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陳曉遠 陳希梅 (山東省膠州市營海小學 266300)
健康包含兩種意義——身體健康和思想健康,兩者是缺一不可的。所以,要重視體育課,并重視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那么該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呢?本文將作出探究。
小學生 體育 德育滲透
小學生都很喜歡上體育課,所以在體育課中進行德育滲透,學生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在上體育課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知道體育課的日常規(guī)范,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在每個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對學生在該學期的日常規(guī)范做出要求,讓學生認識到遵守規(guī)范的重要性。如果有學生在課堂上違反了日常規(guī)范,教師要和學生進行談話,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遵守紀律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做到的,因此體育課上應要求學生在上課鈴結(jié)束之前必須站好隊,一開始往往有些學生做不到,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良好的組織紀律性,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教育讓學生做到上課前排好隊,讓沒有做到的學生明白因為自己的散漫會影響整個班級,也可以讓在上課鈴結(jié)束前沒有站到隊伍中的學生表演節(jié)目,用類似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體育課上一般都會先安排學生跑步,讓學生排隊跑步的同時也可以進行德育教育。比如要求學生必須按照指定的隊形跑步,在跑步過程中不能插隊、不準打鬧、不能串道等,在這個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遵守紀律的行為習慣。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體育教學中要以表揚為主,因為對孩子來說表揚比批評的力量更大,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做得好的地方并及時做出表揚,讓學生找到具體的榜樣來學習。而對于學生的不良習慣,教師要有耐心,從幫助、愛護學生的目的出發(fā),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針對不同性格以及不同性質(zhì)的問題靈活采用批評方法,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公正、公平,不偏愛,對于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有了進步也要及時夸獎,允許學生犯錯誤,批評要適當,不能諷刺、侮辱學生,不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在體育課上更難管理,教師要有耐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游戲中進行德育教育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體育游戲也有很好的教育內(nèi)容,比如在學習投擲時,讓學生用廢紙團往垃圾筐里投,在這個過程中講解投擲的知識點,增強了學生的理解,然后讓學生看散落在垃圾筐周圍的廢紙團,給學生講亂扔垃圾的壞處,讓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小學生喜歡游戲,也比較爭強好勝,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意識及友愛意識。比如在接力跑中,有的學生跑得快,有的學生跑得慢,或者沒有配合好接力棒掉在地上耽誤了時間,結(jié)果輸了比賽。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很容易去埋怨跑得慢的學生,和沒有交好接力棒的學生。這個時候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告訴學生在團隊里要互相友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尊重他人。同時鼓勵跑得慢和沒交接好接力棒的學生,并幫助他們,使其樹立自信。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還可以再進行一次比賽,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通過這一類的體育游戲讓學生學會看到別人的長處,培養(yǎng)團隊意識,并讓學生明白努力就會有進步。各類體育活動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速度,有的需要耐力,有的需要集體配合才能取勝,個人的成績也會影響整體的成績,因此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頑強、勇敢、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和團隊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比如在拔河、接力和各種球類項目中,教師在講授技術(shù)的時候強調(diào)同學之間配合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無論是游戲還是比賽,都有輸有贏,教師在體育活動中要向?qū)W生傳遞一種敢于拼搏、奮發(fā)圖強的精神。無論是游戲還是比賽,都有它的規(guī)則,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遵守規(guī)則,學會約束自己。體育教學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故事的形式給學生講解中國從“東亞病夫”到現(xiàn)在的體育強國的經(jīng)歷,講述運動員是通過怎樣的刻苦訓練來為國爭光,用典型事例或者典型人物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意識。總之,體育活動中處處存在著德育教育,教師要善于總結(jié),善于引導,促使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
除了教師刻意設置情境來進行德育教育外,在教學中的細節(jié)上也能夠?qū)W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上體育課前領取器材和課后的還體育器材,就是引導學生愛護公物、熱愛勞動的好機會。對于不愛護體育器材的學生進行制止和教育,讓學生學習愛護公物。在安排幾次學生課后歸還體育器材以后,故意忘記安排一次,對于熱心幫助老師,主動整理體育器材的學生給予當眾表揚,這樣也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心,促使他們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zhì),發(fā)揮榜樣作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的日常行為隨時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所以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生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比如要求學生體育課上穿運動服,體育教師自己課上一定要穿運動服;教育學生要講文明,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于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敢于承認;上課要求學生要準時,自己更有準時……這樣才會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感受,才能有效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小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差,所以小學體育中的德育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單純的理論說教很難使學生受到教育,只有教師善于把握時機去引導,為思想品德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才能使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有機滲透。
課堂教育隨著時代而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學校的體育教育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思想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體育教師要不斷探索和總結(jié),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技能,接受教育,促進學生的思想更健康地發(fā)展。
(責編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