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特殊教育學校)
關注特殊群體,提高教學質(zhì)量
李敏
(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特殊教育學校)
作為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師的責任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知識、技能,還要在這個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等,進而為學生健全地發(fā)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特殊群體;教學質(zhì)量;自我完善;教學活動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關注特殊群體,要用愛、用心做好特殊群體的教育,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提高特殊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進行論述。
不斷自我完善,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是一名特殊群體的教師應該具備的意識,也是提高特殊群體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更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xiàn)的保障。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進行自我完善呢?
1.從知識上進行自我完善
作為新時期的特殊教師,我們的責任不是“看孩子”,不是簡單地教學生基本的知識,更不是教會學生基本的手語,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看待生活,去看待自己身上的“不幸”,教會學生如何自理,如何向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等等。而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尋找新的方法和手段,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才能為特殊群體的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
2.從職業(yè)素養(yǎng)上進行自我完善
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是做好特殊群體教育的重要因素,對于特殊教育來說,他們要比其他學生的教育多一分責任、多一分愛心、多一分耐心,這樣才能使這部分特殊的學生得到培養(yǎng),得到提高,才能讓這部分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走進生活、走進社會。
總之,作為特殊教師,我們要不斷完善自我,要不斷改進自己,進而為特殊群體的發(fā)展做好前提工作,從而大幅度提高特殊學生的教學質(zhì)量。
多樣化、恰當?shù)慕虒W活動是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主要方面。所以,作為特殊教師,要認真貫徹“讓每個殘疾孩子盡可能得到發(fā)展,讓每個殘疾孩子有尊嚴地生活”的教育思想,并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因此,本文以分層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模擬情境活動的開展進行論述,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分層教學活動的組織
分層教學活動的組織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程度的提高,以促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所以,在特殊教育中,我們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并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類,以聽障學生的學習為例,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聽力上是存在問題的,所以,手語的教授也就成為我們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程度的提高,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聽障學生,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聽障程度來進行分層,比如:有些學生是弱聽,此時,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手語,還要教會學生看口形說話,引導學生發(fā)音,目的就是要讓這部分學生以后能像正常人一樣進行生活。對于一點都聽不到的學生,我們要借助手語和視頻教學來教會學生基本的知識??傊鳛榻處?,我們要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進而為每個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2.模擬情境活動的開展
模擬情境活動的開展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使學生在情境模擬活動中減少對社會和獨立生活的恐懼感,同時也為學生良好的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例如,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逛超市”的情境,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認識人民幣,學會人民幣之間的兌換,另一方面是為了將學生放置到實際的情境之中,引導學生去自主生活,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同時還能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當然,除了上述兩種活動的組織之外,我們還可以組織直觀視頻教學活動,還可以借助“娃娃家”“理發(fā)店”等活動的開展來進行授課,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還能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
作為特殊學生的教師,我們除了做好自身的建設以及多樣化活動的組織之外,還要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為提高特殊群體的學習質(zhì)量做好保障工作,目的就是要讓家長和學校互相配合,有效地將一些教學活動落到實處,這樣才能為學生將來的生活做好保障??傊?,在素質(zhì)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教會學生自理,教會學生做人,要端正學生的思想,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同時也為學生的健全發(fā)展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做好基礎性工作。
胡秋君.聽障學生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對策[J].教師,2014(28).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