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欣欣
(河北省正定縣人民醫(yī)院內二科,河北 石家莊 050800)
依達拉奉治療不同尿酸水平老年急性腦梗死159例
崔欣欣
(河北省正定縣人民醫(yī)院內二科,河北 石家莊 050800)
目的觀察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不同尿酸水平老年急性腦梗死的作用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59例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吸氧、腦保護、降低顱內壓、營養(yǎng)腦神經、脫水、抗凝、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常規(guī)處理,給予靜脈滴注依達拉奉注射液,連續(xù)14 d,根據患者入院血清尿酸水平分為高水平組(A組,50例)、中水平組(B組,52例)和低水平組(C組,57例)。結果3組患者治療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較治療前明顯升高,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治療前與治療后ADL評分均是A組<B組<C組,治療前與治療后NIHSS評分均是A組>B組>C組,治療前、治療后及(治療前-治療后)ADL評分與NIHSS評分組間數值差異顯著(P<0.05)。3組患者治療后外周血超敏 C反應蛋白(hs-CRP)、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明顯上升;治療前、治療后hs-CRP,MMP-9數值均是A組>B組>C組,而治療前后T-SOD數值均是A組<B組<C組,治療前、治療后及(治療前-治療后)hs-CRP,MMP-9,T-SOD組間數值差異顯著(P<0.05)。3組治療14 d后臨床療效構成與總體有效率差異顯著(Z=2.122,P=0.034;β2=7.052,P=0.029),C組達到基本治愈的比例與總體有效率(47.37%,96.49%)>B組(46.15%,86.54%)>A組(36.00%,80.00%)。結論急性腦梗死患者尿酸水平越高,體內炎性反應水平與神經功能受損越嚴重;自由基清除劑依達拉奉能明顯減輕急性腦梗死患者腦細胞過氧化進程,但對腦組織的保護作用伴隨尿酸水平的升高而下降。
急性腦梗死;依達拉奉;尿酸;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超敏C反應蛋白;基質金屬蛋白酶-9;總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礎醫(yī)學研究表明,腦梗死后缺血缺氧反應導致自由基的過度形成及“瀑布式”的級聯反應是造成腦組織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重要病理環(huán)節(jié)[1]。血清尿酸(UA)是人體內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是自由基代謝的指標。研究表明,血清尿酸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和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是腦卒中預后不良及卒中后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的獨立預測因素[2]。依達拉奉為自由基清除劑,具有清除自由基與抑制過氧化反應的作用,能減輕腦梗死后腦細胞壞死與神經損傷。筆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依達拉奉治療,并對不同尿酸水平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效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yī)院神經內科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 159例,診斷依據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制訂的2010年版《中國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3]。納入標準:年齡>60歲;首次發(fā)病,發(fā)病至入院時間小于24 h;入院有明顯的神經系統功能缺損體征,經CT或MRI檢查確診。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危象;既往有痛風、精神病病史;近期大量飲酒及使用噻嗪類利尿劑;合并惡性腫瘤及免疫系統疾病。其中男89例,女70例;年齡62~87歲;基底節(jié)區(qū)栓塞76例,腦葉部栓塞57例,丘腦栓塞26例;合并高血壓65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34例,糖尿病23例。根據患者入院血清尿酸水平(正常參考值,男149~416 μmol/L,女89~357 μmol/L[4])分為高水平組(A組,男≥400 μmol/L,女≥350 μmol/L)50例、中水平組(B組,男≥300 μmol/L,女≥250 μmol/L)52例和低水平組(C組,男<300 μmol/L,女<250 μmol/L)57例。3組患者一般臨床特征比較,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3組患者一般臨床特征比較[例(%)]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予吸氧、冰帽保護腦細胞、降低顱內壓、營養(yǎng)腦神經、高滲脫水、抗血小板聚集、并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常規(guī)處理,發(fā)病 6 h內入院者給予尿激酶溶栓治療,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此外,兩組均給予靜脈滴注依達拉奉注射液 (西安利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42,規(guī)格為每支20 mL)2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每日2次,連續(xù)用藥14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血清學指標:治療前、治療14 