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宇
圖中所示為祁雋藻(1793年至1866年)《行書對聯》,縱135厘米、橫30厘米,紙本,現藏于江蘇省淮安市博物館。其文曰:“春能醞釀如相識,夢亦齊莊始見功?!睂φ坦ふ⒑奚眇B(yǎng)性之道,具有佛教文化背景和哲理精神。
祁雋藻,字叔穎,又字實甫,號春圃,晚年號觀齋。他出生在一個三世顯達的望族家庭,幼年隨父親讀書,嘉慶十九年(1814年)中進士,曾任國子監(jiān)祭酒、戶部右侍郎、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禮部尚書等官職。他橫亙嘉慶、道光、咸豐和同治四朝,輔政為官達46年之久。他還兼任過道光皇帝的上書房總師傅、咸豐皇帝的太子太保、同治皇帝的弘德殿授讀,因此有“四朝重臣”、“三代帝師”之稱謂。
他的書法對后世有重大影響,特別是道光、咸豐年間,他是書壇盟主,《清代翰林傳略》稱其為“一代書宗”。他的書法自小篆入楷書,而后行書,廣泛涉獵名家古法,應規(guī)入矩,盡字之真態(tài)。而后悟生于古法之外,兼集眾長,自出機杼,意態(tài)揮灑,界格方嚴,遒勁剛健。他深居宮室,身為帝師,但能擺脫“館閣”的束縛,以風神骨氣居上,其書法充滿高韻深情和堅質大氣。
從書法上講,此《行書對聯》首尾一貫,左右和諧,行筆流暢,頓挫分明,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面貌。其中既有濃郁的儒雅文化,又有雄闊開張的廟堂氣氛,給人一種高雅、沉靜、安詳和含蓄的美。其用筆和結體得力于柳、顏,參以山谷,渾厚遒勁,蕭疏曠達。在運筆的頓挫上,擒縱自如,筆畫凝練,給人以筋骨勁健之美感。其章法疏朗開闊,力避險絕。點畫風神灑蕩,堅質大氣。結字方正平和,嚴謹端莊,達到了“大書深刻”之境界。
聯上題款云:“秋沅大兄觀察”,但由于年代久遠,其“秋沅”已不可考。落款為“祁雋藻”,下鈐“祁雋藻印“赤文印”、“淳甫“白文印。
此聯雖沒有明確紀年,但從印鑒上可推算其大致年代。據查,清同治年間,祁雋藻為避同治皇帝“載淳”諱,改“淳甫”為“實甫”,但此副對聯用的還是“淳甫”印鑒,故應不到同治時期,應是咸豐或者咸豐之前的作品。此時,作者尚不到70歲,故腕力暢達、筆墨蒼勁,是其藝術高峰時所作,達到了人書俱老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