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曄,覃曉群(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沙410205)
從學生的表層心理及轉折探討計算機基礎教學
陳曄,覃曉群
(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沙410205)
隨著計算機的迅速普及,《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正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以生為本”,掌握學生心理,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迸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表層心理發(fā)生轉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計算機基礎教學,使之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不斷地產(chǎn)生興趣,充滿自信和期望,從中得到成功的喜悅。
表層心理轉折;計算機基礎教學
隨著計算機的迅速普及,《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正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2009年10月發(fā)布的《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提出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計算機基礎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因此,“以生為本”,掌握學生心理,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迸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計算機基礎教學,是我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師的重要任務。然而,在如何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保證《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嘗試讓學生的表層心理發(fā)生轉折,使之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產(chǎn)生興趣,充滿自信和期望,從中得到成功的喜悅。
經(jīng)過12年中小學文化知識學習后,學生們懷揣著各種不同的心態(tài)踏進大學的校門,開始不同專業(yè)的分科學習。他們中間大多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庭,離開了原來的城市和生活環(huán)境,只身一人開始了新的人生歷程。新的生活,新的環(huán)境,新的學習都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心理反應和生理反應,他們都需不同的適應期?!耙陨鸀楸尽?,掌握學生心理,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與學生交朋友,做好學生的衣食父母,使他們盡快融入這個環(huán)境,開始新的學習和生活,是我們教師成功開啟學生新生活的第一步。
表層心理是指個體最初看到的事情或者物品的表面現(xiàn)象以及最直觀的感覺。剛進大學的學生,對計算機的了解和使用差異甚大。它們來自不同地區(qū),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不同教育程度和教育背景。他們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引起的第一反應,通過思維產(chǎn)生心理活動,構成表層心理。這種表層心理伴隨著學生的不同愛好興趣和不同認知程度而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使學生產(chǎn)生興奮、厭倦、煩躁、焦慮、憂郁等心理,從而直接影響計算機基礎學習。
表層心理比較容易帶給我們忐忑不安的情緒,不利于生活、工作和學習。學生新入學及剛接觸計算機基礎學習,往往會出現(xiàn)浮躁不安,焦慮憂郁等心理現(xiàn)象。不少心理學研究者提出找出“轉折點”這種自我調整的方法,即在“轉折”出現(xiàn)的前后,為自己也給別人找一些理由。心理轉折是指出乎意料出現(xiàn)的事物,并能夠改變由表層心理帶來的心理感受。教師須以生為本,關心、愛護、理解學生,讀懂學生的表層心理,為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尋找轉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啟迪,出現(xiàn)興奮,產(chǎn)生興趣,增加學習激情。
(1)誘導轉折,培養(yǎng)興趣
轉折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教育心理學認為,決定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在機制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習價值有多大。就計算機基礎教學而言,在講計算機的發(fā)展及應用時,可列舉計算機在現(xiàn)代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實例及價值,讓學生明白,學好計算機知識不僅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也直接影響自己今后的發(fā)展,關系自己的切身利益。二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如果學生認為沒有成功的希望,即使這項學習極有價值也不會對它產(chǎn)生興趣,因為這是沒有結果的學習。由此可見,興趣來源于價值和成功的可能性,學生認為無價值或無成功可能的事情,學生的興趣是無法產(chǎn)生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設法使學生明確學習對他的潛在價值,還要為學生提供成功的可能性,使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得到極大的提高,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沒有興趣就沒有記憶。學習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巨大動力,是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精神源泉。因此,教師在教法的選擇上應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的興趣越濃,注意力越集中,求知欲最旺,知識遷移最快,信息交流量最大,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教法的選擇必須有利于誘導學生的表層心理發(fā)生轉折,產(chǎn)生學習激情,同時還需培養(yǎng)、穩(wěn)定和發(fā)展這種激情。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動作、表情及形體要富有激情、感染力和正能量。要掌握學生天性好動、好奇、好勝,富于想象,富于表現(xiàn)等心理特點,巧妙把握互動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熱情,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經(jīng)常用“你能用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還有更好的方法嗎?”;“我認為一定有同學能解決這個問題!”,等等。尊重學生意愿,滿足學生心理,引導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興趣。
(2)引導轉折,啟迪思維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應該在課程原有的培養(yǎng)目標基礎上,拓展學生計算思維的意識與能力。要求學生了解計算思維的基本內容,了解人與計算機器能力的局限性,了解計算思維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理解計算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1]。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tǒng)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計算思維建立在計算過程的能力和限制之上,由人由機器執(zhí)行。計算方法和模型使我們敢于去處理那些原本無法由個人獨立完成的問題求解和系統(tǒng)設計。計算思維是人類三大科學思維方式之一,它作為一個問題解決的有效工具,正在改變著《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模式[2]。如何利用學生的表層心理,引導轉折,啟迪其計算思維呢?
