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陽,楊少軍,井小會甘肅中醫(yī)學院,甘肅蘭州730000;2甘肅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中醫(yī)藥化濁降脂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進展*
王晉陽1,楊少軍2△,井小會11甘肅中醫(yī)學院,甘肅蘭州730000;2甘肅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查閱、分析近年來中醫(yī)藥化濁降脂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文獻,從單味藥、復方湯劑和中成藥3個方面對其進行綜述,并給予總結和評述。
脂肪肝,非酒精性;中醫(yī)藥;研究進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 ic fat ty l iver disease,NAFLD)是脂肪性肝病的一種,是一種無過量飲酒史,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是以胰島素抵抗為特征的代謝綜合征在肝臟的表現(xiàn)形式。由于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脂肪肝已成為影響我國人群生存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2009年中國健康調查資料顯示,我國體檢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約為24%,與發(fā)達國家患病率較為接近[1]。因該病起病隱匿,80%~100%的患者無明顯癥狀[2],同時健康教育滯后,如今脂肪肝已成為我國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近年來中醫(yī)藥在治療NAFLD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瘽峤抵鳛橹嗅t(yī)治療本病的基本治則之一也顯現(xiàn)出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療效,故筆者通過對近年來中醫(yī)藥化濁降脂療法治療NAFLD的文獻整理,將其從單味藥、復方湯劑和中成藥3個方面的研究進展綜述于下:
黃琦等[3]研究石斛內生物總堿(DNLA)對糖尿病大鼠肝臟脂肪變性的影響發(fā)現(xiàn),DNLA可使大鼠肝小葉內細胞脂變數(shù)目減少,脂變程度逐漸減輕,肝竇結構轉為清晰,肝細胞胞漿內脂滴減少或消失。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降低糖尿病大鼠FFA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有關。劉月麗等[4]建立脂肪肝大鼠模型,并給予白芍總苷處理8周。實驗表明白芍總苷可明顯降低脂肪肝大鼠血漿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改善肝臟組織學改變。布渣葉為嶺南習用草藥,胡向陽等[5]觀察布渣葉水煎液對NAFLD大鼠血脂、促肝纖維化因子的影響,發(fā)現(xiàn)布渣葉可以降低NAFLD大鼠血清及肝組織中的TC、TG含量,顯著降低脂肪肝大鼠體內的脂質含量,改善肝臟脂肪變性的程度,從而對NAFLD起到明顯改善作用。陳會敏等[6]對牛蒡子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牛蒡子治療組體質量下降,肝指數(shù)降低,TC、TG降低,肝臟脂肪變性明顯減輕。從而得出結論:牛蒡子提取物具有降低血脂和防治脂肪肝的作用。王哲等[7]通過研究水飛薊賓對肝臟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的影響發(fā)現(xiàn),其可以顯著降低TC、TG、AST、ALT水平,且優(yōu)于對照組。時召紅等[8]使用鮮蔥白提取物對NAFLD大鼠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實驗組大鼠血脂、肝功能異常及肝臟增大、肝脂質沉積、肝細胞脂肪變性和炎性細胞浸潤等病理改變顯著減輕,與正常大鼠相比,PPAR-γ表達顯著增加。結果提示,鮮蔥白提取物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增加PPAR-γ基因表達,降低血脂來減少脂質在肝臟內的過度沉積,從而起到保護肝臟,抑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的作用。劉江等[9]觀察了山楂葉中的總黃酮(FHB)對胰島素抵抗大鼠高血脂、氧化損傷及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發(fā)現(xiàn)FHB可以顯著降低血清中FFA和TG水平,降低ALT和AST活性,對胰島素抵抗大鼠高血脂和氧化損傷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藍苑元等[10]通過動物實驗觀察到續(xù)斷不同提取部位(B-1、B-2、B-3)均能顯著降低NAFLD小鼠AST、ALT、MDA、FFA水平及體脂和肝臟指數(shù),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且其有效部位B-2能顯著降低NAFLD小鼠肝臟內脂肪聚積和脂質過氧化損傷,明顯修復脂肪肝病變。
