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瑞芬 攝影/李軍喜 張瑞芬
尋根追源 你我同行
撰文/張瑞芬 攝影/李軍喜 張瑞芬
拜謁黃帝陵
題記:
我國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海外華人華僑總數(shù)約為6000萬人,分布于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qū),已成為其居住國多元文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具有融通中外的獨特優(yōu)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華裔新生代選擇利用自己的假期時光回到祖籍國,走訪名勝,尋根問祖,體驗中華傳統(tǒng)文化,藉此找尋其身份認同感。陜西,作為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每年都有眾多的尋根者來到這里。尋根,是海外華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祖國的懷戀?!拔視W好漢語,將來為兩國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眮碜苑姨m的李望榕說,她的父母現(xiàn)在芬蘭工作,從小父母都教他們兄妹做人要“仁、義、禮、智、信”,她很喜歡漢語,有時她還會教朋友們說漢語。這次是和爸爸李勇一起來到中國參加海外華裔青少年夏令營——陜西營活動的,她和哥哥從小就受家庭的影響,喜歡看中文電視節(jié)目,關心中國的巨大變化。她的爸爸李勇現(xiàn)在是芬中長城交流中心主席,該中心宗旨是構建芬蘭和中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促進在文化、教育、語言教學、商業(yè)及其他方面的全方位的交流。
如同李望榕一樣,海外華裔新生代正掀起一股來中國尋根問祖和學習中華文化的熱潮。他們有的來自一個國家,有的來自一座城市,有的是同一家庭成員,帶著“我是誰?”、“我從哪里來?”的好奇與疑問,帶著長輩們“回去看看”的叮嚀,來到祖先們曾經(jīng)居住、生息、創(chuàng)業(yè)的地方。他們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向往,來到了這里,尋找自己的根。
欣賞傳統(tǒng)戲曲
觀看壺口瀑布
華裔青少年著漢服行成人禮
華裔青少年著漢服行成人禮射禮
陜西,作為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每年都有眾多的尋根者來到這里。坐落在陜北黃陵縣的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朝圣旅游的勝地。秦始皇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壺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號稱“黃河奇觀”,其奔騰洶涌的氣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革命圣地延安作為紅色旅游也成為眾多愛國華裔者參觀學習的地方,這些景點在內(nèi)的很多景點成為華裔尋根的必到之處。
華裔青少年女子著漢服行成人禮
華裔青少年朗誦廟文
華裔青少年男子著漢服行成人禮
僅6—8月份,香港未來之星同學會訪問團,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陜西營,第十一屆“藝海流金——絲路尋根之旅”內(nèi)地與港澳文化交流,“尋根追源,青春同行”臺灣青年學子陜西體驗營等尋根活動在陜西圓滿舉行。在這里,他們不僅學到了許多中華文化知識,還結交了許多華裔朋友,感受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領略了陜西的美景美食,度過了這獨一無二的夏令營,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他們被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深深吸引。
現(xiàn)移居加拿大的李林立,出生于北京,現(xiàn)在是孔子學校老師,專注于漢語教學。她介紹,加拿大蒙特利爾孔子學校為非盈利教育機構,其創(chuàng)建得到了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和加拿大政府的認可與支持。學校以弘揚、傳播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孔子教育思想為宗旨,使學生們在理解中增長中國文化知識、提高漢語水平。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凝聚和激勵海外華人華僑的重要精神力量,是維系他們與祖籍國血肉聯(lián)系的“根”。海外華裔新生代掀起尋根熱潮,顯示了中國迅速和平發(fā)展,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使華人族群產(chǎn)生了新的自信,并激發(fā)了族群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當接觸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特別是看到了中國的日益繁榮富強,華裔新一代的自尊心和族裔情感大大增強,那種“找到根”的喜悅更由衷轉(zhuǎn)化為身為華人的自豪感,讓他們中的許多人改變了人生的觀念,進而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強盛做出努力和貢獻。
觀看耀州窯的制作過程
體驗中華傳統(tǒng)文化——書法
體驗中華傳統(tǒng)文化——樂器
參觀西安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