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學愛達校區(qū)(210017) 江 霞
低年級學生傾聽能力培養(yǎng)策略
江蘇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學愛達校區(qū)(210017) 江 霞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傾聽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教學中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采用互動的教學方法,在訓練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興趣 方法 訓練
美國教學研究會會長丹尼斯認為“從小學到大學,大多數(shù)人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課堂傾聽來進行的,教師首先教給學生的學習技巧應該是課堂傾聽”。低年級的學生正是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最基礎時期,因此,教師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傾聽的內(nèi)容感興趣,才會想聽,才會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為此,我們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1.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眾所周知,學生對于生活中的事情相對比較熟悉,我們可以結合他們所熟悉的生活實際問題,挑選他們喜愛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蚴沁\用他們所喜歡的故事情節(jié)引入,再結合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情境,消除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陌生感,從而產(chǎn)生親切感,進而吸引學生傾聽。
例如,我在教學“生日快樂”時,先播放生日快樂歌,當所有學生都跟著歌曲哼唱時,我說:“今天是玲玲的生日,她的四位同學正在給她過生日,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是怎樣過生日的。”隨后出示玲玲生日會的場景:“玲玲想知道她的好朋友各是哪一天過生日的,可四位朋友都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生日,各說了一句話,你們愿意猜一猜他們的生日各是幾月幾日嗎?”過生日可以說是每個學生最開心的一天,當學生聽到熟悉的生日歌時,自然而然就會融入情境中,這時他們必然會饒有興趣地傾聽每個學生的描述,進而大膽猜測每人的生日。整節(jié)課學生都在我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主動、生動地學習,課堂氛圍融洽,效果突出。
2.加強互動,做到教學方法多樣化
由于低年級孩子年齡較小,所以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干擾,從而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開火車等課堂活動來貫穿整節(jié)課;在課中我們還可以適當?shù)脑黾右恍┓潘苫顒樱热缭谧鼍毩暻翱勺寣W生做寫字操,從而調(diào)節(jié)學生的聽課情緒,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有效注意力,增強孩子的聽課效率。
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課時,教學難點是: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而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為了攻克這一難點,并且還要保證學生聽課的效率,我設計了“觀察、猜想、演示、實驗”等多種活動,通過觀察、猜想讓學生比較每組角的大小,還有動手操作活動角以及在紙上折角等活動。整節(jié)課就是煞費苦心地把多種學習方法結合起來,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課堂教學上,樂于傾聽,教學難點很容易就解決了。
3.恰當?shù)谋頁P和激勵
由于低年級學生特定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數(shù)學在他們心目中更為抽象,容易滋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從而不愿意繼續(xù)傾聽。這時,教師適度的評價尤為重要。教師要在課堂上關注每一位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并表揚課中認真傾聽的孩子,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讓更多的學生樂于傾聽。
例如,在乘法口訣的教學中,一個學生在背誦乘法口訣“五九四十五”時,不小心背成了“五九五十四”。這時一個平時學習一般的孩子舉手說:“他背錯了,應該是五九四十五?!蔽耶敿捶Q贊他:“你真是個會傾聽的孩子!這兩句口訣不仔細聽,幾乎沒有差別,你卻聽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與此同時,我給他蓋了一個認真聽講的印章,此后這個孩子每次上課都能做到認真傾聽,而其他同學看見后也都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踴躍。通過表揚,使其他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知道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而對于該生來說,不僅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增強自信心,還養(yǎng)成了認真傾聽的習慣。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做個有心人,時刻關注學生,努力尋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堅持對他們進行正面評價和激勵。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后進生。我們可以摸摸他們的頭,給他們一個微笑,以示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當他們認真傾聽時,一定要給予表揚和獎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促使他們今后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傾聽能力雖然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善于傾聽卻是需要后天培養(yǎng)的。而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事情,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耐心地教給孩子正確有效的傾聽方法,掌握傾聽技巧,讓他們在傾聽的過程中獲取信息、整合信息,并應用信息。
1.讓學生學會表達傾聽的姿勢
