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剛,周立君,吳冬寒,符 亮
(海南省三亞市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572000)
消化不良是以上腹飽脹、早飽、燒灼感、噯氣、惡心、嘔吐及難以描述的上腹部不適感等為主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適的一組癥狀[1]。根據(jù)導致消化不良的具體癥狀病因,臨床中將消化不良分為器質(zhì)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xiàn)D)。FD的最主要癥狀是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燒灼感、餐后飽脹及早飽感,導致其癥狀發(fā)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患者胃排空延遲或延緩、近端胃運動異常等[2]。本院采用莫沙必利治療FD,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本院治療的FD患者102例,采用隨機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1例,其中觀察組男19例,女32例,年齡21~67歲,平均(42.1±13.5)歲,病程12~55個月,平均(30.3±9.7)個月;對照組患者男21例,女30例,年齡18~63歲,平均(43.2±14.1)歲,病程13~60個月,平均(32.3±11.7)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平均病程等一般資料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FD的診斷標準[3]:在過去12個月內(nèi)至少有12周出現(xiàn)上腹正中疼痛或不適;內(nèi)鏡檢查中均未發(fā)現(xiàn)胃、十二指腸潰瘍、糜爛、腫瘤等器質(zhì)性病變;實驗室檢查、B超檢查、X射線檢查均排除肝、膽、胰等嚴重疾?。粺o糖尿病、結締組織病、尿毒癥及精神病;排除腹部手術。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枸櫞酸莫沙必利片(快力,山東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3次/天,5mg/次,于餐前30min口服,療程為2周。對照組:給予嗎丁啉多潘立酮片(多潘立酮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3次/天,10mg/次,于餐前30min口服,療程為2周。
1.2.2 療效評定方法 臨床療效的判別標準參照2010年制定的FD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方案共識意見[4]?;颊咧委熐昂蠓謩e指導其進行臨床癥狀的評分,評分采用計分法。(1)飽脹感計分標準:全日患者并無飽脹感者為0分,每天飽脹感少于2h的患者為1分,飽脹感在2~4h為2分,飽脹感多于4h為3分;(2)胃灼熱感計分標準:全日沒有上腹痛為0分,上腹痛每天發(fā)作1次但可自行緩解為1分,每天發(fā)作1次并不能自行緩解為2分,上腹痛每天發(fā)作大于或等于2次為3分;(3)反酸、暖氣、惡心三者計分標準:全天無發(fā)生為0分,每天發(fā)作1次為1分,每天發(fā)作2次為2分,發(fā)作大于或等于3次為3分;無食欲或減退為0分,進食減少小于或等于1/3為1分,進食減少小于或等于1/2為2分,減少大于1/2為3分。
臨床療效評定方法:(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如計算結果大于或等于50%則定為顯效,20%~50%則定為有效,<20%則定為無效。
1.2.3 胃相關功能測定方法 采用LOGIQ-GE-200型診斷儀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近端胃舒張和為排空的水平進行測定,具體操作方式按照產(chǎn)品說明書。檢查前先讓患者休息15min左右,行B超檢查患者胃竇收縮情況,受試者飲水和顯影劑之后,于0、10、30、60min分別測定近端胃容積并記錄。胃底氣體評分:無可見氣體0分;可見少量氣體1分;可見中等氣體2分;可見大量氣體3分。為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評定為3分的則排除該次檢查。近端胃排空測定方法:采用本院自定標準試餐加鋇條上腹部X線片的方法進行測定,測定時先讓患者服用標準試餐,后同時服用由北京圓明園路二號工廠生產(chǎn)的含有20根鋇條的膠囊(鋇條長:20mm/根,直徑:1mm/根),在患者食用5h后行上腹部X射線檢查,在檢查前均服用產(chǎn)氣粉,對胃內(nèi)小鋇條的數(shù)量進行分析,排空率=[(20-胃殘留鋇條數(shù)目)/20]×100%,若排空率小于50%為異常。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經(jīng)2周的治療后,對照組51例患者中顯效18例,有效15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64.71%;觀察組51例患者中顯效32例,有效1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6.27%,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前、后患者行影像學檢查 治療前見圖1、2;治療后見圖3、4。
圖1 治療前胃容積情況
2.3 胃底氣體評分及近端胃半排空時間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治療后氣體評分為(0.45±0.27)分、(0.63±0.31)分,兩組間比較、兩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治療后胃排空率分別為(75.7±19.3)%、(57.1±16.5)%,兩組間比較、兩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 近端胃容積改變情況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0min時在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0、30、60min治療后較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10、30、60min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圖2 治療前胃排空時間及胃容積情況
圖3 治療后胃容積情況
圖4 治療前胃排空時間及胃容積情況
表1 兩組胃底氣體評分及近端胃半排空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胃底氣體評分及近端胃半排空時間比較(±s)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與治療前比較。
組別 n 氣體評分(分) 胃排空率(%)51治療前 0.69±0.21 22.5±15.1治療后 0.45±0.27ab 75.7±19.3ab對照組 51治療前 0.71±0.23 21.9±14.7治療后 0.63±0.31b 57.1±16.5觀察組b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僅有1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惡心癥狀,1例患者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增多,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9%;對照組有2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惡心,1例患者發(fā)生便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9%,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不同時間段近端胃容積改變情況(±s,mL)
表2 不同時間段近端胃容積改變情況(±s,mL)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與治療前比較。
