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李玲玲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西山小學 0661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呼聲越來越高,已經成為了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個緊迫任務。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快速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展開探究,希望能為廣大同仁提供借鑒。
新課程改革 小學語文 教學效率 任務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語文作為這一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更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所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勢在必行。但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不難發(fā)現(xiàn)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教學反饋不及時等現(xiàn)象一直存在,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才能改善這一現(xiàn)狀,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呢?我認為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問型教學模式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提問型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實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升語言能力,還可以在一問一答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靈活運用,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如提前讓學生預習課文,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問題,盡量由學生自主思考,互相交流意見;或者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然后再深入教學內容進行提問,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二)趣味型教學模式
所謂趣味型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樂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讓學生進行成語接龍、正反義詞等文字游戲,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他們進行角色扮演,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
(三)自主探究型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就是學生不完全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自主獲取知識。自主探究型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自學預習提綱,引導學生獨立學習,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或者在課堂教學中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分組進行分析探討,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及時表揚參與探究活動并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為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助力。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很多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常常過于注重結果輕視過程,注重知識輕視能力,所以一味沿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將原本富有趣味性的語文課上成了枯燥的說教課。殊不知,這樣的教學只能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極大的消極情緒,非常不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展開。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教學方法的選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首先,營造愉悅的氛圍。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生硬的表情、冰冷的語言常常讓學生有很大的學習壓力,學生害怕與這樣的教師交流,更不要提上課了。為改善這一現(xiàn)狀,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用激昂的語言、抑揚的語調來緩解師生間的緊張氛圍,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情感因素,從而在快樂的氛圍中展開學習和探究。其次,運用激勵機制。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好勝心,他們渴望取得成功,獲得鼓勵。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對其進行肯定鼓勵,即使是很小的進步,也不能吝嗇贊美的語言。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大大提高,學習效果令人滿意。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人,多媒體技術以其聲情并茂、靈活形象的特點,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比如,在教學古詩《望廬山瀑布》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展示“廬山風景圖”,逐一向學生介紹。待學生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后,教師再重點展示“廬山瀑布”,告訴學生在眾多的廬山風景中,最壯觀的便是“廬山瀑布”了。從古到今,許多的文人墨客為它傾倒,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這時,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發(fā)了出來,他們急切地想對廬山瀑布一探究竟。在此基礎上的教學,必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技術雖然給當前的教學提供了方便,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它畢竟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在使用時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切不可不計后果,胡亂使用,要讓多媒體技術真正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為教學帶來福音。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緒體現(xiàn)是檢測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晴雨表。如果學生的情緒表現(xiàn)能夠跟隨教師和課文有節(jié)奏地變化,便說明他們的學習效率較高;如果學生的情緒表現(xiàn)低落,毫無表情,甚至瞌睡連連,則說明學習效果差。所以,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體現(xiàn),從中獲得有用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進度,改變教學方法,引起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比如,教學《精彩的馬戲》時,如果學生表現(xiàn)出、激昂的表情,說明學生已經被課文深深吸引,完全投身到了“觀看”馬戲當中,被馬戲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動;教學《手術臺就是陣地》時,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隨著課文的進展,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出緊張、恐懼,說明學生已經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效果一定很好。相反,如果學生在整個課堂上沒有表情,或者情緒與課文不符,那么不管教師怎么賣力講授,學生仍然無所獲。鑒于此,廣大教師在教學時應按照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策略,改變教學方法,調整學生的情緒,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還有很多,有待廣大教師的共同探究。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攜起手來,不斷提高,不斷進步,爭取以最先進、最實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武裝自己,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便利,幫助他們提高消息效率,為其今后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1]劉光潔.濃縮理解 擴大積累 強化運用──努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J].基礎教育研究,1999(2).
[2]曹芳.試析多媒體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J].中小學電教:下,2012(11).
[3]黃華.增強理解突出意義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吉林教育,2013(5).
[4]馮連錄.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3(3).
[5]王雅敬.利用多媒體提高語文教學效率[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0(18).
[6]文靜.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J].知識經濟,2011(7).
(責編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