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見,肖三哲,鄭 堅,錢仁卷,張旭樂,陳義增,張慶良
(1.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浙江溫州 325005;2.株洲市茶陵縣林業(yè)局,湖南株洲 412400)
鐵皮石斛栽培基質的篩選
劉洪見1,肖三哲2,鄭 堅1,錢仁卷1,張旭樂1,陳義增1,張慶良1
(1.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浙江溫州 325005;2.株洲市茶陵縣林業(yè)局,湖南株洲 412400)
對樂清市鐵皮石斛栽培常用基質進行了篩選研究,并引入了新型栽培基質椰殼。結果表明,盆栽中松鱗∶碎石子∶刨花比例為2∶1∶1的基質適合用于鐵皮石斛栽培,栽培基質中添加椰殼有利于鐵皮石斛的生長發(fā)育。
鐵皮石斛;基質;篩選
鐵皮石斛生長過程中既怕干旱,也怕積水,基質對鐵皮石斛移栽的成活率、生長、繁殖和產(chǎn)量影響很大,因此,移栽前基質的選擇至關重要。在大棚栽培過程,基質對鐵皮石斛的生長及生產(chǎn)管理都有很大的影響。根據(jù)鐵皮石斛的生長特性,許多材料都適合用來做鐵皮石斛的栽培基質,好的基質可以促進鐵皮石斛生長,提高產(chǎn)量,降低生產(chǎn)成本。鐵皮石斛生產(chǎn)中常用的栽培基質有碎石子、碎磚塊、小木塊、珍珠巖、苔蘚、松鱗(松樹皮)、刨花(粗鋸末)和腐殖土等等,基質的配比也不盡相同,各地采用的基質也有差別。
浙江省樂清市鐵皮石斛栽培中常用的栽培基質有碎石子、碎木塊、刨花、松鱗、泥炭土和腐殖土等,通常以碎石子和較為粗大的碎木塊作為透水層,上面覆蓋較細的松鱗、刨花等混合物。近年來,碎石子已經(jīng)逐漸不用,這主要跟樂清市的栽培方式有關,當?shù)卦耘嘁允尥邏|離地面20 cm左右做畦,上面充填栽培基質,碎石子較重,容易壓塌石棉瓦,同時保濕性能也不夠,重新?lián)Q栽培基質的時候清理也不容易。2013年,樂清市引入了一種新型的鐵皮石斛栽培基質,即經(jīng)過無鹽化處理及pH值調整的不同規(guī)格的椰殼。
本文通過畦栽和盆栽2種方式,比較樂清市常用栽培基質和椰殼栽培基質對鐵皮石斛生長的影響,希望為樂清市鐵皮石斛規(guī)模栽培中基質的選擇提供參考。
1.1 試驗材料
鐵皮石斛為來自于樂清的雁蕩紅1號組培苗?;|材料分別為1 cm左右的細石子,泥炭土,1~2 cm的松鱗,直徑2 cm左右的刨花以及厚度2 cm的椰殼。
1.2 處理設計
試驗于2013年在樂清市芙蓉鎮(zhèn)進行。盆栽試驗:共設置4個處理,編號依次為A,B,C,D;基質成分和體積比分別為松鱗∶碎石子∶泥炭2∶1∶1,松鱗∶泥炭2∶1,松鱗∶碎石子2∶1,松鱗∶碎石子∶刨花2∶1∶1。采用直徑8.33 cm的塑料營養(yǎng)杯,每個處理50盆。
畦栽試驗:共設置6個處理,編號依次為1,2,3,4,5和6,基質成分和體積比分別為椰殼,刨花,松鱗,椰殼∶松鱗1∶1,刨花∶椰殼1∶1,松鱗∶刨花1∶1。畦栽試驗在大棚中進行,統(tǒng)一用較粗的碎木塊做透水層,每個處理2個小區(qū)。
盆栽試驗1年后、畦栽試驗3個月后開始統(tǒng)計處理的成活率、株高、莖粗(莖稈的直徑),根長、鮮重及分蘗數(shù),每個處理隨機選擇15叢進行測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1 盆栽
盆栽試驗中所有處理的幼苗成活率均達到100%。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栽培基質中鐵皮石斛苗的株高、莖粗、鮮重及根長有顯著差異,分蘗數(shù)差異則不顯著。以處理D的各項指標最好,處理D的株高顯著高于處理C,莖粗顯著高于處理A和B,最重要的一個指標生物產(chǎn)量即鮮質量,處理D也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從根系的生長狀況來看,也以處理D最好,根量大,白色根較多,根系發(fā)育良好,由此可見,在盆栽試驗的4個處理中,處理D即松磷、碎石子和刨花配置的基質最適合盆栽。
