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盛
(云南電網(wǎng)有限責任公司臨滄供電局,云南 臨滄 677000)
目前防止漏拆接地線的方法在檢測輸電線路接地狀態(tài)時都存在局限性,有的只用軟件做過仿真,沒有在110 kV 及以上輸電線路上實地做過驗證、有的只適用于配網(wǎng)線路、有的技術(shù)不成熟且不適用于較長的輸電線路、有的投資太大且不具現(xiàn)場操作性等等。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回路阻抗測量的輸電線路接地檢測方法,并在某供電局110 kV 線路上進行了應用。
檢測裝置由信號發(fā)生器、電源線圈、測量線圈、濾波電路、A/D 轉(zhuǎn)換器,判斷模塊和顯示模塊構(gòu)成。
首先在測試桿塔上用接地線把三相導線接地,此時假如該輸電線路遠端的桿塔存在左相接地,那么就會形成左相導線→接地線→測試桿塔→架空地線→接地線漏拆桿塔→漏拆的接地線→左相導線這個回路。
檢測裝置通過振蕩電路產(chǎn)生異頻(非工頻)正弦波信號,進行功率放大后注入電源線圈,而電源線圈通過電磁感應就在該回路中產(chǎn)生了一個電流。此時通過一個測量線圈測量該回路中流過的電流,同時結(jié)合電源線圈中的激勵信號,從而計算出回路中的阻抗并顯示出來??刂颇K能根據(jù)回路阻抗大小來判斷線路是否有接地點,并最終通過紅燈或綠燈來顯示判斷結(jié)果。
在輸電線路檢修工作完成,拆除除測試桿塔以外的全部接地線后,申請將輸電線路由“檢修狀態(tài)”變更為“冷備用狀態(tài)”,調(diào)度批復后在測試桿塔上將測量裝置的電源線圈和測量線圈套在與導線連接的接地線上。測試流程見圖1。
圖1 測試流程圖
在某供電局110 kV 鳳昌線的#75 塔、#86 塔、#100 塔上進行了實際測試應用。該線路的基本情況是:三相導線使用型號為LGJ-150/25 的鋼芯鋁絞線,兩根地線型號為GJ-35,#75 塔、#86塔、#100 塔作為試驗桿塔,分別相距約5 km。試驗時該線路為冷備用狀態(tài),線路兩側(cè)的接地刀閘處于斷開狀態(tài)。在#100 塔上通過接地線使得三相導線與鐵塔實現(xiàn)連接,所有測試均在#100 塔上進行。#75 塔,#86 塔則通過用接地線將導線接地的方式模擬線路上各種接地情況,包括單相接地、兩相接地、三相接地、相間短路和多點接地。
1)試驗一:#75 塔、#100 塔三相均接地,#86 塔不接地。
試驗結(jié)果分析:#75 到#100 塔之間距離約為10 km,邊相和中相導線阻抗測量平均值分別為35 Ω、31 Ω,邊相導線阻抗略大于中相導線,原因是中相導線的耦合效應大于邊相導線,導線電感參數(shù)較小。
2)試驗二:#75、#100 塔三相均接地,#86塔右相導線單相接地,模擬多點接地的情況。
試驗結(jié)果分析:#86 塔與#100 塔之間的距離為5 km,基本上是#75 塔到#100 塔的距離的一半,邊相導線的阻抗測量值約為18 Ω,也恰為中邊相導線阻抗的一半。
3)試驗三:#100 塔三相均接地,#75 塔中相和右相相間短路、左相接地,#86 塔不接地,模擬三相導線不同短路情況。
試驗結(jié)果分析:三相之間測量結(jié)果沒有影響。由于中相和右相相間短路,阻抗測量結(jié)果接近單相接地測量結(jié)果的兩倍,這可能是單相接地時電流主要從導線、避雷線中流過,而相間短路時電流主要從兩相導線中流過。
該種基于回路阻抗測量的輸電線路接地檢測方法不僅能正確判斷工作地段輸電線路的接地狀態(tài),而且通過對線路阻抗分析,還能判斷出輸電線路接地的位置和接地的類型。通過實地測試應用,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該套裝置可以與現(xiàn)有的站內(nèi)防誤閉鎖裝置相結(jié)合,彌補站內(nèi)防誤閉鎖裝置在防范輸電線路惡性誤操作上的欠缺,進一步提高電網(wǎng)安全運行水平。
[1]伍文聰,姜靜,余濤,等.配電網(wǎng)臨時接地線檢測方法的研究[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2,40 (23):151-155.
[2]姜靜,余濤,黃劍斌,等.配網(wǎng)接地線安全檢測儀的研制[J].電測與儀表,2013,50 (570):93-96.
[3]劉家軍,繆俊,姚李孝,等.電力檢修作業(yè)掛接地線可視化監(jiān)測裝置[J].電力自動化設備,20lO,30 (7):134-136.
[4]徐建源,竇文君,王愛弘.接地線狀態(tài)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8,28 (7):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