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開篇是他的重頭戲。好的開篇,能夠抓住觀眾,讓大伙有興趣看下去,這是電影的要素之一 ——“吸人”。
許多影片的開篇是懸念開片:設(shè)置一個特別大的懸念,讓你揪心。如《失孤》這部影片里,開頭的字幕還沒出完,就在銀幕上現(xiàn)出了一個大大的、非常非??蓯鄣暮⒆宇^像,旁邊的字幕清晰地標注著:被人販拐走,隨之其影像漸漸“沙化”,飄散開去……,影片由此抓住了千百萬觀眾的心,帶領(lǐng)著眾人走上了“漫漫尋親路”。
還有一種開篇,是耀武揚威似的,讓你羨慕崇拜。大家都非常熟悉的007系列,它總是在片頭的3——5分鐘的時間里,用洗練的鏡頭來表現(xiàn)英雄007能上九天攬月,能下五洋捉鱉的功夫,展現(xiàn)他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掃清頑敵,最終安然回歸的“驚人壯舉”;而他還會像鄰家“壞男孩”一樣,“攬盡人間秀色”,從而引發(fā)我們對007的極大關(guān)注而樂此不彼地將電影看下去!
這,就是好的電影開篇。它達到了電影開篇的基本訴求:介紹背景,拋出懸念,抬出誘人的元素,為故事的展開打下基礎(chǔ)。
好的導演,會從開篇開始,設(shè)置一個又一個的懸念,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絲絲入扣,環(huán)環(huán)相接。他將一個個懸念引出,又去探尋和揭示一個個謎底……
而有著暢銷小說墊底,拍攝周期長達數(shù)年,遍請世界高手,投資額巨大,“完全尊重導演意圖”的史詩般電影《狼圖騰》,卻沒有 “吸人”的開篇,沒有絲絲入扣的主題設(shè)計,沒有人與狼的矛盾和情懷的逐次展開、轉(zhuǎn)變、升騰;我們看到的是紛亂雜陳的瑣事,是自相矛盾的對狼的描述,是一廂情愿的對蒙古草原的詮釋。
阿諾導演的《狼圖騰》開篇,是一片紅色的海洋,是一大群城市“知識青年”的遣送 —— 它是以1967年中國文革中“革命小將”被遣散到“廣闊天地”為背景來開篇的!
這樣的紅色場景,與草原上的人狼故事“相干”不大;而作為鋪墊,的確小題大做了。
唯一能解釋的,就是導演阿諾自己的喜好。這樣的喜好,讓影片“跑題”,并削弱了全片的感染力。
實際上,導演阿諾在88年執(zhí)導的《熊的故事》里,就有過分灌輸?shù)暮圹E,三場小熊“夢境”的表現(xiàn),既沒有給小熊的稚愛增色,又沒有為故事的發(fā)展加瓦,實屬多余。
如果本片是以幾個初來乍到知青在草原上與狼的初次遭遇來開篇,展現(xiàn)狼的足智多謀、不斷尾隨;陣型有序、打而不亂;鍥而不舍、堅定跟蹤,從而形成揮之不去的恐怖氣氛……;而知青在這種情況下的驚嚇、反擊;失利后的恐慌甚至絕望……,最后又以草原牧民在暮色中的援馳而收尾,那將是一場多么蕩氣回腸的開篇!
如果這樣開篇,就為后面的懼狼、恨狼;打狼、滅狼;救狼、喜狼的故事,做了夯實的鋪墊!
在這點上,阿諾導演并沒有瞄準狼與人的故事來開篇,而是把全片第一場狼出場的戲處理成了一場“笑劇”。
狼,之所以引起人類重視,受到人們的極度關(guān)注,就是因為 “狼,要吃人”!把幾十只狼對一個“嫩仔”的圍獵,拍成了一場“演習”,一場“游戲”,在單人的敲擊馬鐙的金屬聲中,幾十只餓狼就像古戰(zhàn)場上的士兵一樣“鳴金收兵”、“落荒而逃”。—— 這,可以說是導演的“創(chuàng)新”了。
我不去猜測導演這樣處置的原因,也不去討論這種事存在的可能(萬事皆有可能。但哪些是常態(tài),哪些是個例,還是有公論的)。 但作為同行,我知道,在這情節(jié)之后你再向觀眾述說狼的“豐功偉績”,再動用“狼演員”犯下“滔天罪行”,你再利用后期合成和動畫來描述狼的堅忍不拔、兇殘萬分…… 都難以說服觀眾。
在一部描寫狼、崇拜狼、最終“以狼為圖騰”的影片里,在開篇僅十分鐘里,這樣的情節(jié)設(shè)置,難以將劇情引向高潮。
回看小說《狼圖騰》,你會發(fā)現(xiàn),在該書的前半截,都是描寫狼的攻必克,戰(zhàn)必勝,無往而不利…… 就是一群有經(jīng)驗的老獵人,如果沒有武器,在狼的面前,也難討勝算。所以,草原狼才成為了蒙古族牧民心中的陰霾,也才讓狼成為我們今天議論的話題……
在一個時間有限的電影里,要讓男主角從“懼怕狼”發(fā)展到“喜歡狼、愛上狼”,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大量的篇幅。阿諾導演則另有側(cè)重,他將篇幅放在了 “男知青與牧民女”的草原歡愛之中,放在了“與狼生死搏斗”之上以及“盜挖黃羊”的深層細節(jié)展示中……
這些章節(jié),在對后續(xù)文章的推進上并沒有明顯的推波助瀾作用。
在27年前阿諾導演的《熊的故事》中,就有在敘事章節(jié)上的把控不佳的情況出現(xiàn)。
在那個片子里,獵人被感化而立地成佛離開了森林,卻忽然冒出一段“美洲獅與小熊的生死劫殺”。該章節(jié)拍得出神入化,扣人心弦,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但是,作為《熊的故事》,這一段恰恰是狗尾續(xù)貂。起碼,是導演的處置不妥而形成的“二個影片”硬剪在一起的感覺。
在《狼圖騰》中,導演讓主角陳陣在被狼群圍攻、差點丟命的情況下,無
(下轉(zhuǎn)第1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