從學生一進入小學課堂,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告訴學生:聽同學發(fā)言時,要學會傾聽,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發(fā)言,這是對同學的尊重。如果他的發(fā)言和你的想法一致,你可以給他一個微笑,如果你有不同觀點,一定要等別人發(fā)言完畢后再舉手表述自己的觀點。課堂上聽教師講課時,要求孩子仔細地聆聽和思考,緊跟教師上課的節(jié)奏。當然,平時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口令,如“1、2、3,坐坐好!”“小眼睛,看前面。”“停筆,抬頭!”等等,進行師生對答。
2.細化“聽”的要求
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但是多數(shù)學生都不明白認真聽講的標準是怎樣的,所以不知道該怎樣做。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給學生一個可以操作的,相對具體、細化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我對學生提出,要學會傾聽必須要做到“五心”?!暗谝恍摹睘椤皩P摹保礋o論是聽同學還是老師說話,都要仔細聽,其他的事情都不能想。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通常不習慣聽別人說話,而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以致左耳進右耳出等等,這時教師應該到學生中去,對如何專心傾聽進行指導?!暗诙摹睘槟托?,即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尤其是當學生講錯了的時候,總有些學生特別興奮地想表達自己的正確觀點,從而忍不住插嘴。這個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耐心等待別人把話說完,然后再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同時告訴他們,隨意打斷別人發(fā)言的行為是不禮貌的。在這里,教師可以表揚一些坐得端正和舉手規(guī)范的學生,給其他同學樹立好榜樣,從而養(yǎng)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第三心”為“細心”,即當別人的發(fā)言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時,首先要認真聽別人是怎樣說的,然后再通過思考判斷別人說的是否正確,所以在聽時要學會去找關鍵句?!暗谒男摹睘椤疤撔摹?,就是能接受別人提出的不同于自己的意見,學會從別人的發(fā)言中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認真聽別人發(fā)言時,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課堂中的每一次討論,班級里的每一個人都應該熱情地參與,包括教師都不能敷衍了事,而要認真思考,并給發(fā)言的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暗谖逍摹睘椤坝眯摹保覆荒芤晃兜穆犎e人的意見,而沒有自己的觀點,我們必須在別人說時,自己邊聽邊思考,有選擇地接受他人的觀點,從而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
3.教師要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
低年級的學生善于模仿他人,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給他們樹立良好的榜樣。要讓學生學會傾聽,首先教師自己要能認真傾聽,無論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當學生說話時,我們應該停下手中的事,專心聽,無論學生說的好與不好,不要隨意打斷他們的話。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受到影響,也能夠學會傾聽完別人的話再表達自己的意見。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傾聽的能力,而且還要發(fā)展自己的傾聽能力。
低年級學生的習慣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加強訓練,好習慣就會形成得快。訓練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聽后復述
有時我提一個重要問題,然后讓學生把我的問題復述一遍,或者一個學生回答完了,請另外一個學生再復述一遍,這樣就“逼”得每一位學生認真聽講,開小差的學生也可以得到提醒。同時對中下水平的學生而言,聽一遍,自己再講一遍,加深了對學習內(nèi)容的印象。例如,在教學“19+18”時,當講到滿十進一,可讓不認真聽的學生復述為什么18+19會等于37而不是27。這樣就可促進學生認真聽講。
2.聽答訓練
低年級數(shù)學課的聽答訓練是培養(yǎng)傾聽注意力最常用方式之一。在每天的數(shù)學課上,我都堅持利用課前兩分鐘對孩子進行口算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而這課前的口算練習,我都是采用教師報算式,學生口頭搶答,教師再報出每題搶答第一名的學生姓名。這樣不僅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練習口算的積極性,而且還改變了口算單調(diào)的練習模式,既不增加學生書寫負擔,又能提高學生的聽力。通過這樣的聽算搶答練習,讓學生意識到,我們要想算得又對又快,不僅要學會算,還要仔細聽,這樣才能算對,才有機會獲得搶答第一名。
3.聽辯訓練
我在進行課堂練習時,經(jīng)常把一些學生易錯的知識點和概念等出成判斷題,由老師口頭提問,全班學生在課堂上用“×”或“√”的手勢表示。如:一年級上冊學生學完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后,我出了一些判斷題,請學生仔細判斷,比比看誰是判斷高手:比8大1的數(shù)是7;8比6大,比5小;與5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4和6;9前面一個數(shù)是10;等等。學生要做對,就必須認真聽清題目,才能進行判斷。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認真傾聽的能力,又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一舉多得。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堅持不懈。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也是如此,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把握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及時、適當?shù)囊龑?,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善于傾聽的好習慣,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提醒和督促。長此以往,學生終將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樣課堂將會更加高效、精彩!
(責編 羅 艷)
G623.5
A
1007-9068(2015)0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