d后采空腹靜脈血,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尿酸(尿酸酶 -POD法)水平;采用日立717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超敏 C反應蛋白(hs-CRP,免疫比濁法,試劑盒購自上海博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酶聯免疫吸附法,試劑盒購自上海艾萊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濃度和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羥胺法,試劑盒購自上海滬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5]:含大便、小便、修飾、用廁、吃飯、轉移、活動、穿衣、上樓梯、洗澡等10項指標,滿分100分,60分以上為基本完成,41~60分為需要幫助,40~20分為需要較多幫助,小于20分為完全需要幫助。臨床療效[6]: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測量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基本治愈為NIHSS評分減少91%~100%;顯著進步為NIHSS評分減少46%~90%;進步為NIHSS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為NIHSS評分評分減少小于17%或增加在17%以內;惡化為HIHSS評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前三者合計為總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組間定量數據的比較采用成組設計的方差分析,組間定性數據比較采用 χ2檢驗,單向有序列聯表數據的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2至表4。
表2 3組患者ADL評分與NIHSS評分比較(,分)
表2 3組患者ADL評分與NIHSS評分比較(,分)
注:死亡病例治療后得分以末次監(jiān)測數據表示。下表同。
組別 ADL評分 NIHSS評分A組(n=50)B組(n=52)C組(n=57)F值P值治療前54.1±6.3 56.9±6.8 59.3±7.5 3.364 0.037治療后72.4±7.1 76.5±8.3 82.2±9.0 4.613 0.011差值17.5±3.2 19.3±3.5 21.7±4.1 3.595 0.030治療前27.6±4.9 25.4±5.2 22.6±4.5 3.116 0.047治療后17.0±4.5 13.5±4.0 10.2±4.2 4.261 0.016差值10.2±2.7 11.8±2.5 12.1±3.1 3.158 0.045
表3 3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表3 3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hs-CRP(mg/L) MMP-9(mg/L) T-SOD(U/L)組別A組(n=50)B組(n=52)C組(n=57)F值P值治療前16.4±4.3 14.3±2.9 13.7±2.2 3.264 0.041治療后12.9±2.7 9.4±2.4 8.6±2.3 4.330 0.015差值3.4±0.7 4.7±1.0 5.0±1.3 3.925 0.022治療前129.3±20.5 120.2±21.7 109.5±19.5 3.254 0.041治療后73.0±19.2 55.4±12.1 32.5±8.1 4.825 0.009差值55.7±8.7 64.8±11.5 72.6±14.9 4.061.0.019治療前17.5±6.4 21.4±7.2 24.5±7.8 4.536 0.012治療后31.5±3.7 38.2±4.1 45.3.±3.5 3.784 0.025差值14.7±4.1 16.1±6.7 20.7±7.2 4.571 0.012
表4 3組患者治療14 d臨床療效比較[例(%)]
血清hs-CRP是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期時相反應蛋白,在機體應激反應時顯著升高?;|金屬蛋白酶(MMPs)是Zn依賴性的內肽酶組成的酶家族,MMP-9隨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加重而顯著上升[7],且腦梗死后血漿中MMP-9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水腫體積均呈正相關,在腦組織缺血-再灌注時MMP-9水平會顯著升高[8]。T-SOD是需氧生物體內含不同金屬元素的酶,是唯一可消除超氧化物陰離子自由基的酶,能減少自由基的產生并中斷氧自由基的連鎖反應,其水平反映了體內氧化應激水平的平衡狀態(tài),也可間接反映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9]。
尿酸作為人類嘌呤代謝的終產物參與多種氧化反應,決定尿酸成為機體抗氧化劑亦或促氧化劑的關鍵因素為卒中患者體內總的抗氧化能力[10]。腦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較正常人明顯增高,可能是腦梗死發(fā)作時黃嘌呤氧化酶等生化反應系統啟動,產生內源性抗氧化劑即血清尿酸來發(fā)揮保護作用;而血清尿酸作為水溶性抗氧化劑在其他抗氧化劑低下時可變?yōu)榇傺趸瘎毙阅X梗死時抗氧化劑維生素C因消耗而迅速減少,血清尿酸則更易表現為促氧化劑屬性,即作為氧自由基前體進一步促使氧化劑產生增多,進而加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損害[11]。Karagiannis等[12]采用多因素回歸分析發(fā)現,高血清尿酸水平是腦卒中患者早期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谏鲜鲅芯?,提示高尿酸血癥即是腦梗死的促發(fā)因素,又可在某種病理條件下加重腦梗死病情。本研究中,3組不同血清尿酸水平的患者治療前ADL評分與NIHSS評分對比發(fā)現,隨著體內尿酸水平的升高,體內的應激性炎性反應水平越高,抗氧化能力水平則越低。
