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在云貴高原中部滇東烏蒙山系中,活躍著一支能征會戰(zhàn)的鐵路施工隊伍,他們就是中鐵五局貴州公司織納鐵路的建設者們。織(金)至納(雍)鐵路是貴陽市“一環(huán)一射兩連線”的重要鐵路干線,也是西南鐵路網(wǎng)的重要連線。建設者們用智慧和力量再次書寫中鐵五局貴州公司這支鐵軍的新篇章。
揮師烏蒙山
2012年12月,中鐵五局貴州公司中標織納鐵路1標??椉{鐵路設計時速120千米,為單Ⅱ級線電氣化鐵路,其中,橋梁11座,隧道13座,橋隧比重為76%。中鐵五局貴州公司副總經(jīng)理徐洪剛親自掛帥兼任織納鐵路1標項目經(jīng)理。他深知建設這條鐵路的重要意義,響亮地提出:“一定要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建好織納鐵路,造福當?shù)匕傩?,彰顯中鐵五局的鐵軍風采!”
為此,項目部跑步進場,經(jīng)過短短幾個月籌建,在全線率先實現(xiàn)了第一孔樁、第一墩柱、第一橋梁下部結構完工和第一條隧道順利貫通的目標,并順利通過成都鐵路局標準化管理達標驗收。他們獲得了示范項目部、示范項目分部、示范工地、標準化工地等榮譽稱號。
鏖戰(zhàn)武佐河
在海拔1 525米的貴州省納雍縣老凹壩鄉(xiāng)的山腰下,是被稱為天塹的武佐河。當?shù)卦?jīng)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濤濤武佐河,天險“擦耳巖”。如今,在武佐河畔兩岸分別駐扎著兩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鐵軍隊伍,他們就是中鐵五局擔負織納鐵路1標重難點控制性工程——武佐河特大橋施工的四分部和五分部。
武佐河特大橋為(80+152+80)米連續(xù)剛構,主墩高度分別為100米和103.5米。由于其跨越武佐河峽谷,橋址處地形陡峭,主墩位于武佐河河岸兩側,懸崖峭壁,交通條件極差,嚴重影響著現(xiàn)場施工和進度。
為了武佐河特大橋主墩早日達到開工條件,擔任施工任務的四、五分部,在克服前期無水、無電、無路的情況下,組織人力、物力,加班加點修建施工便道。他們經(jīng)常是1個多月不下山,吃住都在高山上。歷時3個月的奮斗,五分部終于打通了5千米長的施工便道,四分部也在武佐河南岸的陡坡上修出了一條長達1 500米“山路十八彎”的盤山便道。
武佐河特大橋施工便道的順利打通,不僅造福了當?shù)匕傩?,受到當?shù)匕傩辗Q贊,也為大橋施工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2013年4月,7號主墩承臺基礎開挖,到6月孔樁開挖,以后陸續(xù)完成了6號主墩開挖、7號主墩灌樁、7號承臺基礎二次開挖,至2014年3月,先后完成了7號主墩第1節(jié)實心墩澆筑、6號主墩承臺澆筑等工程。
2014年7月31日,武佐河特大橋7號主墩成功封頂,10月9日7號主墩0號塊澆筑成功。1~6號段的施工完畢,有力地保證了重點控制線工程在安全、質量和進度上的目標實現(xiàn),昭顯了中鐵五局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鐵軍風采。
穿越百米洞
在中鐵五局貴州公司織納鐵路項目三分部施工現(xiàn)場,一輛輛重型卡車往來穿梭,機聲隆隆,處處可見施工作業(yè)人員忙碌的身影。項目三分部不僅承擔著織納鐵路1標重難點控制性工程——梁山隧道進口1 870米和孫家坡1號隧道出口1 930米的施工任務,而且還擔負著后寨隧道孫家坡二號隧道、大坪地大橋及區(qū)間路基的施工任務。他們必須大干快上,才能不辱使命。于是一場大干120天的勞動競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為保證工期,三分部按照指揮部“創(chuàng)高產(chǎn)、保鋪架”的統(tǒng)一部署,細化分解節(jié)點工期目標,實施班組單工序責任承包,對隧道各小班組作業(yè)循環(huán)時間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并與小班組簽訂了兌現(xiàn)循環(huán)時間和節(jié)點目標承諾責任狀,將收入與月度目標、責任成本緊密掛鉤考核兌現(xiàn),以此千方百計壓縮各道工序循環(huán)時間。與此同時,他們還加強現(xiàn)場管控,狠抓循環(huán)進尺、光面爆破、安全管理和超前地質預報,有力地促進了施工生產(chǎn)進度。梁山隧道自2013年7月進洞以來,連續(xù)創(chuàng)造了17個百米成洞;孫家坡一號隧道連續(xù)創(chuàng)造了8個百米成洞;梁山隧道進口2014年4月份創(chuàng)單線鐵路隧道單口掘進184米的高產(chǎn)新紀錄。2015年1月12日,織納鐵路另一長大隧道——倚陌隧道勝利貫通;18日重點控制性工程——梁山隧道勝利貫通;22日尖山隧道貫通。這些項目的圓滿完工,為項目總工期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目標在望,奮斗不止。目前,中鐵五局貴州公司織納鐵路1標的所有參建將士們正向最終目標發(fā)起沖擊,他們將用實際行動再次展現(xiàn)“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鐵軍風采!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