作中,一般人是受不了的。在制作酥油花的過程中,需要更換別種色彩油料時,則用豆面粉凈手,就像畫油畫時要用紙擦畫筆和刮刀一般。做花朵、葉片不需要做形狀,而是如制作絹花一樣,用深淺不同的彩色油料,一次做成纖細極薄的花瓣兒、葉片兒,一瓣一片地黏結花朵,又一朵一朵地盤結在枝葉上,最為亂真。整個制作過程十分艱辛,藝僧們的手上大多會生凍瘡,但他們對佛教的虔誠和對藝術至美的追求,完全超越了肉體上的痛苦,冰冷的手中,艷麗的酥油花不斷生成。所以,人們都把用酥油做的建筑、人物、禽獸和花卉草木一并親切地稱作“酥油花”了。
④圣地伐阇羅佛多尊者的居地,人物眉目傳情,花木栩栩如生,個個神形兼?zhèn)?,細致入?/p>
余下的便是描金束形。這道工序多由老師傅來做。經(jīng)過他們對人物背光、衣帽、服裝、披肩、飄帶等,以及耳墜、項鏈、手環(huán)等飾物和建筑物上的瓦瓴、圖案、藻井的描金繪銀;對人像眉目、鼻翼、嘴唇的點綴修飾之后,那人物便會眉目傳神,那禽獸就能呼之欲出,那花木自然是風物生情了。由于藝僧個人的思想修養(yǎng)與技術傳承的不同,也隨之表現(xiàn)出了他們各自的藝術風格。
最后一道工序是將塑造好的酥油花按設計的總體要求用鐵絲一一安裝到位,固定在幾塊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內(nèi)。高低錯落有致,件件立體懸空,觀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瞻玩味。布局成單一的花卉圖或整幅的故事畫面,俗稱“酥油花架”。展出時,酥油花架會用高桿立起,最高可達十幾米,人們在下以仰視角度觀看,更覺佛法莊嚴,寶像生輝。一座大的花架上,往往要塑造幾十個,甚至一二百個人物組成的故事畫面。其中,菩薩金剛端坐安詳,飛天仙女身姿綽約,花鳥蟲魚栩栩如生,人物神形兼?zhèn)?,亭臺樓閣金碧輝煌,整個畫面繁而不亂,絢麗多彩,令人嘆為觀止。
最后,根據(jù)總體設計,在總監(jiān)大師的指揮下,把塑就的大小人物、飛禽走獸、花鳥蟲魚、亭臺樓閣等散件一一上盤,連環(huán)勾連成一幅具有四維空間的立體藝術畫卷。所有酥油花都在黑色底盤上被定位成一定的斜度,形成觀賞者從下往上目視的最佳仰視角,然后,又在萬盞燈火的閃爍下,便會產(chǎn)生一種酥油花從上而下的俯視角,特別是人物肖像,他們的目光就會與觀眾對接,產(chǎn)生凌空飄逸的神秘感,似乎人與神佛在那一瞬間,心靈接觸。
①傍晚五時,眾僧人抬著固定在木板上香氣濃郁的酥油花從上花院走出,來到花架前
我早早來到塔爾寺,通過朋友和宗哲大師的關系,終于得到了拍攝的機會。在上花院的一間工房里,并排擺放著四組已經(jīng)塑好的酥油花。上花院的酥油花是以釋迦牟尼佛“十二生平事跡”為內(nèi)容,17位藝僧一共制作了70天。佛陀“十二生平事跡”,即“兜率降世,夢象受孕,七步蓮花,少年嬉戲,出游感苦,夜別妻兒,六年苦行,菩提下靜悟,眾魔敗陣,大悟成佛,佛陀說法,雙林涅磐”。大布局的散點透視,局部的焦點透視,以及巧妙地利用三度空間的立體感,構成了完整的立體畫面。由于不受時空限制,酥油花彩塑尤其擅長以大場面來表現(xiàn)復雜情節(jié)。繼承佛教壁畫中“異時同地”的處理方法,在一個有限空間里將幾十個故事情節(jié)在一個畫面上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縱橫交錯穿插進行,看上去繁而不亂、渾然一體,非常壯觀。
③佛祖菩薩和飛禽走獸
②六年苦行
④點亮酥油燈
⑤出游感苦
