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林 海(指導)
(1.陜西中醫(yī)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陜西 咸陽 712046;2.陜西省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腦病科一病區(qū),陜西 西安 710001)
逍遙散治療輕中度抑郁癥30例觀察
楊春梅1,林 海(指導)2
(1.陜西中醫(yī)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陜西 咸陽 712046;2.陜西省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腦病科一病區(qū),陜西 西安 710001)
目的:觀察逍遙散加減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方法:60例隨機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服逍遙散,對照組口服黛力新,兩組均治療4周。結果:治療組的第1周,第2周效果明顯,HAMD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逍遙散能明顯改善輕中度抑郁癥臨床癥狀。
抑郁癥;逍遙散;對照治療觀察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林海用逍遙散加減治療輕中度抑郁癥30例取得良好效果,總結如下。
共60例均為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門診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11例,女19例;年齡20~65歲,平均(36.2±7.24)歲;病程1個月~23個月,平均(5.1±3.4)個月。對照組男14例,女15例;年齡27~58歲,平均(34.9±5.14)歲;病程2個月~25個月,平均(5.6±3.7)個月。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依據(jù)ICD-10輕-中度抑郁的診斷標準[1]。
排除并發(fā)心、腦、腎、造血系統(tǒng),精細治療重度原發(fā)疾病,惡性腫瘤,腦器質(zhì)性疾病或軀體疾病伴發(fā)的抑郁狀態(tài),有精神疾病的既往史及家族史,妊娠、哺乳期婦女,重度抑郁或HAMD評分小于18分或大于35分,治療前1周服用過抗抑郁藥。
治療組用逍遙散加減。當歸12g,白芍12g,炒白術12g,茯苓15g,柴胡9g,甘草12g,酸棗仁20g,夜交藤12g,合歡皮12g,生龍骨25g,生牡蠣25g,郁金12g,梔子9g,丹皮9g,大棗9g。水煎,早晚飯后0.5h服。
對照組用黛力新(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丹麥靈北制藥公司生產(chǎn))10mg,每天1次,晨起早飯中間口服。
兩組均治療1周為一療程,共治療4周。治療期內(nèi)均不合用其他治療精神病和抑郁癥藥物。
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后第1、2、4周進行HAMD評分。治療前后各檢查1次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并記錄不良反應。用SPSS12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
減分率大于75%為痊愈,減分率75%~50%為顯效,減分率50%到25%為有效,減分率小于25%為無效。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HAMD量表評分見表2。
表2 兩組HAMD量表評分 (分,±s)
表2 兩組HAMD量表評分 (分,±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兩組均沒有不良反應,治療前后兩組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心電圖、肝腎功能檢查沒有異常變化。
抑郁癥屬中醫(yī)“郁證”范疇。肝疏泄失調(diào),氣血津液輸布異常,進而聚而為痰甚則郁而化火。張建博等[2]認為肝功能失調(diào)為抑郁癥的根本病因,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肝失疏泄導致的氣機郁滯、痰濁內(nèi)蘊等。如《醫(yī)碥》曰:“郁則不舒則皆肝木之病矣。”治療多用疏肝理氣法治療肝氣郁結證,養(yǎng)陰清肝法治療肝郁化火傷陰證,疏肝理氣祛痰法治療肝氣郁結痰濕內(nèi)停證等。暢情志而調(diào)肝氣,發(fā)郁熱而養(yǎng)心神,養(yǎng)氣血而健脾氣。逍遙散加減方中柴胡、白芍、薄荷疏通心肝郁結之氣,丹皮、梔子清透心肝之火,茯苓、白術、甘草健脾祛痰,酸棗仁、大棗、當歸、夜交藤補血養(yǎng)心安神,郁金、合歡皮解郁安神,生龍骨、生牡蠣滋陰潛陽。觀察表明,逍遙散加減方治療輕中度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黛力新。
[1] 世界衛(wèi)生組織編.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臨床描述與診斷要點、范肖冬等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0-106.2001,19(8):11-12.
[2] 張建博,任路.肝失疏泄與抑郁癥發(fā)病機制探討[J].杏林中醫(yī)藥,2009,29(3):194-195.
R256.499.41
B
1004-2814(2015)05-0381-01
20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