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不管那只有一個人名的老虎是不是真的存在,在虛幻與現實,鏡像與自我的沖突中,揭示的是人都有其獸性的一面,直達人內心最原始的欲望。
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套層結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采用了套層結構,外層是成年后的派向小說家講述之前的故事,而內層則是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夾層中的是派的畫外音。影片的魅力在于當人們還在質疑那只奇怪老虎形象的時候,派講述了第二個故事,水手、廚師、媽媽和自己。在小說家的推斷中,他們分別對應了第一個故事中的斑馬、豺狼、老虎和派自己。一個是善良的少年,一個是兇猛的野獸,很難將兩個不同的性格的動物從內心結合在一起,導演李安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在現實與虛幻之間,他把想象的空間留給了觀眾。我們生活在社會中要遵守社會的規(guī)則,當我們渴望自由,渴望不被束縛的時候,是不是在我們的心中也有這樣一只孟加拉虎,他獸性,血腥,違背常規(guī)的自己,試圖沖破內心道德的囚籠。
2 現實與虛幻,鏡像與自我中的人性與獸性
其實少年派的形象與李安的成長經歷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靈敏的少年,有著自己對于成長的思考和困惑。派認為動物是可以和人成為朋友的,在與老虎的第一次接觸中,派被父親制止了,后者拿一只羊做了一個試驗來證明其話語的正確性。而導演李安在成長中父親告訴他做人要現實,電影只是一個虛幻的東西。但是李安卻執(zhí)著于對于電影的幻覺,用電影的幻覺來尋找世界的真相?!渡倌昱傻钠婊闷鳌分杏美匣⑦@個意象隱喻現實世界的殘酷和內心世界的恐懼,老虎的存在讓派這個在海上無所適從的少年保持著一種警覺,這種警覺是讓派活下去的動力。派曾經想過殺死老虎,但如果老虎死了派也將會處于饑餓與孤獨中難以獨存,一個來自多神國家的少年在與老虎的相處中成長和蛻變。
少年派第一次見到老虎是派去給老虎喂食,他堅信老虎是有靈魂可以交流的。這一次見面為后面情節(jié)的展開做了鋪墊,父親以羊飼虎的試驗則揭示了老虎兇殘血腥的一面。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故事有兩個結尾,而作家說他更喜歡第一個結尾。老虎與派在船上共同生活了227天,從相互對抗到他們相互依存,可是在最后到達彼岸馬上就要獲得新生的時候老虎卻頭也不回地走入了森林。老虎畢竟沒有人性,他不會如我們期待的一樣回頭看派一眼,所以派在接受調查的時候,講述了水手、廚師、媽媽和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更能讓人接受。人在絕境中為了生存而喪失了其原有的善良的一面,失去人性變?yōu)楂F性是人在絕境中的生存的本能,老虎變成了派的生存欲望的體現,而老虎在最后的離開也象征著獸性離開派,派又回到了其人性的一面。把一個殺戮和復仇故事轉化成一個動物世界的弱肉強食以及少年和老虎的友誼故事。探討的是人如何戰(zhàn)勝恐懼,戰(zhàn)勝自我,如何與自己相處,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處。
影片中有一個小細節(jié)很有意思。少年派與哥哥打賭去喝教堂的水時,神父問他,你確定你口渴,少年派回答確定。其實這句話中隱含著兩層意思,一方面是少年派口渴,一方面口渴是老虎的本名,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少年派和老虎本就是合二為一的。如果第一個故事是真的那么第二個故事肯定就是假的,反之亦然。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而存在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老虎是少年派內心的縮影。少年派內心本是善良的,因此他躲在船的角落里,當他看到媽媽被殺死時激起了內心的憤怒,因此殺死了廚師。這也是為什么老虎在豺狼殺死猩猩的時候沒有出現而在吃斑馬的時候老虎沖出來殺死豺狼。人性與獸性在這一刻結合在了一起。同樣的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影片的最后老虎躍上海灘不顧少年派而獨自跑入森林中。因為派回歸了人類社會必將受到社會的規(guī)則的約束,從而其回歸了他本身的人性而失去了其內心的獸性。當講第一個故事時成年派沒有流淚,是其人性的體現,而當成年派講述第二個故事卻流了淚,是其獸性的體現,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獸性始終存在于人性之中。
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無數的考驗和誘惑,內心也由此而分裂成陰暗與光明、爭斗與放下的兩面。每一個誘惑和考驗就像一個森林的入口,到底選擇不回頭地走進去還是在癱軟在沙灘上的時候便被人救走?李安在電影中一直在為這個問題尋求答案。在他的電影中,那些主要的人物都是一群不合時宜的人,被社會倫理與秩序利益所囚禁,但同時又極端地向往自由,不斷掙脫?!渡倌昱傻钠婊闷鳌吩谄婊妹半U與災難復仇的商業(yè)外衣之下,包裹了宗教的力量,把人物關系縮小到一個人的兩面中來。其實,所有人際關系歸結起來也都是自己與自己的關系,也就是說服自己如何與世界和他人相處。李安的電影中一直都充斥著這樣的角色,例如在影片《色戒》中,風度而又冷漠的易先生,在與王佳芝的激情中展現了其獸性的一面,瘋狂而又帶有殘忍。人性與獸性一直存在于一個人的身體之中,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獸性讓派得以活了下來,而作為少年派內心的老虎形象重歸森林,成年派的淚水是對其內心最為原始的獸
(下轉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