治療前治療后組別0min 10min 30min 60min觀察組 171.1±23.3 180.7±23.2 152.7±21.8 77.6±21.3 171.2±23.7ab 157.8±27.3ab 128.5±23.1ab 12.7±5.3 0min 10min 30min 60min ab對照組 175.2±26.7 181.3±23.1 153.2±22.7 78.7±20.5 173.8±26.3b 165.7±26.7b 130.5±20.8b 22.7±5.3b
FD是臨床中常見病之一,給患者帶來的危害集中表現(xiàn)在上消化道癥狀引發(fā)的不適及可能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不良影響[5]。臨床中,部分患者因為FD的臨床癥狀而導致進食減少、消化吸收效率降低,同時也會并發(fā)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yǎng)不良。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有相當部分患者對本疾病認識有所偏差,心理負擔較重,且伴發(fā)上腹痛、脹,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6-7]。
如今,臨床中對于FD的治療目標是緩解或理想控制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持續(xù)維持癥狀的緩解狀態(tài),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8-9]。在FD治療策略選擇及與患者的交流中,要特別注意摒除將FD癥狀與胃黏膜病理改變狀態(tài)相關聯(lián)的思維方式,要對FD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疾病認知宣教,盡可能打消患者的顧慮,修正患者對胃黏膜改變病理診斷描述的不正確理解及對風險、預后的不正確判斷[10-11]。臨床中,F(xiàn)D的療效評估完全依照癥狀的緩解和維持緩解情況,與胃黏膜損傷和修復狀態(tài)無關。且由于FD癥狀多樣、病因或癥狀發(fā)生機制復雜,F(xiàn)D的治療決策必須建立在準確、細致分析癥狀產(chǎn)生的病因和可能的病理生理機制環(huán)節(jié)上[12-13]。與患者保持良好溝通,做好疾病知識宣教,應該作為FD治療中的重點之一[14-15]。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莫沙必利臨床治療FD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且應用觀察組在治療后氣體評分、胃半排空時間較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莫沙必利對胃有較好的舒張以及排空能力;同時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較低,說明莫沙必利在提高臨床療效基礎上,其不良反應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莫沙必利在治療FD方面,不僅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嗎丁琳,而且還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近端胃舒張功能以及胃排空功能,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推廣使用。
[1] 楊勇.莫沙必利聯(lián)合氟西汀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0,39(5):598-599.
[2] Talley NJ,Locke GR 3rd,Herrick LM,et al.Functional Dyspepsia Treatment Trial(FDTT):a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ntidepressant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evaluating symptoms,psychopath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pharmacogenetics[J].Contemp Clin Trials,2012,33(3):523-533.
[3] 魏瑋,史海霞,樊麗娜.功能性消化不良羅馬Ⅲ診斷標準與中醫(yī)辨證分型的關系[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09,2(4):253-258.
[4] 陳治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0)[J].中國中西 醫(yī)結合 雜志,2011,31(11):1545-1549.
[5] Li X,Chen H,Lu H,et al.The study on the role of inflammatory cells and mediators in post-infectious functional dyspepsia[J].Scand J Gastroenterol,2010,45(5):573-581.
[6] Moayyedi P.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what are we treating?:comment o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functional dyspepsia”[J].Arch Intern Med,2011,171(21):1936-1937.
[7] 任建民.功能性消化不良發(fā)病機制及臨床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20(9):117-118.
[8] 陳剛.胃動力治療儀、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對比[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0):138-139.
[9] Arai M,Matsumura T,Tsuchiya N,et al.Rikkunshito improves th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plasma ghrelin[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2,59(113):62-66.
[10] Brook RA,Kleinman NL,Choung RS,et al.Excess comorbidity prevalence and cost associated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an employed population[J].Dig Dis Sci,2012,57(1):109-118.
[11] 聶莉華,王新仁.復方阿嗦米特聯(lián)合枸櫞酸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8):52-53.
[12] 吳柏瑤,張法燦,梁列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學[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22(1):85-90.
[13] 李建.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3):2599-2601.
[14] Wu JC.Asian consensus report on functional dyspepsia:necessary and ready?[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27(4):624-625.
[15] 夏菁,孫濤,曹悅鞍,等.長時間遠洋航海人員功能性胃腸病患病情況及干預治療效果調(diào)查[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3,38(6):51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