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慧
(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吉林 長春 130028)
因為英漢兩種語言在思維以及表達方式上面有很多的差異性,翻譯過程中靈活的運用多種形式的表達方式,讓兩者之間的差異相關融會貫通,讓翻譯符合漢語習慣的基礎上,表達出純正的英語,中國讀者可以良好的介紹。先要掌握語法特點,才能掌握翻譯技巧。
(1)特定的新聞詞匯運用。很多的詞匯是有著比較多的新聞特點。運用詞匯表達相應的新聞事件,有些詞匯因為使用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就會約定俗成的新聞用語或者和新聞報道有著密切的連續(xù),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聞體詞語。例如,horror,經(jīng)常會在標題中出現(xiàn),主要是指一些暴力事件或者不幸的故事,如果在使用的過程中想讓語氣更加強烈一點可以運用夸張:Campusshootinghorror:4die。又如story一詞,在傳統(tǒng)的詞匯解釋中指故事,但是在新聞詞匯中是,指newsreport。但是使用story不使用newsreport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詞結構感強烈,所以能夠更好地吸引讀者,讓讀者在鮮明的詞匯影響下對新聞報道感興趣。
(2)常用的小詞。小詞是運用簡單的詞匯表達多種含義,小詞能夠讓讀者對英語的連接有著很好的運用,小刺運用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變現(xiàn)手法更加的生動靈活,并且有著比較強烈的傳播性。例如,move指代plan計劃。這些詞會讓大部分的讀者接受其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并且可以運用最少的詞匯表達其更多的含義,因為新聞報道的字數(shù)不能太多都是有一定限制,所以還能節(jié)約版面費用和篇幅。
(3)比喻詞的應用。新聞不但要有真實性,還要有相關的內(nèi)容趣味性,比喻讓內(nèi)容更加靈活多樣,所以針對比喻詞的應用要有真實的情感體驗。但是比喻詞的運用要有其簡單性,英語翻譯的最高境界不是艱澀難懂,是要讓大家都能看懂。紀實性的過程中更加要體現(xiàn)文字的美感,所以在原文表達的基礎上,要對比喻和修辭手段靈活的應用,這樣會增強報紙的可讀性性以及生動性,有效地吸引讀者,加強新聞的傳播效果。修辭的運用會讓整個句子的結構更加靈活,并且更顯得幽默詼諧。例如,flu一詞的用法:“Catching the Asian Flu”華爾街患上“亞洲流感”,美國《時代周刊》出現(xiàn)了這樣一篇題目的文章,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亞洲經(jīng)濟危機對華爾街股票的影響。可以看見的是,1998年以泰國為核心的金融風暴席卷了整個亞洲地區(qū),所以對全球的經(jīng)濟發(fā)展都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這一金融危機代表經(jīng)濟一體化的實現(xiàn),出現(xiàn)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全球的經(jīng)濟都在一個發(fā)展進程中。所以這個標題把亞洲金融危機看成是流感,運用流感的傳播性比較強的性質(zhì)傳播關于金融危機對全球經(jīng)濟的影響,美國就像感染了“亞洲流感”。標題的設置應該說是匠心獨運,把幽默和風趣都表現(xiàn)在字面上面,但其引申的含義和影響也表達的非常到位,讓讀者真正地做到耳目一新。
(1)一般現(xiàn)在時和進行時廣泛應用。時態(tài)方面,新聞報道習慣于用一般現(xiàn)在時和進行時這兩種時態(tài)。實踐發(fā)展的事件能夠很好地在這兩種時態(tài)中得以表現(xiàn),有真實感以及現(xiàn)實感。例如,A Ground War Begins(一場地面戰(zhàn)打響了);Deposits,Loans Risingin HK(存貸款額在港回升);甚至在said,told,reported,added放入that賓語從句中,過去時也不斷地取代現(xiàn)在時態(tài)。
(2)省略句以及擴展的簡單句的使用。因為報道在篇幅中有一定的限度,新聞文體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要在句法上高度的拓展,形成比較嚴謹?shù)慕Y構,讓讀者閱讀以后有著強烈的事件感,把信息壓縮,新聞有很強的時效性,所以語言特點要做到短小精煉。可以通過同位語、分詞短語等詞語的使用,讓句子結構簡化,插入語代替從句,句子結構鮮明。但是新聞標題運用的時候很多部分會省略,如冠詞、介詞以及連詞。
