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溶萍 趙江鴻 劉振 劉志強(西安交通大學體育中心 陜西西安 710049)
我國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需求的比較研究①
賀溶萍趙江鴻劉振劉志強*
(西安交通大學體育中心陜西西安710049)
摘 要:該文以我國12個城市的2094名13~25歲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運用問卷調(diào)查、邏輯推理、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就我國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需求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diào)查分析。結果表明:我國18~25歲城市青少年在體育消費品的實用功能、安全功能和購買便利功能的選擇率分別高于13~17歲青少年;而13~17歲的城市青少年對商品的社會象征性、審美功能和享受良好服務的選擇率均高于18~25歲的青少年;男性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的社會象征性需要程度高于女性;女性青少年更注重體育消費品的審美功能和便利功能。
關鍵詞:城市青少年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需求
①基金項目:國家體育總局軟科學基金項目子課題,項目編號:(837ss05100)。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chǎn)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出臺,為體育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必將有力激發(fā)群眾健身熱情,促進體育產(chǎn)業(yè)健康發(fā)展,推動體育強國建設,對于提高中華民族身體素質(zhì)和健康水平,擴大內(nèi)需、增加就業(yè),培育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1]。
表1 樣本結構
圖1 不同年齡段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需求程度比較
圖2 不同性別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需要程度比較
圖3 東、西部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需要程度比較
無論從宏觀層面的政府決策、微觀層面的企業(yè)運營,還是從調(diào)整產(chǎn)業(yè)結構,繁榮體育消費市場的角度看,對我國城市青少年體育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予以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因此,該文就我國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
能的需求進行了深入調(diào)查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我國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需求的基本結構、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為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yè)及時了解我國青少年體育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的一般規(guī)律,正確處理市場供需矛盾、優(yōu)化產(chǎn)業(yè)結構,拉動體育消費,為提高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yè)決策結果的準確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論依據(jù)。
1.1研究對象
該課題以我國12個大、中、小城市(北京、重慶、長春、西安、西寧、南京、廣州、成都、寶雞、承德、青島、寧波)的“13~25歲的青少年”[2]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3000份,回收2653份,回收率為88.4%,有效問卷2094份,有效率為78.9%。其中13~17歲城市青少年1078人,占到總樣本量的51.5%,18~25歲青少年1016人占到48.5%;男性城市青少年968人占到46.2%,女性青少年1126人占到53.8%(見表1)。
1.2研究方法
該課題運用了問卷調(diào)查、邏輯推理、對比分析、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就我國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需求程度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均通過spss17.0進行分析處理。
2.1不同年齡段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需求程度的調(diào)查與分析
結果表明我國18~25歲城市青少年在商品的實用功能、安全功能、購買便利方面的選擇率分別高于13~17歲青少年,其中商品的實用功能選擇率高出1.88%,在其它需求基本內(nèi)容的選項中,13~17歲青少年的需要程度均高于18~25歲青少年,其中商品的社會象征性選擇率高出1.46%(見圖1)。這說明13~17歲這個年齡段青少年的消費觀念相對于18~25歲年齡段的青少年來說還不夠成熟,這與他們注重追求時尚、相互攀比,突出個性的心理有關,因此較看重體育消費品的外在表現(xiàn),只要新穎好看,能夠彰顯“高人一等的身份和地位”就盲目追從,忽視消費品的使用價值。追求張揚個性、青春期的朦朧以及消費觀念的不夠成熟,使得13~17歲的城市青少年對商品的社會象征性、審美功能和享受良好服務等方面的需求要比18~25歲的青少年更為迫切。而18~25歲的青少年大都是高中生、大學生和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已經(jīng)在慢慢成長,隨著年齡增長和所處環(huán)境的改變,其參加健身實踐活動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多,但由于受到經(jīng)濟收入的影響,在需求上會更加注重商品的實用功能,追求商品使用中的效用最大化,以節(jié)省經(jīng)濟成本來滿足馬斯洛層次中的基本生理需求,為做其它決策提供更多的機會。這與前期的研究成果是相同的[3],體現(xiàn)了經(jīng)濟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的價值傾向。因此,18~25歲的青少年在消費決策與實施過程中,求實動機比較明顯,會認真考慮商品的安全功能和實用功能,會根據(jù)自己的消費目的和消費水平更加理性地進行消費。
2.2我國不同性別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需求程度的調(diào)查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城市男女青少年在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需求程度方面其選擇率差距均低于2%,男性青少年對商品的社會象征性的需求程度略高于女性1.19%,而女性對商品審美功能和便利功能的需求均高于男性0.57%(見圖2)。這說明男性青少年在追求社會地位方面的心理需求高于女性,這與人類普遍追求較高社會地位動機有關,也與男性青少年將要面對社會和家庭的雙重責任有關。因此,男性青少年比較看重所選擇的商品可以體現(xiàn)男性的身份、地位、品位等因素。學者陳英軍[4]在其研究中也指出男生社會交往動機與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關,決定了在需要和行為上的巨大差異。良好社會象征性的體育消費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體現(xiàn)男性的品味及地位,這在男性的求職、求偶和社交過程中都能夠起到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女性天性愛美麗的心理需求在研究中得到了證實,相較男性更加追求審美功能,通過體育消費來達到塑造比例勻稱的身形和形成陽光高雅的氣質(zhì),來更好體現(xiàn)自我,在工作、生活、求偶中獲得成功,享受更加優(yōu)質(zhì)的服務。在便利需求女性高于男性,這與女性愛逛街的生活特征相對不符,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男性愿意在體育消費品上進行更多的投資,花費時間機會成本,女性對體育消費品偏好不夠強烈,更多的追求消費便利。從數(shù)據(jù)和論證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對購買體育消費品的動機有明顯不同。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與退去,男性青少年希望自己能夠在吸引異性、彰顯個性和身份、地位等方面表現(xiàn)的相對突出,因此,男性青少年更加注重商品的社會象征性;而女性青少年由于受愛美心理和日常購買習慣的影響,對商品的審美功能和便利功能的需求顯得更為迫切。
2.3我國東、西部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需求程度的調(diào)查分析