表1 各基質處理在盆栽試驗中的表現(xiàn)
2.2 畦栽
從表2可以看出,在畦栽試驗中,除分蘗數(shù)外,各處理間各個指標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處理2,4,5和6的植株較高,莖干較為粗壯;鮮質量以處理4最大,其次為處理5,但這兩處理間無顯著性差異。植株根系較好的是處理1,4和5,新生的白根和肉質根側枝較多,其中處理4和5的根較長。綜合各項指標的統(tǒng)計分析結果可知,處理4即椰殼+松鱗為鐵皮石斛畦栽的最佳基質,但處理4和5各項指標之間差異不顯著,因此處理5也是較好的栽培基質。
表2 各基質處理在畦栽試驗中的表現(xiàn)
作為中藥材,鐵皮石斛既可以全株入藥,也可以新鮮莖入藥,因此單叢鮮質量、株高、莖粗都是衡量其產(chǎn)量的重要指標。綜合分析各個處理的單叢鮮質量、萌芽數(shù)、莖粗、株高等性狀,發(fā)現(xiàn)在盆栽處理基質處理中,處理D即用松鱗、碎石子及刨花配制的基質最適合盆栽,而A和B處理則生長較差,生物量也較低;從根系的生長發(fā)育來看,也以處理D最好,根系發(fā)育良好,白色新生根較多,根系活力強。原因可能是A和B處理都采用泥炭土作為基質配制物之一,泥炭土的持水能力強,但透氣性能較差,在鐵皮石斛幼苗的生長過程中,對基質透氣性需求大于持水性,而處理D則在松鱗和石子的基礎上加入了刨花,相對于松鱗而言,刨花具有其更強的透氣性和更佳的水肥保持能力,因而處理D比其他3種基質都更適合鐵皮石斛的生長。在基質的配制中,用碎石子作為配制物之一是考慮到石子成本低,透水性強,而且其本身質量較重,能保持盆栽的穩(wěn)定性使其不易在澆水過程中翻倒。松鱗是蘭科植物栽培的常用基質之一,具有較強的透水透氣性。泥炭是盆栽植物常用的一種栽培基質,但從本研究的結果來,泥炭不太適合用于鐵皮石斛盆栽。
在畦栽試驗中,處理4和5的單叢鮮重積累較快,植株較高,莖較粗,根系的發(fā)育良好,根量大,新生的白根多,且有較多的側根,增強了根系活力,利于促進鐵皮石斛的生長發(fā)育。處理4和5的共同特點是都采用了椰殼作為配制物,相對于松鱗而言,椰殼既有良好的透氣性能,又有較強的水肥保持能力,因此基質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都比較好,更適合鐵皮石斛生長。處理1的基質全部采用椰殼,其根系發(fā)育也比較好,表明椰殼是一種相對較合適的鐵皮石斛栽培基質。
[1] 邵顯躍,崔東柱,謝作華,等.鐵皮石斛生產(chǎn)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4):187-188.
[2] 石麗敏,盧華兵,郭勇,等.鐵皮石斛栽培基質篩選研究[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2(2):45-46.
(責任編輯:侯春曉)
S 567.23+9
B
0528?9017(2015)11?1829?02
文獻著錄格式:劉洪見,肖三哲,鄭堅,等.鐵皮石斛栽培基質的篩選[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5,56(11):1829-18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140
2015?05?25
溫州市農業(yè)科技研究開發(fā)項目(x2011T005)
劉洪見(1977-),男,湖南永興人,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觀賞園藝與園林植物研究工作。E?mail:solo1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