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白吉明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yī)院病案管理科,河北 承德 067000)
高血壓病﹙EH﹚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隨著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心血管病現已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高血壓作為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險因素,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呈正相關。我國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遠遠高于西方發(fā)達國家[2]。在我國,男性高血壓患者伴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比例小于女性[3],據報道,Hcy與腦卒中的發(fā)生率呈正相關,降低Hcy水平可以減少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發(fā)病率[4]。本課題研究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對于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治療效果。
1.1 資料:研究對象為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承德市中心醫(yī)院心臟科診治的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8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齡37~79歲,平均(57±5)歲,隨機分為依那普利組(n=40例),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組(n=4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5],入院時為2~3級高血壓,收縮壓≥160mmHg或舒張壓≥100mmHg;②伴有高 Hcy血癥[6],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Hcy≥10μmoL/L。入院時兩組間既往史、年齡、血壓、合并癥、性別、用藥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同一水平的比較。
1.2 方法:囑入組的高血壓患者停用降壓藥物1周,并低鹽飲食。將入組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依那普利組、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10.0mg/0.8mg)組,每組40例患者。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廠家為深圳奧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783。血壓測量方法:兩組患者均于入選當日清晨按統一標準測量坐位血壓,至少3次,記錄原始數據,測量時兩兩差值不超過4mmHg。血漿Hcy水平測定:所有患者均在空腹12h后于清晨從肘靜脈抽血10mL,分離血漿后,置于-20度凍存,一周內進入-80度凍存,所有標本均由承德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實驗室集中測定。于治療8周后復查血漿Hcy水平和血壓。
1.3 治療效果判定[7]:顯效:舒張壓(DBP)下降≥10mmHg并恢復至正常值;或舒張壓未降到正常值,但下降≥20mmHg。有效:舒張壓(DBP)下降≤10mmHg,并達到正常值或舒張壓雖未達到正常范圍較治療前下降至10~19mmHg之間或血壓未達到正常范圍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30mmHg,且Hcy下降5%~2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降壓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之和。Hcy的有效標準為降低幅度大于等于20%。
1.4 統計學處理:用SPSS17.1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用例數與百分比,用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判定:治療8周后,依那普利組顯效18例(45%),有效12例(30%),無效 10例(25%),總有效率為75%(30/40);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10.0mg/0.8mg)組顯效有 23例(57%),有效 14例(35%),無效3例(7%),總有效率92%(37/4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8﹚。
2.2 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對患者血漿Hcy水平的影響: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10.0mg/0.8mg)組較依那普利組更顯著地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見表1。
表1 兩組間血壓及血漿Hcy水平對比分析(±s)
表1 兩組間血壓及血漿Hcy水平對比分析(±s)
注:*較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鬏^依那普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組別 檢測項目 n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依那普利組 Hcy(μmoL/L) 40 17.22±0.65 16.40±0.57 8.51 0.172 SBP/DBP(mmHg) 40 159.50±5.20/101.90±7.20 138.20±5.80/86.50±5.32* 13.58 0.013馬來酸普利葉酸片組 Hcy(μmoL/L) 40 17.60±0.59 10.60±0.46*△ 11.69 0.025 SBP/DBP(mmHg) 40 160.60±5.10/100.60±7.60 131.20±4.91/82.30±6.71* 20.71 0.001
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等一些發(fā)展中國家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8]。是一種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慢性疾病。研究顯示,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除了吸煙、高血壓,高脂血癥外,Hcy也是其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另有研究表明[9],血漿Hcy水平的升高可以加重卒中的發(fā)生,使卒中的風險迅速提高,這一結果提示我們,在治療高血壓疾病時,需密切觀察患者的血漿Hcy水平。我國人群的血漿Hcy水平較其他國家人群的水平偏高。因此,對于我國的高血壓患者在降低血壓的同時降低血漿Hcy水平在治療中顯得相當重要。
Hcy是一種含硫基的氨基酸,為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有關研究表明,高Hcy血癥是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的指標,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Hcy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呈正相關。我國心血管病防治的重點是預防腦卒中。高血壓是引起腦卒中的最主要原因,愈來愈多高質量證據表明,血漿Hcy水平升高亦和腦卒中密切相關。葉酸是目前降低Hcy的最為安全有效的途徑。據報道,Hcy增高導致高血壓的機制為:①Hcy增高可導致血管內皮功能失調;②Hcy增高可導致平滑肌細胞增生,其一方面使血管內皮膠原積蓄增加;另一方面使正常血管微纖維缺失,引起彈性蛋白/膠原比例下降,血管壁增厚,血管重構,從而引起血管阻力增加;③Hcy增加可導致血小板功能的紊亂;④Hcy增高可導致脂質代謝紊亂。Hcy血癥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檢測血漿Hcy水平對原發(fā)性高血壓的預防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研究發(fā)現高血壓患者血Hcy增高,減少吸煙、飲酒,適當增加鍛煉;減少每日動物蛋白的攝入,適當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以此來保證葉酸的攝入量,可以降低血漿Hcy水平,這就提示我們改變現有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血漿Hcy水平。
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口服后可強烈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造成全身血管舒張,進而產生降低血壓的作用。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存在于一些病毒、細菌以及人體生命系統中,為人體細胞生長和繁殖必需,葉酸在腸道被吸收后,經門靜脈進入肝臟,經肝內二氫葉酸還原酶的作用,轉變?yōu)榫哂谢钚缘乃臍淙~酸(THFA),后者是DNA合成的主要因素,是體內一碳基團的載體,傳遞一碳單位。葉酸可作用于蛋氨酸循環(huán),其一碳單位轉化為甲基可使同型半胱氨酸重甲基化,進而生成蛋氨酸用于細胞甲基化反應及蛋白質合成。另外葉酸能明顯提高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因此,通過外源性補充葉酸能夠促進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的過程,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
本實驗表明,依那普利葉酸片可更有效地控制高血壓患者血壓及Hcy水平,比依那普利組效果明顯,但安全性兩組無明顯差異。
[1] 王憲玲,李存江.重視老年人群的腦血管?。跩].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11(3):161~163.
[2] 樊東升.中國卒中一級預防指南2010解讀~關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EB/OL].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3(3):76~77.
[3] 劉君,萬云高,孫志媛,等.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性研究進展[EB/OL].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116~120.
[4] 韋素春,張生,張國欣,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急性腦血管病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0,32(19):61~62.
[5]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08.
[6] 鄭延松,王凡,陳志來.體檢人群中H型高血壓的分布特點[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3,7(2):95~98.
[7] 王瑗.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復合制劑治療伴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0):522~523.
[8] 范建高.加強代謝綜合癥與肝病關系及其對策的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3,21(2):159~162.
[9] 張明璽,羅俊.H型高血壓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2,33(2):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