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春季管理關鍵
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多種植紅皮洋蔥,一般在9月育苗,11月移栽,翌年5—6月份收獲。在該栽培模式中,春季管理極為重要。
春節(jié)過后,隨著氣溫的升高,洋蔥開始進入生長盛期,此時的管理重點是促進葉部旺盛生長,為鱗莖膨大奠定基礎。為此,建議每隔10天左右澆1次水,并結(jié)合澆水每667平方米沖施硫酸鉀型復合肥25~30千克,當植株具8~9片功能葉時再進行中耕蹲苗。也可葉面噴施美國普利登魚蛋白或海藻素600倍液促進洋蔥鱗莖膨大,防止徒長。
蹲苗后,洋蔥即進入鱗莖膨大期。此期氣溫升高,植株生長速度加快,水分蒸發(fā)量增大,一般5~7天澆1次水,同時沖施氮磷鉀沖施肥10~15千克或腐熟的稀糞50~60千克。洋蔥鱗莖接近成熟時逐漸減少澆水,收獲前7~8天停止?jié)菜蕴岣咂淠唾A性。
這幾年洋蔥春季抽薹現(xiàn)象較多,主要原因是洋蔥屬于綠體春化作物,秧苗長到一定大小后才能有效通過低溫春化階段,在溫暖長日照條件下抽薹開花,即播種早、幼苗生長期長的秧苗容易抽薹。因此,應根據(jù)品種特性和當?shù)貧夂蛱攸c,把播種期安排在適宜范圍內(nèi)。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洋蔥的適播期為8月底至9月上中旬,至11月下旬(越冬前)苗齡約90天。冬前洋蔥幼苗具3~4片葉、高18~24厘米,假莖直徑不超過0.6厘米,即可減少和防止翌年春季抽薹。
洋蔥易發(fā)生炭疽病、軟腐病和灰霉病。為防治病害,除加強日常管理外,還應提前噴藥。
1.炭疽病。炭疽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花莖和鱗莖。葉片發(fā)病時,表面出現(xiàn)梭形至不規(guī)則形病斑,呈淡灰褐色至褐色,有許多小黑點,病斑擴大后引起上部葉片枯死。該病在氣溫20℃左右、高濕條件下發(fā)生較重,一般白皮品種比紅皮品種和黃皮品種發(fā)病重。為防此病,可用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魚蛋白600倍液噴施,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2.軟腐病。洋蔥軟腐病為細菌性病害,在鱗莖膨大期和貯藏期均可發(fā)生,主要癥狀是葉鞘基部軟化、外葉倒伏。發(fā)病初期,可用農(nóng)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普利登魚蛋白600倍液噴施,5~7天1次,共噴1~2次。
3.灰霉病。洋蔥灰霉病屬真菌性病害,生長期多從鱗莖頸部和葉鞘發(fā)病。在潮濕環(huán)境下,病部長有灰色霉層。為防此病,可用40%施佳樂懸浮劑1000倍液或40%施佳樂1200倍液或咪鮮胺600~1000倍液噴施,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p>
張立寧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2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