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楊堯
2015上海中國國際皮革展將提前開展
本刊記者楊堯
國務院宣布為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2015年9月3至5日調休放假,共計三天。
鑒于原定的展會日期與國家調休放假時間相沖突,經與有關當局及業(yè)界協商,主辦機構決定將展期調整為2015年8 月31日至9月2日。
此舉是為了保證展覽的完整性,以及確保過萬計的國內參觀買家能夠在正常工作天,為來季產品系列進行搜購,并同時照顧參展商的需要。
盡管中國經濟放緩,中國依然是全球皮革業(yè)的樞紐,每年生產數以十億雙皮鞋和皮革制品。為應對需求,中國皮革業(yè)需要進口各類型皮革。根據中國皮革協會的最新報告,中國在2014年進口的各類皮革總值達82.4億美元(包括生皮、坯革、制成革)。
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在2014 年12月一次網上演講表示,2015年中國皮革業(yè)將處理兩億張生皮的加工工作,當中一半(一億張)需從外國進口。這個龐大的數字為國際企業(yè)帶來與中國皮革業(yè)洽成巨額生意的大量商機。
中國國際皮革展是中國頂尖的皮革展會,讓國際企業(yè)與超過23 000名國內買家接觸,他們主要來自中國主要的皮革生產省份。買家蒞臨展會為了搜羅新供貨商和新產品。
對比往屆的展會,今年展會將會在一個嚴峻的市場環(huán)境下舉行。因為中國政府為保障鄰近工業(yè)產地和制革廠的居民健康和福祉,持續(xù)向污染性工業(yè)實施嚴厲的環(huán)保法例。
中國國際皮革展吸引買家一連三天云集于此,自1998年創(chuàng)辦一直取得成功,超過1 300間參展商展示各式各樣的皮革、化工品、機械,包攬整個皮革加工鏈所需。
第十八屆中國國際皮革展將帶來20個國家和地區(qū)展團,再一次反映皮革業(yè)的國際性,當中包括澳大利亞、巴西、中國、埃塞俄比亞、法國、德國、印度、意大利、日本、韓國、巴基斯坦、西班牙、中國臺灣、土耳其及美國。
西班牙展團由制革協會Acexpiel籌組,今年的展位面積擴大了10%;來自巴西制革團隊的CICB及Assintecal亦如是。法國繼2015年亞太區(qū)皮革展擔任主題國家取得成功,決定增加50%參展面積;美國展團的面積亦同樣增加了7.7%。
至少26家來自各國的新參展商將會與以上的主要國家展團一同參展,冀望打入需要為龐大生產線進口供應和原料的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