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清
(貴州省銅仁市第十中學 貴州銅仁 554300)
聚焦新課標 探索新課堂
——碧江區(qū)初中英語優(yōu)質課比賽觀后感
楊文清
(貴州省銅仁市第十中學 貴州銅仁 554300)
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努力促使學生德、智、能、情、趣均衡發(fā)展,使認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進,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碧江區(qū)教育局通過開展初中英語優(yōu)質課賽課活動,教師的自身素質得到了鍛煉,加深了對高效課堂理念的理解,尤其從傳統(tǒng)的"尋常"向探索高效課堂的"不尋常"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英語 優(yōu)質課 聽課 感悟
2015年4月9日-10日,從碧江區(qū)各中學脫穎而出的15名初中英語教師參加了碧江區(qū)初中英語優(yōu)質課賽課活動。參賽內容為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下)Unit 6 Our Local Area,Topic 3 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Section A。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下)Unit 6 Enjoy Cycling,Topic 2 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Section B。我有幸參加了此次優(yōu)質課聽課活動,兩天共聽了15節(jié)課,收獲很多,感受頗深。
高效課堂其核心就是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渴求欲望,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效課堂應該是一個互動的課堂,探究式的課堂,教師扮演了一個導演和導師的角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學生活躍的表現(xiàn),他們完全脫離了被動的角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并把自己對新知識的感悟及時地表達出來。
大部分老師都采取了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6-8個小組,課堂上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老師問題剛提出,學生就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一名同學正耐心細致地給另一名同學講解難題,或是多個學生聚在一起,討論著還沒弄懂的難題或準備即將展示的任務。尤其在銅仁市第十中學中學姚萍老師課堂上,學生人人參與,人人展示學習成果。當老師和學生共同設問、糾錯時,課堂異常的活躍。
銅仁三中初級中學陳洪老師還結合友善用腦理論在教學熱身(Warming-up)活動中,安排了“Let’s Dance”集體舞蹈來放松學生大腦,使課堂更有助于達到高效。和平中學楊婷婷老師、胥廷文老師、銅仁五中張雨樾老師、銅仁一中羅來勇還運用了思維導圖對單詞、短語和語言重點進行了知識梳理與歸納。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參賽教師對高效課堂新理念的深刻領悟。
《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積極情感如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以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與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鼻楦凶鳛橛⒄Z教學目標之一,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可見,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努力促使學生德、智、能、情、趣均衡發(fā)展,使認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進,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和平中學楊婷婷老師都能夠以group work形式讓學生來討論“How to ask the way”和“How to give the direction”,任務設計得非常新穎。許多老師都設計了讓學生現(xiàn)場表演“問路”和“指路”的英語對話,提高學生的文明意識和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這些活動既能使學生受到教育,又能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另外,參賽老師都能用good,excellent等簡短和積極的評語表揚、鼓勵學生,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學習英語的活動中去。參賽老師還給最后獲勝的小組贈送gifts或獎狀,這些都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教學效果。
很多參賽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新單詞呈現(xiàn)形式多樣。教師在引入新詞時,教法新穎自然,而且盡可能聯(lián)系實際生活。很多教師還注意利用實物、圖片、卡片、身體語言和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初二年級所有參賽教師能夠用真實情景和具體的實物呈現(xiàn)出來,給學生生動的直觀印象。銅仁十中胥廷文老師導入新課時,注重用圖片和視頻導入新課,透過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銅仁五中張雨樾老師還通過“summary”為主軸把整節(jié)課貫穿起來,所有活動圍繞教學目標,由易到難,層層遞進。
在課堂上教師設計的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和個人活動等,并注意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fā)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所學知識,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內容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shù)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英語教學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應該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銅仁一中羅來勇老師讓學生利用所學New Words和New phrases進行速記,充分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和平中學楊婷婷老師讓學生選擇真實情景進行交際的選題模式也很新穎,參賽老師為學生設計了去公園、去醫(yī)院和去書店等真實情景,這些情景均是銅仁城區(qū)的真實圖片,讓學生選擇一個地方來進行“問路”現(xiàn)場對話,這種借鑒于真實的地方模擬對話,使原本枯燥的句型操練增加了生活樂趣,也增強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
《英語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結構中有專門的“學習策略”一項,并對各級內容都有詳細的描述。高效課堂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簡而言之,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銅仁一中羅來勇老師讓學生在聽之前有充分的時間閱讀并predict所聽材料,使學生在頭腦里形成所聽材料的內容圖式;銅仁四中郭慧老師讓學生注意聽key words,這些聽力策略對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如果每節(jié)課都這樣上,學生就容易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習慣和聽說技能。我們還注意到這次參賽的教師都能讓有學生足夠多的時間進行口語訓練,這一點非常值得肯定,反映了他們對 Main task功能的全新認識。
1.大多數(shù)賽課教師口語流利,發(fā)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證學生學到正確的知識和地道的語言,而和平中學楊婷婷老師和銅仁十中胥廷文地道流利的課堂用語讓我們覺得自己真的需要在課堂英語的運用方面要下苦工。
2.幾乎每一位參賽教師善于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接觸到的知識更直觀生動。
3.許多參賽者上課富有親和力,表情和肢體語言豐富,課堂氣氛輕松活潑,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帶動學生。
反思這些課堂,我發(fā)覺有些參賽教師的課堂還不能說達到高效,有的課堂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沒有真正體現(xiàn),也有的小組合作流于形式。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
1.有的教師的講解多于學生的參與,母語多于英語。英語課堂應盡可能多的使用英語教學,遇到學生實在不能理解的地方,適當使用母語輔助教學。
2.小組座位分配的很好,但整節(jié)課沒有體現(xiàn)學生合作參與,在學生的小組討論時,教師主動關注不夠或參與到小組當中,只是站在固定的位置注視學生。
3.有的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夠合理;還有的課堂結構安排失當。例如:前25分鐘就上完主要內容,后20分鐘的時間效率不高,容量不大。
4.在課堂上雖有學生的展示,但是在學生展示時的錯誤有的教師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缺少必要的點撥和糾錯,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得到錯誤的信息。
5.有的教師的課堂魅力欠缺,表現(xiàn)在課堂組織語言單調,表情不夠豐富,課堂上缺乏應有的激情,個別教師英語口語不夠標準。
總之,參賽者能夠在教學中研究教學,在實踐中探索教改,在行動中尋求高效。通過本次賽課,教師的自身素質得到了鍛煉,加深了對高效課堂理念的理解,尤其從傳統(tǒng)的“尋?!毕蛱剿鞲咝дn堂的“不尋?!边~出了可喜的一步。
讓我們共同努力,主動學習和接受新理念,用眼睛去觀察,用頭腦去思考,用心靈去感悟,使我們的英語課堂效率不斷提高,使我們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真正感到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