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興趣
韓增亮 (河北省隆堯縣雙碑校區(qū) 055350)
對于小學生來說,要想讓他們主動學習,首先就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也是如此。當學生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其思維就會變得精細而敏銳;反之,思維就會受到限制,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中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信息技術 興趣 教學效率主動性 積極性
學生有沒有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率的高低,學生初接觸計算機,對其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究欲,興趣當然不小,但是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當,學生的興趣就會逐漸消失。興趣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石,也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在計算機教學中,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興趣的作用呢?小學生喜歡上計算機課,主要是覺得計算機好玩,計算機中的游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抓住學生這種心理,因勢利導,把游戲滲透到教學中,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轉(zhuǎn)化為他們學習的最大動力,那么教學效果就會顯著提高。比如,對于計算機,很多學生以前都沒有接觸過,對電腦操作比較陌生,尤其對鼠標的用法還不是很熟練。如果教師讓學生單獨練習鼠標,學生定會覺得很枯燥。為了調(diào)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玩“掃雷”游戲,以此來熟練鼠標的單擊、右擊和雙擊;還可以通過玩 “紙牌”游戲來練習鼠標的拖動。又如,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畫畫,教師可運用畫圖軟件進行教學。畫圖軟件的多種繪畫功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激發(fā)學生繪畫的興趣,滿足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心理需求,增強其學習的自覺性。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游戲,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另一方面,還能使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實踐證明,小學生的形象思維還處于主導地位,他們的邏輯思維發(fā)展還處于萌芽狀態(tài)。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少,認知水平較低,所以,低年級學生對于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很有限。但是,他們對有趣的故事和動畫等都很感興趣,教師可利用學生這個特點,把和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動畫片穿插到教學中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把教學內(nèi)容編制成動畫故事,讓學生觀看,把他們帶入到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然后告訴他們這么有趣的故事都是用計算機制作出來的,從而引發(fā)學生對計算機的探究欲望。教師還可以告訴學生計算機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強烈欲望。比如,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出示一組時間數(shù)據(jù),讓學生猜一猜計算機產(chǎn)生于哪一年。學生熱情高漲,暢所欲言,紛紛積極討論。對此,教師給予了正確的引導,給學生講了計算機的發(fā)展史,并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將來的計算機會有哪些變化?有哪些功能?通過討論,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和榮譽感都比較強,電腦游戲有著很強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等特點,如果運用得當,就能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yǎng)兒童的智力。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比賽活動,增強他們學習計算機的主動性。組織開展競賽,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比賽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比如,在練習鍵盤操作時,開展鍵盤錄入的比賽;在畫圖教學時,評選最佳小畫家等。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這門學科中表現(xiàn)得很明顯:有的學生在計算機操作上一點就通,很有天賦;而有的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接受能力就比較有限,學習起來很困難。這種情況就給計算機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制定的目標較低,有的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就沒有了興趣再去練習,不能認真聽教師講課;如果制定的學習目標較高,對于那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無疑給他們帶來了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如在課前可以對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先講解十幾分鐘,然后再讓學生親自實踐操作。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照顧到,為此,教師可以選擇一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實施“一幫一”指導,解決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難題,讓他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的點滴進步就是成功,就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比如,學生回答正確或者操作成功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給學生鼓勵:“你真棒!”“你真聰明!”,或者是通過掌聲、鮮花等激勵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可以運用動畫發(fā)出聲音——“再想想”,并配以輕音樂,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又如在學習“用 Word 制作書簽”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制作的書簽收集起來,并打印出來,制作成獎品獎勵給學生。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自然興趣盎然,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要從多方面去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著眼于書本,還要認真鉆研,積極探索,不斷實踐,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每一個學生都提供成功的機會和條件,讓學生不但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還要在寬松、和諧、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1]]陳建華.培養(yǎng)興趣 發(fā)展個性 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J].電子制作,2013(18).
[2]陳靖.小學信息技術課的興趣培養(yǎng)[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6).
[3]李藝,李冬梅.信息技術教學方法[M].繼承與創(chuàng)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宋乃慶,徐仲林,靳玉樂.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責編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