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評學習法”是學校結合新課程理念推行的一項課堂教學改革。文章結合學校兩年來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經驗,著重總結如何運用“展評”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個性、挖掘潛能、激發(fā)興趣和熱情。
要想攻克學生在課堂上“沉默是金”這一普遍性教學難題,就得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而我校所實踐和探索的“展評學習法”,就恰到好處地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平臺,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及對知識思辨的興趣;讓我們真正地感受到展評學習法方能做到讓學生在課堂激揚生命,不再認同“沉默是金”。
一、學習展評學習的先進理念,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學習是學習者自己的事情,課堂上絕不能包辦代替?!边@是我們在實踐展評學習法過程中始終堅持的一項重要原則,老師們只有改變思維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教學觀念。
在一年的實踐和探索過程中,學生建立了比以往更有利于展示他們個性發(fā)展的課堂規(guī)則。在聽課時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自信大方的展示語言:“請大家看一下我的解法”、“大家有什么疑問或其他解法嗎”、“我不同意某某的觀點”、“哦,我知道錯在哪里了”……尤其在我們的一些研討課上,展示、評價、討論、質疑等,這一切閃爍著學生智慧火花的課堂活動,有序而自發(fā)地在學生中進行著,學習就在不斷的思維碰撞中自然地發(fā)生了。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45分鐘已悄然而逝,學生自在地享受著學習的過程,自信、快樂、陽光寫在他們的臉上。
二、落實展評學習的三大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無限潛力
展評學習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前端學習、展示評價和整理鞏固。如果三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能得以落實,則讓老師無從繼續(xù)包辦課堂,無從機械地灌輸,只能“退居幕后”,在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fā)現和自我創(chuàng)造方面發(fā)揮自己的關鍵作用。
1.精心設計“前端學習”問題?!扒岸藢W習”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學或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一個出色的教師能夠達到的境界是“由基于教師付出的教轉變?yōu)榛趯W生自我學習的教,由基于教師教的學轉變?yōu)榛趯W生教自己的學”。教師應該研究前端學習環(huán)節(jié),通過有梯度的探究,帶動不同層次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
教師主導主要體現為教師確定自學內容、自學要求和自學方法,確定合作學習的時機和合作形式等。閱讀、感知、嘗試、小組討論、交流等都是前端學習的形式。像語文學科,就可以根據一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前端學習的問題。問題可以是初讀感知中的概括、深入研讀中的賞評,也可以是拓展延伸的鏈接,等等。
前端學習任務的確定、時間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決定了展示評價的效果,關系到整堂課教學目標的達成。所以在確定前端學習任務時,我們要注意確定清晰的前端學習任務和學習任務的呈現方式;要根據實際情況布置前端學習,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要會使用“學生學習情況記錄單”,善于總結學生或學習小組在前端學習中的典型錯誤、獨特見解、獨特解題思路等具有代表性的情況。
2.大膽放開“展示評價”尺度。展得好才能評得好。那么展什么?展誰的?誰來展?教師的選擇絕不能盲目,而應該有的放矢。展示的學習成果必須要有可評價性,即典型錯誤、獨特解題思路、獨特見解及其他值得推薦的初步成果。
我們指導學生在“展”的時候要注意,展示不僅是展示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要學生展示對問題的理解和思考過程,所以,要盡量讓學生走上講臺,面對全體學生進行表述,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而在“評”的過程中,要保證學生的參與面,激發(fā)學生參與評點的積極性,不讓少數學生“占領”課堂。教師還要根據教學目標適時地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調控學習進程,保證評點、質疑的有效性。“評”的最高境界是學生對某個結果引發(fā)出爭論,繼而形成積極思辨、爭相發(fā)言的氛圍。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盡可能少講、精講甚至不講,要善于把學生與學生的思考“串聯”起來,將教材與學生聯系起來,借以深化教學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出現不同的聲音,讓思考向縱深發(fā)展。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能讓學生更多體驗成功的滋味,既能避免基礎較差的學生產生挫敗感,淪為課堂的聽眾,也能發(fā)揮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的“榜樣的力量”。久而久之,學生會喜歡上發(fā)言。
3.充分調動“整理鞏固”熱情。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鞏固這個環(huán)節(jié)往往就是學生練習和老師講評。整個過程學生更多的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難以根據個人學習進程進行更為高效的鞏固,更加缺少展示自我的機會。但展評學習法讓這個整理鞏固環(huán)節(jié)“照樣是學生的事”,只要是學生能做的教師絕不越俎代庖。
首先,讓學生自行整理一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整理的方式也可以充分體現學生自己的個性,可以用提綱的方式進行整理,可以用表格的方式整理,也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整理。只要是學生喜歡用的方式,都可以用來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小結和歸納,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得到充分調動。
其次,讓學生在整理和鞏固的環(huán)節(jié)大膽展示,讓學生對自己梳理、小結和歸納出來的成果進行展示分享,對自己完成的挑戰(zhàn)練習進行分享。這樣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要讓其他同學了解自己的收獲和成果,就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所學進行更加深入的提煉和歸納,也要不斷通過語言表達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流暢,很好地體現了“學十遍不如教一遍”的道理。
最后,隨機激發(fā)學生在鞏固展示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相互點評實現“生生互動”。這樣學生通過評價他人的學習成果,至少可以有以下三個收獲:(1)要點評它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不光要集中注意力去聽他人說,還要自己在頭腦中進行比較、歸納和分析,讓知識在一次次的評價中得到內化。(2)在點評他人的同時,能及時發(fā)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點評越充分越積極,就越有利于學生發(fā)現問題和及時補缺。(3)讓學生在點評的過程中體驗獲得知識、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樂趣,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
三、打造展評學習的活力課堂,全面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我們呼喚“開放的課堂,智慧的課堂,生活的課堂”,我們在課堂上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學生應該有世界上最美的東西——自信的微笑,真誠的表達,獨特的感悟,合作的愉悅,展示的需求,質疑的需要,評價的沖動……作為教師,我們不該也不能忽略這些。毫無疑問,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核心,但是這個核心的作用是對學生的引領,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展評學習的課堂常規(guī),正是培養(yǎng)了學生自信、陽光、懂合作、善交流、會學習的品質。
自從推進展評學習法以來,我們一直從多方面向師生灌輸“學習是學習者自己的事情”這一理念。而通過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反復訓練和強化的“積極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知識豐富,思維活躍,語言流暢”等課堂常規(guī),更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愉悅、高質、高效的課堂生態(tài),這樣學生更容易打開思維的閘門,引發(fā)學習的濃厚興趣,激情和靈感如涌泉噴發(fā),主動參與學習;不僅自己學會,還把自己會的教給別人,善于和其他學生溝通,與老師溝通,學會了表達和交流。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將學習變成了一件輕松愉悅的事,他們會喜歡課堂,喜歡同學,喜歡老師,喜歡學校,從而熱愛生活,有了這樣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中學習的時候,怎么還會甘于沉默、甘于旁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