依達拉奉是強效的羥自由基清除劑及抗氧化劑,具有升高急性腦梗死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抑制因子血漿脂聯素(APN),降低動脈粥樣硬化預警因子溶血磷脂酸(LPA)的作用,并推測其可能通過抗氧化、抗炎作用減輕腦梗后的缺血 -再灌注損傷[13]。依達拉奉可降低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中的MMP-9和CRP水平,減少神經功能缺損[14-15]。Meta分析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應用依達拉奉總體有效率為對照組的3.89倍[95%CI(3.02,5.02)][16]。本研究中,3組不同血清尿酸水平腦梗死患者在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案聯合依達拉奉基礎上,治療后ADL及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外周血hs-CRP及MMP-9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T-SOD水平則明顯上升,提示在經過綜合治療后患者體內的應激性炎性反應水平有所下降,機體抗氧化水平有所升高,進而患者神經功能有所改善。治療后3組組間比較顯示,不同尿酸水平組使用同一方案后臨床預后具有差異,C組達到基本治愈的比例與總體有效率均明顯高于A組和B組,進一步提示高尿酸水平可能預示患者的臨床預后相對較差。
綜上所述,不同尿酸水平急性腦梗死患者炎性反應水平與神經功能損傷差異顯著,尿酸水平越高,神經功能受損越嚴重;自由基清除劑依達拉奉能明顯減輕急性腦梗死患者腦細胞過氧化進程,保護神經功能,但對腦組織的保護作用伴隨尿酸水平的升高而下降。
[1]張 明,徐麗君,鄧麗影,等.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及安全性隨機雙盲多中心研究[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7,26(2):105-108.
[2]Levantesi G,Marfisi RM,Franzosi MG,et al.Uric acid: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rec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J Cardiol,2013,167(1):262-269.
[3]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8.
[4]Ndrepepa G,Braun S,King L,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Lin Sci (Lond),2013,124(4):259-268.
[5]張艷宏,劉保延,趙 宏,等.腦卒中痙攣性癱瘓?zhí)攸c及其評定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2):110-112.
[6]陳清堂.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7]項麗娜,謝 聃,張擁波,等.腦梗死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和基質金屬蛋白酶 -9水平與梗死類型的關系[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8):831-833.
[8]吳宜娟,張 雄,王麗娟.乙酰水解酶對腦梗死后基質金屬蛋白酶9表達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4):428-430.
[9]陳洪漢.腦梗死危險因素與血管內皮功能[J].醫(yī)學綜述,2011,17(20):3 054-3 056.
[10]Miedema I,Uyttenboogaart M,Koch M,et l.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levels and outcom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J Neurol Sci,2012,319(1-2):51-55.
[11]朱紅鳳,王愛明,張鳳佳.血尿酸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的預后[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9):1 003-1 004.
[12]Karagiannis A,Mikhailidis DP,Tziomalos K,et al.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early death after acute stroke[J].Circ J,2007,71(7):1 120-1 127.
[13]沈 飛.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脂聯素和溶血磷脂酸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3,22(12):64-65.
[14]丁 娜.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后MMP-2、MMP-9和神經功能缺損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9):5-6.
[15]卜麗霞,郭學英,王保愛.大株紅景天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及血清hsCRP和MMP-9水平變化[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3,42(11B):1 268-1 269.
[16]徐秀余,朱俊峰,陳瀟瀟.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塞的療效與不良反應的Meta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2,9(1):43-46.
R969.4;R971
A
1006-4931(2015)19-0111-03
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