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記者 豆文君
公交十五路是全國第一條女子線路,開穩(wěn)車、不急躁,是她們的標準。她們愛崗敬業(yè),把成為“雷鋒車組”當做職責。她們說,請別叫我“女漢子”,這個詞不溫柔。
清明節(jié)。貴陽。
早晨6點30分,王家橋到天譽城,兩輛15路公交車準時雙向對發(fā)。之后每隔10分鐘,各發(fā)出一輛,連發(fā)十輛。
20輛公交車環(huán)行在49個站點之間,拉開了新一天的序幕。
成立于1999年9月的公交15路是全國第一條女子線路。20輛車,47個女職工,承擔著貴陽市區(qū)天譽城到王家橋日均客運量1.9萬人次的運營任務。
在隊長張莉的帶領下,車隊榮譽頗豐:“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全國先進女職工集體”、“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yè)標兵崗”、“全國職工職業(yè)道德建設百佳班組”、“貴州省巾幗文明示范崗”;2012年,榮獲交通部“全國十佳優(yōu)質(zhì)服務線路”稱號;今年1月份,榮獲第二屆全國“紅梅玉杯雷鋒獎”組委會頒發(fā)的“學雷鋒愛心助人先進單位獎”;3月份,又被評選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記者聯(lián)系采訪時,正趕上車隊開民主生活會,采訪到了包括車隊隊長張莉在內(nèi)的8個人。車隊里其他人或線路上跑著,或在站房守著。每開一次會,要分三四批才能保證全員參與,張莉說這是慣例。
提到公交車司機,沒耐性、愛占道、開快車是很多人的印象。聽到這話,15路車隊的姐妹們不認同,她們堅信這是“極個別”司機的表現(xiàn)。
“遇到被乘客投訴,公司扣錢還是有點兇哦……”她們說,公交司機都力求平穩(wěn)到站:乘客平安,不磕到、碰到、閃到;自己開車穩(wěn),啟動穩(wěn)、剎車穩(wěn)、開關門穩(wěn)。
剛到車隊兩年的駕駛員張愛芬不大愛說話,提起什么問題,總靦腆地笑?!拔覀兩习鄷r就是想著開穩(wěn)一點,態(tài)度好一點,乘客滿意,我們就很高興?!?/p>
記者談起坐車的感受:“我有時坐公交感覺司機開得很猛,一走一停都在閃,搖得我很窩火。”
“那多半都是車況不好。人多,慣性大,要很穩(wěn),操作起來確實不容易。我們15路是電氣混合動力車,要好點。啟動時規(guī)定是二檔起步,如果電力不足,會自動跳至三檔,多少要‘聳’一下。其實我們很不愿意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萬一因為慣性導致老人家、小孩子受傷可不是鬧著玩的。”張莉覺得有必要說句公道話。
“我們最怕遇到摩托車或者‘黑車’突然從旁邊沖出來,不得已急剎,擔心閃到乘客,支起耳朵沒聽到喊痛、喊受傷心才放下來。”快言快語的駕駛員羅瓊說。
另外,因為堵車,到站就會不準時。乘客經(jīng)常抱怨:要么一輛都不來,要來就來三四輛,搞什么鬼哦!這類解釋不完的“委屈”太多了,駕駛員都習慣了,只是希望乘客多體諒點。
15路公交線路全程49站,一個來回需要約120分鐘。為了以制度促進服務水品提升,車隊用平均正點考核法考核駕駛員。簡單地說,就是根據(jù)一個整趟的時間考核駕駛員的客運速度,避免為趕時間點溜站、甩客和啟動、制動操作過急。在這種人性化的管理下,駕駛員也就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乘客身上。
吳繼紅是資歷最老的駕駛員,車隊里好幾個人都是她帶出來的“徒弟”。天天跑這條線,有的乘客和她成了“朋友”。
一天早上,吳繼紅駕車到了紅巖橋站,后門打開,一位提著饅頭的老人挪到門前準備下車,吳繼紅連喊幾聲:“提饅頭的老人家,不要下!”老人很生氣:“我家就在這兒,你憑什么不讓我下?”車上的人都詫異地看著吳繼紅和這個老人。
“你平時都是在甲秀樓下的,今天怎么在這里?”
“我家住在這兒,我就要在這下!”
“你家肯定不在這兒,我知道的,不要下!”