從語言風格上,刊物運用的語言風格不同,所以文體特點也不同,但是寫作的影響因素有很多相同的方面,所以新聞英語特點會形成。第一,新聞刊物是一個大眾傳播的媒介,讀者對內(nèi)容的涉及面是比較寬泛的,所以新聞語言要符合廣大讀者的閱讀習慣,要運用讀者的閱讀語言——大眾性是其中一項。第二,西方新聞界在閱讀中加入趣味性和玩笑性的東西。趣味性的主題和語言會讓讀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讓內(nèi)容變得多樣化,適應讀者的語言便好。第三,簡練是英語新聞報道的另外一個特點,因為新聞是要運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閱讀量,同時也是為了篇幅的需求。大眾性、趣味性和節(jié)儉性是新聞英語在語言總體風格上的特色體現(xiàn)。
(1)現(xiàn)在時態(tài)的廣泛運用。在英語標題中要廣泛地運用現(xiàn)在時,特別是一般現(xiàn)在時代替出現(xiàn)的時態(tài),這是英語新聞的標題的一個很重要特點,現(xiàn)在進行時能夠有效地拉近讀者和閱讀者之間的情感距離。
(2)非謂語動詞的廣泛應用。非謂語動詞主要包含不定式、分詞以及動名詞。英語有著很多豐富的表達形式,這樣可以讓新聞工作者有更多選擇。例如,F(xiàn)ive Ways To Be Romantic浪漫五法中的英語新聞標題運用的是動詞將來時will+動詞原形的表達方式,但是因為動詞不定式和前面的名詞連用會表達將來的試題,所以會出現(xiàn)系動詞be被省略的情況。
有些詞匯是有特定的表達含義,把原來的含義省略變成和新聞詞匯相互聯(lián)系的詞匯。例如,dove不能翻譯成本意“鴿子”,在新聞英語里面是“鴿派,何解派”;egg也不能翻譯成“蛋”,要翻譯成“炸彈,手榴彈”。翻譯的時候就要先了解特定的新聞詞匯含義,像新聞當中的“說”(say)有50多個同義詞和近義詞。含義和修辭特點會有很大的差別,但大部分的含義是“說話”、“發(fā)表意見”:admit(承認),add(又說)。
漢語的語言特點是精妙,可以用最少的語言表達出最多的內(nèi)容,漢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發(fā)展,所以在文化發(fā)展的進程中典故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根深蒂固。在開展英語新聞翻譯的時候有效地運用典故表達一些相關的內(nèi)容,會更加貼近讀者的生活,也加入了中國元素,讓中國的讀者感興趣的同時加大其傳播效率。
在翻譯的時候?qū)τ谟行┦÷钥梢宰们榧由线壿嬛髡Z、新聞人物的國籍、消息的事發(fā)地點等,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很好地了解基本情況??傊?,兼顧中西翻譯文化中的不同,要增補一些內(nèi)容介紹、注釋性詞語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能夠理解得更加透徹。翻譯因為文化的不同會出現(xiàn)文化的誤區(qū),龍在西方是邪惡勢力的代表,但是在東方是神物,如果不通過注釋閱讀的時候會產(chǎn)生很大的歧義。例如,Quake death toll tops 5000.(日本神戶地區(qū))地震的死亡人數(shù)超過5000。這種語言使用是非常獨特的,簡明真實地表達了內(nèi)容,平鋪直敘的表達方式是不能夠讓讀者有興趣的,新聞的傳播要依靠關注率。英漢文化的不同,在傳播方面有很多關注點也會不一樣,所以翻譯會出現(xiàn)簡化的情況。作為英語翻譯者,要看情況在翻譯中加一些注釋,讓翻譯工作變得游刃有余。
新聞傳播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加上中西文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對于那些對西方文化不是很了解的中國讀者來說,有些內(nèi)容理解起來很困難,內(nèi)容的精彩因為自身的理解不到位就會錯過。標題翻譯的時候要先了解表面的基本含義,深層次地挖掘里面的真正內(nèi)涵,通過新聞事件能夠折射出當局的什么情況和政府的那些新的舉動,還要不斷地對東西文化的差異性東西進行挖掘。在翻譯的時候盡量轉(zhuǎn)譯,這樣讀者讀起來表達含義更加明了;翻譯時語言簡潔精煉,生動傳神地把握詞匯運用特點,讓讀者在看見題目以后先了解到閱讀要點。
要想讓新聞翻譯達到言簡意賅、生動活潑、幽默雋永的表達效果,那么就要求從事新聞報道的記者、編輯們在了解新聞英語特點的基礎上對翻譯技巧進行了解。翻譯過程中要了解新聞的語言、結構和語法特點,把握翻譯技巧,在新聞翻譯的一般規(guī)律上,還要掌握翻譯特殊性。
[1]姜奕杉.淺談新聞英語的文體特點及其翻譯策略[J].海外英語,2011(03):13-15.
[2]殷傳晟.淺析新聞英語翻譯策略[J].中國外資,2013(22):3-5.
[3]李丹.新聞英語的特點及翻譯技巧[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08):16-17.
[4]王紅麗.文體學理論在新聞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