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下,如何寫出更具時代特色的新聞,這就要求每個新聞記者都要提高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以便選擇更好的新聞角度。新聞角度決定著新聞內(nèi)容的高度和立場,決定著新聞的價值和意義。新聞角度的選擇應當獨特而新穎、真實而確鑿,反映根本問題,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且滿足大眾心理需求。本文從理論、思想和受眾心理三個方面論述了新聞角度選擇的方法和途徑。
新聞角度的選擇要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把握新聞重點,凸顯新聞事件的“新聞性”和“社會性”,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1 新聞角度選擇的理論
新聞是通過媒體來報道真實事件,是對未知事件的信息傳播。根據(jù)唯物主義理論,事物都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那么對于新聞角度的選擇就是要認識到它的普遍性,選擇它的特殊性。用新聞的特殊性來向大眾進行傳播,以影響到大眾普遍性的事物。然而事物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緊密相連,特殊性體現(xiàn)了普遍性,普遍性也是從特殊性中發(fā)展而來。這是食物發(fā)展的機理,又往往是被這種特殊性所揭示的。因此,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更深刻地認識社會普遍中的特定事物,以便更深刻地反映事物本質。
但應強調(diào)的是,所有的新聞報道必須忠實地報道事實的真相,客觀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唯有真實的新聞才具有信息傳播的意義,缺少真實的基礎新聞也就不再有任何價值可言。堅持新聞真實性也就是堅持唯物主義中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理念,也只有堅持唯物主義辨證論,才能客觀反映事物的本質和根源問題。
2 新聞角度選擇的思想
2.1 從社會主流思想出發(fā)把握新聞角度
新聞是社會事件的報道,具有極強的社會影響力,所以選擇新聞角度時必須把握社會的主流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全社會的角度出發(fā),客觀反映新聞事實,通過微觀的報道以彰顯宏觀的社會問題。新聞工作者在選擇新聞角度時,要從全國的形勢甚至全球的發(fā)展來看待所發(fā)生的事物,了解我國的政策和思想,掌握社會發(fā)展方向,全球和全社會的政策發(fā)展、思想動向都是新聞角度選擇的背景,新聞背景的選擇也是新聞價值的體現(xiàn)。從新聞背景出發(fā),結合社會思想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統(tǒng)籌距離,進行全方面、多角度的分析,觀察新聞的特殊性,以思想決定新聞的側重點。
2.2 從新穎而獨特的思想下選擇新聞角度
新聞之所以是新聞,體現(xiàn)在“新”上,也只有“新”才能體現(xiàn)出“聞”的價值所在。新聞的角度選擇也應當分析新聞的新穎性和獨特性。選擇好角度,寫新聞才會有新,實現(xiàn)重新解釋的結果。
3 新聞角度選擇的受眾心理
3.1 貼近事物本質
只有反映出事物本質的新聞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停留在事物表面的新聞難以獲得大眾的認可,沒有深度的新聞不會產(chǎn)生良好的傳播效果。新聞角度的選擇應當尊重事物的真實性,在真實性的基礎上凸顯事物的獨特性,然而獨特性只有在貼近事物本質才得以表現(xiàn)。表現(xiàn)事物本質的方法有客觀具體地展示事物的細節(jié),客觀真實地展示新聞的具體過程,通過精煉的語言和貼近大眾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質、主題,讓媒體受眾得到啟發(fā)。新聞報道的角度選擇微觀化,有利于突出事物的特點,也更易進行深入的剖析,可以利用微觀的角度反映宏觀的問題。
3.2 選擇大眾關心的熱點
一般來說,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也就是社會上的熱點問題。新聞工作者應該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了解他們的要求和愿望,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想脈搏,選擇能夠反映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的角度,通過報道,使群眾得到一個正確的回答。這樣的新聞,自然是人民群眾歡迎的好新聞。
3.3 選擇新鮮的新聞主題
新聞的優(yōu)勢不僅在于“新”也表現(xiàn)于“聞”,“聞”是其新鮮、新奇和獨特的代名詞,一樣的事件選擇不同的角度報道,站在不同的社會思想上也能得出不同的結論。選擇更加新鮮的主題能夠讓人駐足,引起大眾眼球,有了吸引力才能獲得關注,而獲得關注才能實現(xiàn)新聞傳播的效果,尤其是對于一些舊的核心問題,從新鮮角度切入,觀眾才有興趣,才會接受它。
3.4 選擇指導性強的方面
消息與事實是新聞的重心,受眾閱讀新聞、觀看新聞是為了獲取富有指導性的思想,所以新聞的思想指導性也對新聞角度的選擇有重要意義。例如制作民生類新聞時,應當對民生新聞的受眾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民生類新聞的受眾群體特點和閱讀習慣,試著多從受眾群體的角度來表達新聞事件,在客觀真實的報道基礎上,給他們更多的聲音和圖像。對那些具有社會指導價值的新聞事件,應當通過辨析思維,選擇指導性強的角度,增強新聞對社會的針對性和指導作用。
總體來說,新聞角度的選擇要理論與實踐結合,堅持唯物主義辨證思想,忠于事實,基于全球、社會的形勢和思想,充分考慮受眾心理才能準確地把握新聞的重點,選擇良好的新聞角度制作出受歡迎的新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