由于所處地域的不同、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環(huán)境的不同,我國東、西部青少年在體育消費基本功能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在對各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需要程度方面看,東、西部城市青少年的選擇率相差不大,僅在對商品的實用功能方面,西部城市青少年高略于東部城市青少年0.79%;在對商品的社會象征性方面,東部城市青少年略高于西部城市青少年0.80%,其余各項差距均低于0.3%(見圖3)。這說明,由于我國東、西部體育消費環(huán)境、消費內(nèi)容和消費水平的差異,西部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的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的需求略高于東部城市青少年,而東部城市青少年對體育商品的社會象征性需求比西部城市青少年更為迫切。2012年,國家發(fā)改委對西部大開發(fā)進行了“十二五規(guī)劃”基本戰(zhàn)斗思路的戰(zhàn)斗部署,進一步促進了西部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必然會帶動消費產(chǎn)業(yè)的提高,使西部青少年也開始追求享受良好服務,追求品牌效應,形成了在體育消費上的新的增長點和助力點。東部地區(qū)的消費市場相對成熟,行業(yè)競爭也比西部更為激烈,為東部地區(qū)青少年選擇低價格高質(zhì)量和低價中等質(zhì)量商品提供了良好條件。[5]總之,西部地區(qū)城市青少年較注重體育消費品的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而東部地區(qū)城市青少年更加注重體育消費品的社會象征性。這與東、西部地區(qū)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和所處地理位置、環(huán)境、體育文化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地域的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需求均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作為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yè)應及時了解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需求與差異,通過加強青少年體育消費意識的培養(yǎng),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及時調(diào)整產(chǎn)品結構和營銷策略,以滿足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需求,使我國體育消費市場和體育產(chǎn)業(yè)朝著可持續(xù)、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1)分析表明我國城市青少年體育消費基本功能的需要因年齡、性別、地域的不同而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
(2)18~25歲的城市青少年更注重體育消費品的安全和實用功能;13~17歲的青少對商品的社會象征性、審美功能和享受良好服務更加迫切。
(3)男性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的社會象征性需要程度高于女性;女性青少年更注重體育消費品的審美功能和便利功能。
(4)研究表明,西部地區(qū)城市青少年更注重體育消費品的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東部地區(qū)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的社會象征
性需求更為迫切。
(5)建議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我國不同性別、年齡、地域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需求的差異性,在進行產(chǎn)品結構調(diào)整時,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jù)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基本功能的不同需求,細分體育消費市場,研究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興趣愛好、心理狀態(tài)、接受能力,以滿足不同年齡、性別、地域青少年體育消費者的各種消費需求,開發(fā)出不同層次和類別的體育消費品,以滿足不同年齡、性別、地域城市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的各種需求,正確處理市場供需矛盾,有效拉動體育消費,擴大體育消費市場。
參考文獻
[1]人民體育網(wǎng).體育總局將發(fā)展體育產(chǎn)業(yè)、拉動消費作為新目標[EB/OL].[2014-10-21].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4/ 1021/c22155-25877723.html.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5 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108-1200.
[3]劉志強.我國體育消費者的需要、動機和行為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4:11-12.
[4]陳英軍.湖南省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及價值取向調(diào)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4:467-468.
[5]蔡祥雨,劉志強,趙江鴻.我國青少年對體育消費品質(zhì)量與價格組合體系需求的調(diào)查與分析[J].中國市場,2014,5:61-62.
趙江鴻(1970—)男,漢,陜西西安人,碩士,西安交通大學體育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消費與休閑體育。
劉振(1988—)男,漢,河南商丘人,西安交通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經(jīng)濟與體育教學。
The comparable analysis of Chinese Urban Young People'Needs for the Basic Function of Sports Consumption
He RongpingZhao jianghongLiu ZhenLiu Zhiqiang
(Physical Education center,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49,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2094 young people of the age ranging from 13~25 years old in 12 cities in china are chosen as research subject,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s, logical reason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analysis are used so a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 research of China’s young people’s needs for the basic function of sports consump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obvious that teens in 18~25 year put the practical function, safety and convenience of sports goods at a more preferential position than people in 13~17 year; while teens in 13~17 year consider more than those in 18~25 year at the aspects of the social symbolism, aesthetic and higher level service of sports goods ;Male adolescents need more Social symbolic sports goods than female adolescents ,butfemale adolesc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sports goods that have the function of aesthetic and convenience.
Key words:Urban young people;Sports consumption;The basic function;Requestion
通訊作者:劉志強(1960—)男,漢,山東榮成人,教育學學士、碩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體育中心,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消費與運動訓練。
作者簡介:賀溶萍(1992—)女,漢,江西吉安人,西安交通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體育與運動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c)-01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