十方諸佛、菩薩金剛最大的有兩米多高,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山林樹木、花卉盆景、樓臺亭閣,最小的只有三五厘米,有上百個人物、動物和幾十處亭臺樓閣。那人物會眉目傳情,那禽獸能呼之欲出,那花木栩栩如生,個個神形兼?zhèn)?,細致入微?;ò甑氖婢黹_合、葉片的深淺脈絡、人物的喜怒哀樂、山川的曲折回疊,都表現(xiàn)得細膩傳神、惟妙惟肖,簡直是美妙絕倫,眩目奪神。
下花院以“蓮花生大師傳”為內(nèi)容。每件酥油花的制作在最艱苦的階段正好也是天氣最冷的階段,那兩天,水盆里的水都結冰了,整個屋子就像一座冰窟,但那兩天又是工作量最大的時候,很多藝僧都被凍感冒了,有的手凍傷了。就這樣,在熱與冷的反復交替中,在冰與嚴寒的忍耐中,年復一年,藝僧們?yōu)樗钟突ǖ拿利惛冻隽水惓5钠D辛。很多藝僧一輩子做酥油花,到最后落下了嚴重的關節(jié)炎。憑著對佛教的虔誠和對藝術至美的追求,他們不斷超越了肉體上的痛苦,一代又一代堅守著這門藝術絕學。
①千百盞酥油燈,一齊燃明,在一派悠揚的長號和梵樂聲中,人們眼前神話般地平地出現(xiàn)了一座百花山,四周環(huán)繞的裝飾花卉,芬芳氣息熏得人醉
②菩提下靜悟
③上花院制作的主尊金剛手菩薩
當酥油花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緊張制作,大功告成,待主佛像塑就的時候,藝僧們首先燃燈獻供,每天頂禮膜拜。等到吉日良辰,請寺院住持前來舉行開光儀式。此時,沐浴后的總監(jiān)大師,身著新裝,給佛像敬獻哈達,誦經(jīng)開光,然后給酥油花主佛像點睛,上佛光。如此直到上元之時,請上花架供眾人觀賞。
傍晚五時,眾僧人抬著一盤盤固定在木板上、香氣濃郁的酥油花從上花院走出,走過石橋,穿過人群,來到塔爾寺中心九間殿講經(jīng)院的門前,迅速把酥油花安裝到前一天豎立整齊的彩棚花架上?;芨呤畮酌祝嗡埔凰曳?,仿佛承載著僧俗吉祥的愿景駛向遠方?;苤車盟査碌亩牙C畫裝飾。大型花架由12根木桿豎立成天井,四周間隔9米,高約12米。正面為大花架,其他三面卻用堆繡佛像和八幅吉祥圖案組成了高大的屏幛,每面屏幛又分為四五層,每層排列七八尊佛像,整個形如一座彩色天棚,有時屏幛中間也放置大的酥油佛像?;芎竺嬖O音樂演奏臺,在寒冷的明月夜,不停地演奏。天棚下懸掛二三十盞琉璃宮燈,花架和每面屏幛下面還設幾層燈臺,層層迭迭地擺設千百盞酥油燈。這樣,既顯示出與內(nèi)地人們觀看花燈會的情趣,又可讓游人按一定方向游走觀看,不會發(fā)生擁擠現(xiàn)象。
千百盞酥油燈,一齊燃明,在一派悠揚的長號和梵樂聲中,人們眼前神話般地平地出現(xiàn)了一座百花山,四周環(huán)繞的裝飾花卉,芬芳氣息熏得人醉。含蓄典雅、莊嚴肅穆的花架音樂絲絲縷縷,縈繞耳邊;沁人心脾、香氣四溢的熏香藏香繚繞不絕,隨風飄來。酥油花這個神奇的花兒,將要展示佛國世界的五彩繽紛,祈求國泰民安。酥油花散發(fā)出的獨特的藝術芬芳吸引了中外畫家、藝術家紛至沓來。他們不顧高原反應,來青藏高原一睹酥油花這個由僧人創(chuàng)造出的獨具東方特色的藝術瑰寶。塔爾寺的酥油花和敦煌的壁畫一樣,是每一個畫家的藝術之魂、靈感之源。
為了解決酥油花遇熱便會融化,不易保存的難題,2012年,國家文物局投資1200萬元,寺院自籌500萬元,在塔爾寺修建木質(zhì)酥油花展覽館。展覽館建好后將從每年正月十五所展出的酥油花中,選出部分酥油花精品存放其中,讓眾多慕名而來的觀光者一睹酥油花的芳容。為了延續(xù)藏民族的這種獨有藝術,2006年5月,“塔爾寺酥油花”作為民間美術類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
④人物的喜怒哀樂、亭臺樓閣的曲折回疊,都表現(xiàn)得細膩傳神、惟妙惟肖
洪江古商城
(責任編輯/盧勇軍 設計/趙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