吳繼紅趕緊跟乘客們解釋,這位老人經(jīng)常坐15路,都是在甲秀樓下,今天到紅巖橋下,肯定不對,怕是有點糊涂了。大家紛紛詢問,老人家執(zhí)意要下車,但對具體地址又說不清楚。為不耽誤其他乘客的時間,吳繼紅決定帶老人回站房。
吳繼紅替老人找了一個離自己最近的位子讓她坐下,一路上小心地留意著老人,到了站房,把老人交代給副組長吳春蕓照顧,然后繼續(xù)跑下一趟車。車組通過110報警中心、交通廣播、電視臺等渠道,最終找到了老人的家人。老人的女兒對吳繼紅千恩萬謝,從此他們家和吳繼紅成了朋友。
“這種事情太多了,遇到老人我們都會注意,不止我一個,大家都這樣,這種事情在車隊其他駕駛員身上也發(fā)生過。每個駕駛員都有自己在車上認識的‘朋友’?!眳抢^紅笑道。
“是的,這種事情很常見,我們車隊是公司做好事最多的,不信可以看我們站房的一堆錦旗?!睅孜获{駛員不無得意地附和道。
“女司機是要細心點,這也正是我們的優(yōu)勢?!标犻L張莉說。
開著車,行駛在擁堵的道路上,還要時時細心、耐心,并且技術過硬,15路公交女司機們以實際行動展示了“巾幗不讓須眉”的風采。當記者問道,你們的專業(yè)水平比起公交車男駕駛員如何?隊長張莉和幾位駕駛員眉毛一挑,異口同聲:“肯定不會差!”
公交車每天兩個班,早班6:30-13:30,晚班13:30-22:30,上了車就一直在路上,照顧家人就變得很不容易。車隊里有很多雙職工。
車隊管理員張路群開公交有十來年了,愛人也是公交車司機,跑其他線路。為了照顧孩子,夫婦倆只能你早班、我晚班地開對班車,每天都要“交接”孩子。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了近十年,直到孩子上了初中。夫妻倆見面都說不上幾句話。雖然辛苦,但家人都很理解,張路群覺得很欣慰。
因為駕駛員不足,每天的發(fā)車趟次都要靠兩到三名駕駛員放棄輪休來保證。提到加班影響休息不安全,她們說,車隊會安排中間休息,不可能連續(xù)開一天?!凹影鄷渝X,我們很樂意‘多掙點’”。
車隊里的駕駛員年紀輕的20來歲,年紀最大的將近49歲,或快人快語,或沉靜內(nèi)斂,個個干凈面善,十分親切。
駕駛員王娟,20來歲,家在畢節(jié)市納雍縣,一個人在貴陽住。平時工作很積極,供兩個弟弟上學,自己十分節(jié)約?!疤耘叮 眳抢^紅感嘆。
“你們每天重復同樣線路、同樣動作,不感覺到枯燥嗎?”記者問。
“不覺得啊,每天都會看見不一樣的人,新鮮事兒也挺多,挺好的。”眾人回答。
“這就不算事兒,不容易的是吃飯和上廁所?!睂τ趨抢^紅的感受,其他人都相當認同,七嘴八舌地說著其中難處。
15路只有總站天譽城有廁所,司機們只能利用發(fā)車間隔的幾分鐘解決。所以平時都盡量少喝水。
“拉肚子那就麻煩了!”管理員吳春蕓說有時候迫不得已,會在途中站點上一次廁所,一般都在大西門站,站旁剛好有個德克士?!耙埠懿缓靡馑及?,要去上廁所,就對全車乘客喊‘等到哈,我上個廁所?!丝投己芾斫猓珪?,我們自己都覺得很粗魯。這條線路本來車流量就大,一大臺車停下來很容易造堵,我們能憋都會憋著。”吳繼紅說。
因為上廁所和吃飯不方便,結石病、胃病是司機們的常見病。
當記者問,你們這么能干,又實在,用“女漢子”這個詞來形容合適嗎?大家又是異口同聲:“不行?!?/p>
“那不夠溫柔。雖然我們技術好、能干,但感覺這個詞不能代表我們溫柔、細心的一面?!睆埪啡赫f。
公司總經(jīng)理陳兵說,15路駕駛員個個好樣的,是集團公司所有班組學習的榜樣。隊長張莉說,我們會做得更好。
(責任編輯/蔣葉?。?/p>
因為工作時間不一致、不固定,她們是一支永遠湊不齊的“娘子軍”,圖為15路車隊部分駕駛員。(貴陽公交集團有限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