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瑞
(姚李鎮(zhèn)大顧店小學 安徽六安 237422)
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教育的探討
范玉瑞
(姚李鎮(zhèn)大顧店小學 安徽六安 237422)
隨著社會轉型期人們的傳統(tǒng)婚姻倫理觀念不斷變化,家庭結構也在發(fā)生變化,單親家庭逐漸增多,而對于這些孩子來說。這些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傷害,從而產生學習障礙、情緒障礙、交往障礙等心理問題,很多單親家庭的學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為雙差生。
單親子女 完整家庭 心理問題特征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我國整個教育系統(tǒng)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大體一致的情況下,個體發(fā)展的差異主要在于家庭教育。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開放社會中多元文化的沖擊,解體的家庭逐年增多,社會上出現(xiàn)了相當數(shù)量的單親家庭,它意味著家庭的危機和一張新的貧困形式的產生。單親家庭子女的培養(yǎng)和心理調適,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一個父母雙全、溫馨美好的家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家庭更是安全的代名詞,是快樂之源,是健康人格的發(fā)展之端。而當父母雙方離異或夫妻雙方只剩一方時,對孩子來說,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護,在心理上必將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對生活也失去勇氣,對社會充滿敵意,于是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
毫無疑問,在單親狀況下,父愛或母愛的缺損都會對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成長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甚至傷害,容易使這些未成年子女形成一些不良心理特征,并且子女的年齡越小,這種不良影響的力度越大。
1.內向自卑,抑郁冷漠。
孩子也懂得比較,自感不加別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變得膽怯,缺乏自信,不愿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對別人的關心表現(xiàn)出極為的冷淡,長而久之,他們將從人群之中脫離出來,進入自我封閉和孤獨的空間。
2.缺乏引導,生活渺茫。
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與自信,在正確引導下,能樹立信心,確立生活的目標。然而,有的單親家庭學生由于缺乏家庭的引導,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他們很多會感到渺茫,凡事“大不了”當頭,學習生活中沒有明確的方向。
3.充滿憎恨,暴躁易怒。
父母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緒失調,極易把這種情緒帶到與孩子的交往中,孩子成天處在恐懼和擔憂中,這樣長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生活中稍有不順心容易沖動,對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應非常強烈,自我保護意識過強,敵對情緒很大。
4.膽小孤僻,多疑嫉妒。
當單親家庭子女往往對自己做出偏低的評價,甚至對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也往往因自嘆無能而輕易放棄,另外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們的心理就容易從最初的羨慕演變成妒忌和僧恨。
5.自私自利,唯我獨尊。
這類學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親情的隔閡不接受繼父母的管教,或繼父母不管,從小就養(yǎng)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獨尊的心理特點,時時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心目中沒有父母,沒有同學、沒有老師,沒有他人。
在班級德育工作中,要做有效的教育轉化工作,要區(qū)別對待這些單親家庭的學生的不同的問題與行為,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和手段。
1.增強交流,沐浴溫馨的友情。
單親家庭的學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愛,教師要處處關心他們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次誠懇的表揚,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在他們心里激起層層浪花。通過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同學關系,讓單親家庭的孩子感受友情帶來的幸福與溫暖,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陽光,感受到人生不幸中的幸運。
2.克服自卑,揚起自信的風帆。
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敏感、多疑,思想負擔重,他們不愿意讓老師、同學知道自己家庭的真實情況。對于這一點,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鼓勵他們積極參加班集體組織的各項活動。
3.嚴字當頭,剔除頑劣的陋習。
用愛心撫慰創(chuàng)傷,但也絕不能忘了嚴格要求。對單親家庭的孩子傾注愛心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放松要求,喪失原則。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長時期缺乏嚴格的家庭管教,與其他孩子相比,更容易犯一些錯誤。當然教師在進行批評教育時一定要注意方法,切不可傷其自尊。常提醒,多鼓勵,多方啟迪其作為學生、子女、祖國接班人的責任感。
4.保護自尊,撐起感情的藍天。
現(xiàn)在課本上有關家庭生活的文章,大都是描寫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遇到教師講述這種濃濃的人間真情時,感情脆弱的學生會觸景傷懷,淚流滿面。有的學生明明知道問題的答案,當教師提問他時,卻說不知道,不愿回答教師的問題。教師在講解這類文章時,盡量從感情上給這些孩子以照顧,避免讓他們回答對他們來說敏感的問題,給學生留一片感情的藍天,保護那顆受傷的心。
5.愛心永恒,撫慰心靈的創(chuàng)傷。
作為孩子第二父母的老師,首先就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鼓勵和幫助,彌補孩子心中那份殘缺的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理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靈深處?!睂τ谀切﹩斡H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師注入無私的愛來撫慰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創(chuàng)傷。對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課任老師、家長應齊抓共管。班主任應經(jīng)常和課任老師交流意見,并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對教育子女確實有困難的家長,班主任應給予方法上的指導,經(jīng)常更換教育方式。
6.家校聯(lián)系,不留教育的真空。
孩子的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教師的單方努力,也還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密切的家校聯(lián)系更是必不可少。通過家校聯(lián)系,教師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為表現(xiàn),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對單親父母作一些教育方法上的指導。不少單親父母為了彌補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在家中對孩子幾乎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殊不知溺愛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處在另一極端的冷淡、粗暴、放任不管同樣也會妨礙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任何不適當?shù)慕逃绞蕉际菍е聠斡H家庭子女性格缺陷的重要因素,而且家庭教育的不當會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的效果,甚至使學校教育成果付之東流。
單親家庭的孩子就象海面上行駛的一葉孤舟,如果領航員能正確引導,他們同樣會避過驚濤駭浪,渡過暗礁巖石,安全抵達明凈的港灣。讓我們每位都來做單親家庭孩子心靈上的領航員,使他們順利走向生活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