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健
(遼寧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 遼寧鞍山 114031)
淺談心理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陳子健
(遼寧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 遼寧鞍山 114031)
英語新課標的教育理念使英語教學者有了這樣的啟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得以實施,英語學習者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影響。將心理教育與英語教學進行整合,英語教學者掌握必備的心理教育技能,使得心理教育在英語學科中進行滲透是十分必要的。
英語教學 學科滲透 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現(xiàn)階段英語學習者心理,生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他們的自我意識和人際交往會遇到各類心理問題。在英語教學中,一些學生英語基礎不夠穩(wěn)固,自我學習意識淡薄,很多學生產(chǎn)生自卑的消極心理,個別甚至帶有抵觸情緒,因此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效果。根據(jù)學生生理、心理發(fā)育特點,心理教育是運用一些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學生情緒愉快,可以提高學習信心,易于克服干擾與困難,從而加強智力的效能,同時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性。相反,心理有些不健康的學生,情緒波動大,對困難產(chǎn)生畏懼心理,從而智力效能低,其社會適應能力不強。教育是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目的。全面發(fā)展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共同健康發(fā)展。作為一門非工具學科,心理學在各學科中的滲透具有可行實效性。把課堂作為心理學知識傳授的主渠道,以學科教育為主載體,有效地發(fā)揮心理教育在各科教學中的功能。要通過學生心理這個內(nèi)因,所有教學目標、內(nèi)容、方法、手段都才能起作用,因此決定教學效果的基本因素是心理因素。學科教育的同時,將學習者的品質的培養(yǎng)、個性的良好養(yǎng)成、思維能力的鍛煉與學科學習有意識地密切聯(lián)系,相互滲透,在學科教學中使學生受到心理教育的良好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的積極作用是促使學生形成具有良好的價值觀,為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好基礎。所以教師相應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發(fā)展人的素質的重要因素是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依靠心理學家和教學者,在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其中,學科教學過程之中得以滲透,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全面促進和發(fā)展。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其中的“樂”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最大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者需要創(chuàng)造和利用一定的情景教學,使得課堂營造出語言環(huán)境的較好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英語的動機。通過愉快教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端正或改變英語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易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克服學生學習英語的困難。課堂教學如果能吸引學生的活力,學生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得到激發(fā),喚起了他們的好奇心理。如果教師所提問題的具有創(chuàng)意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對此問題有作答的可能,學生的積極性便被充分調動起來,這樣往往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使用語言時的緊張心理,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興趣是認知和從事活動的巨大動力。學生學習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需要有激勵,推動他們?nèi)W習的內(nèi)部動力。因此符合學生興趣的活動和問題就容易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能夠使他們?nèi)ο朕k法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如果遇到簡單易答的問題,更多地給后進生回答的機會,鼓勵他們多提問,多回答,對他們的細小進步給予相應的表揚,使他們建立更多的信心。
教師應該在學生面前具有良好的榜樣,從平時生活學習的點滴做起,自身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態(tài)。就教師而言,也應教會學生控制與調節(jié)自我情緒,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時刻保持適宜的狀態(tài)。對于學生要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對好學生不偏心;更不歧視后進生;而要時刻鼓勵他們進取,單親家庭的孩子,盡量讓他們多感受到他們所缺失的愛,多關心愛護他們,讓其感受到他們是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地生活和成長的。
成功的英語學習需要有堅定的毅力和恒心。有位學者曾提出過:“真正學過英語的人知道英語并不好學,準確地說,英語不易學好,急功近利的人,注定學不好英語,對于學習英語的難度,我們應有充分的認識,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挫折就灰心退縮。”英語的學習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每個學科也都相應有意志的支持,而獲得最后的成功。意志品質中自覺性的具體表現(xiàn)是獨立思考,善于獨立思考的學生能自主嚴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的獨立見解表達出來。教學者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所提出的要求也應有所區(qū)別,使后進生稍作努力就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這樣他們的學習勁頭就會被調動起來,不容易產(chǎn)生畏懼、自卑的心理。學生也會看到自己的進步,使得學生加強了信心來繼續(xù)學好英語。
從表面上看英語教學和心理教育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在分析研究之下他們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一些教師因此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其收效甚好,學生愛學習的風氣日濃,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口頭表達能力加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了提高,學生負面的心理障礙也有所減小,他們愿意接受批評,思想積極向上,這些表明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認識水平得到了提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并非易事,真正地需要進行長期持續(xù)的教育。
[1].劉琦輝:《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三期
[2].章志光主編:1984:《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道俊主編:1989:《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何廣鏗,2002:《英語教學研究》廣州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