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靈燕
綜合護理在首次胃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羅靈燕
目的觀察綜合護理在首次胃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360例首次胃鏡檢查患者按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180例。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 研究組實行綜合護理。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焦慮程度及患者對檢查的配合情況。結果兩組干預前焦慮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焦慮得分明顯較對照組低(P<0.01);研究組對檢查配合得分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對首次胃鏡檢查患者實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促進對檢查的配合, 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綜合護理;首次;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具有清晰度高、診斷準確性高的優(yōu)點, 是目前針對上消化道疾病最為常用的輔助手段[1]。但胃鏡檢查操作屬侵入性操作, ??梢鸹颊叱霈F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緒, 給檢查的順利進行造成影響。作者對180例首次胃鏡檢查患者實行綜合護理, 現將有關情況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的360例首次胃鏡檢查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180例。研究組中男93例, 女87例;年齡27~69歲, 平均年齡(48.03±9.86)歲;病程2~18年, 平均病程(8.75±3.08)年;文化水平:初中以下69例, 初中以上111例。對照組中男90例, 女90例;年齡26~67歲, 平均年齡(47.62±9.51)歲;病程2~19年, 平均病程(8.83±3.39)年;文化水平:初中以下67例, 初中以上113例。所有患者均無心血管疾病, 排除文盲、溝通及交流障礙、精神類疾病患者, 對本次分析均知曉同意。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 即告知注意事項, 回答患者疑惑問題。研究組實行綜合護理:①做好術前準備。耐心詢問, 了解患者的病史, 以最大限度的排除禁忌證;告知患者進行相關檢查的原因, 著重強調胃鏡檢查的必要性和優(yōu)勢。②心理護理。與患者溝通時, 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并結合患者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等情況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胃鏡檢查的步驟, 減少其陌生感;告知患者檢查過程的配合要點, 并給予安慰, 緩解其緊張情緒。③麻醉時的護理?;颊叻寐樽砟z漿前向其解釋服用的原因, 告知其服用后咽喉部可能出現麻、脹等不適感,并說明癥狀的出現方可有效的減輕插鏡過程中的不適, 促進其的理解和配合。④檢查時護理?;颊邫z查過程中全程予以陪護;指導其進行體位選擇;做好心率、血壓、呼吸等指標的監(jiān)測;通過語言、表情等方式給予患者精神安慰和鼓勵,使患者感受到被愛護;檢查過程中出現惡心、嘔吐的患者除給予充分安慰外, 另需使其明白該癥狀是正常的, 無需焦慮;協助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和姿勢, 囑其嘴角降低, 讓唾液自然流出;密切觀察患者精神、神志、呼吸等情況。⑤檢查結束后護理。協助患者對口角分泌物進行清理;對患者的配合程度予以鼓勵;告知進食時間, 囑其進食前一定要先喝水,無不適后方可進食;告知其檢查結束2 h內避免劇烈的運動或勞動;安排患者到安靜的休息室進行休息, 并讓家屬陪伴,無不適后方可離開;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詳細予以回答。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指標為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程度及對檢查的配合情況。焦慮程度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2]進行評價, 得分越高代表焦慮程度越嚴重;對檢查的配合情況由操作者進行評分, 分值范圍0~10分,得分越高代表配合度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焦慮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焦慮得分明顯較對照組低(P<0.01);研究組對檢查配合得分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程度及對檢查的配合度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焦慮程度及對檢查的配合度比較(±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干預前焦慮 干預后焦慮 檢查配合度研究組 180 58.37±8.52 47.35±6.14a 9.15±1.06a對照組 180 57.89±8.83 52.22±8.05 8.41±1.13 t 0.52483 6.4535 6.4079 P >0.05 <0.01 <0.01
胃鏡檢查是對上消化道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 不但創(chuàng)傷輕, 且準確診斷率也較高[3], 故是目前臨床上較為普及的一項診療技術。但由于胃鏡管徑粗、鏡身較長, 插入過程中常給迷走神經形成嚴重刺激, 引發(fā)患者出現不適感, 給操作的順利進行造成影響[4]。首次進行檢查的患者對操作通常一無所知, 檢查前常有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引起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加, 致使體內兒茶酚胺增高, 引起胃腸收縮功能紊亂, 加上胃鏡插入時的不適感, 極易導致檢查失敗的發(fā)生, 延誤對患者的治療, 故需積極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作者將綜合護理應用到首次胃鏡檢查患者中, 檢查前積極完善相關準備, 并以熱情、大方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內心狀況, 同時講解與檢查有關的知識, 促進患者的認識, 以消除其不良心理。而在檢查過程中堅持全程陪伴,并給予安慰和鼓勵, 樹立患者完成檢查的信心, 促進其對操作的配合, 檢查結束后積極給予鼓勵, 使患者內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同時告知注意事項, 有利于患者規(guī)避不良行為,促進軀體癥狀的恢復。與對照組相比較, 研究組患者不但干預后焦慮程度更輕, 同時對檢查的配合度得分也更高。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是減輕首次胃鏡檢查患者不良情緒和促進對操作配合的有效護理方式, 值得推廣。
[1] 李婷珊, 梁煥嬌, 司徒麗萍, 等.穴位按壓配合深呼吸訓練對胃鏡受檢者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1):69-70.
[2] 鐘芳萍.心理干預對門診患者首次胃鏡檢查前焦慮情緒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36):87-88.
[3] 吳秀玉.細微服務理念在住院患者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效果評價.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2, 9(23):64-65.
[4] 艾剛鋒, 毛云高, 魏艷玲, 等.心理干預對胃鏡檢查患者不良反應的效果觀察.吉林醫(yī)學, 2011, 32(16):33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90
2015-07-23]
528000 佛山市禪城區(qū)中心醫(yī)院城南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