計算思維就是利用啟發(fā)式推理來尋求解答,在不確定情況下的規(guī)劃、學習和調度。就是利用海量數(shù)據(jù)來加快計算,在時間和空間之間,在處理能力和存儲容量之間進行權衡。我們不妨列舉一些生活中的事實加以說明:當你放學回家后,發(fā)現(xiàn)你的書本沒了,你會回憶是忘了在教室?還是在回家的路上丟了?你甚至會沿路尋找,這就是回推;當你去學校上學時,你把每天需要的學習用品都整理好,放進了背包,這就是預置和緩存;在你在火車站購買火車票時,你選擇排哪一行呢?這就是多服務器系統(tǒng)的性能模型;按揭購房和一次性付款購房哪種形式合算?中間差有多少?這就是在線算法,諸如種種。然而,在課程中也有很多內容為鍛煉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詮釋:在介紹操作系統(tǒng)、進程控制、存儲管理等內容時,體現(xiàn)了抽象、并發(fā)、共享等計算思維的概念;在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的設計中體現(xiàn)抽象化、自動化和流水線等計算思維思想;在講授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時,介紹圖靈機模型思想;講授計算機網(wǎng)絡時,介紹協(xié)議、約定等內容引出的抽象、分層、共享等計算思維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以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實施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對問題抽象的表層現(xiàn)象進行分析,并掌握所涉及的計算思維原理,使學生的表層心理發(fā)生轉折,形成利用計算思維求解問題的思路。
(3)分析心理,提高素質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依據(jù)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性,注重開發(fā)人的身心潛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就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身體素質,第二要義就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養(yǎng)成否定權威,科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3]。素質教育離不開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和互動。教師要學會與學生交朋友,與他們和諧相處,并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同時,充分發(fā)揮青年人思維活躍,反應敏捷,敢想敢做的特點,因勢利導,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潛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地位。我們認為:“以生為本”,關心、愛護、體貼學生,理解、掌握、讀懂學生表層心理,注重表層心理轉折,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計算思維,開發(fā)學生智慧潛能,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是開展《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關鍵。
[1]陳國良,董榮勝.計算思維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J].中國大學教學,2011(1):7~11
[2]何欽銘,陸漢權,馮博琴.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大學教學,2010(9):35~39
[3]李必發(fā).論教育心理研究在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青年與社會,2014(10):147~148
Surface Mental Twist;Computer Basis Teaching
From the First Layer of the Students'Psychologicaland Turn to Study Computer Basis Teaching
CHEN Ye,QIN Xiao-qu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nan Institute of Foreign Economic,Changsha 410205)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the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s course teaching is facingmany challenges.In teaching practice, we try to“take the studentas this”,master students psychological,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cultivate students'innovative thinking,the burst of the students'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lets the student the surface layer of psychological change to twist,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omputer basis teaching,make it constantly interested in computer basis teaching,full of confidence and expectations,to get the joy of success.
1007-1423(2015)15-0037-03
10.3969/j.issn.1007-1423.2015.16.009
陳曄(1979-),男,湖南靖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數(shù)據(jù)挖掘及智能搜索技術
覃曉群(1978-),女,湖南石門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數(shù)據(jù)挖掘
2014-10-20
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