楊紅杰[11]使用自擬降脂護肝湯(丹參、葛根、澤瀉、田基黃、夏枯草、旱蓮草、決明子、澤蘭、半夏各15 g、川芎、郁金、枳實、白芍各10 g,山楂20 g),對128例脂肪肝患者進行治療,總有效率為93.7%,患者谷氨酰轉肽酶(GGT)、丙氨酸轉氨酶(ALT)、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顯著降低。朱新平等[12]對178例患者使用調脂軟肝飲治療,處方:柴胡、茯苓、莪術、川楝子、陳皮、半夏、白芥子、白芍、當歸、水蛭各9 g,黨參、白術、草決明、澤瀉、丹參、制首烏各15 g,生山楂30 g。2個月后總有效率為91.57%,總復常率為75.28%,TC、LDL-C、TG、HDL-C等指標明顯好轉。由此可以看出調脂軟肝飲能夠調節(jié)血脂,改善肝功能,對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徐俊文[13]采用疳脂平湯(白芍15 g,柴胡10 g,決明子10 g,澤瀉12 g,茯苓15 g,郁李仁12 g,山楂15 g,丹參15 g,火麻仁10 g,杏仁10 g,郁金10 g,生大黃8 g,甘草9 g)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經3個月的治療后觀察到ALT、AST、TG、TC及BMI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下降(P<0.05),且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趙順利等[14]使用降脂益肝湯(山楂、靈芝、決明子、澤瀉、黃芪、生地黃、田東、鉤藤、葛花、郁金、桑寄生、合歡皮、丹參、何首烏、葛根、麥冬等)治療200例脂肪肝患者6個月,結果顯示降脂益肝湯能降低患者的轉氨酶,促進肝功能的恢復,且改善血脂指標(TC、TG)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此外可明顯改善患者脅肋脹痛、頭暈頭痛等臨床癥狀。
邱根全等[15]通過研究小柴胡湯對高脂飼料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治療作用發(fā)現(xiàn),小柴胡湯組的大鼠體質量及肝臟濕重下降明顯(P<0.05),大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顯著降低(P<0.05),大鼠肝臟組織TC、TG水平顯著降低(P<0.05)。姜國賢等[16]對脂肪肝大鼠模型使用柔肝消脂方(青蒿10 g,山楂10 g,茯苓12 g,澤瀉16 g,法半夏10 g,白芍15 g,肉豆蔻8 g等)進行實驗,連續(xù)給藥4周后檢驗發(fā)現(xiàn)柔肝消脂方能顯著降低肝臟TC、TG、AST、ALT水平,升高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游離脂肪(FFA)含量明顯降低。表明柔肝消脂方對大鼠脂肪肝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其機制可能與降低血脂及抗脂質過氧化有關。薛欣等[17]從內質網應激及其調控的與脂質合成相關的SREBPI通路的角度研究逍遙散防治大鼠肝細胞脂肪變性的分子機制發(fā)現(xiàn),逍遙散組的肝指數(shù),ALT、AST水平及TG含量明顯降低;病例HE染色顯示,逍遙散組肝脂肪變性明顯減輕;RT-PCR和Western blot結果表明,逍遙散組GRP78分子、SREBPI mRNA及部分生脂相關酶mRNA的表達低于模型組。其可能分子機制為:逍遙散降低內質網應激,引起轉錄因子SREBP1的表達與入核轉位的減少,在細胞核內被SREBP1激活的生脂相關酶基因的誘導表達降低,使肝細胞內甘油三酯、膽固醇合成減少,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減輕。
孔蘇南[18]對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予蟲草益肝膠囊治療,療效顯著。治療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且ALT、AST、γ-谷氨酰轉酶、CHOL、TG顯著降低。與以往不同的是,實驗者認為蟲草益肝膠囊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膠囊主要是通過全面調理人體機能,增強人體的修復能力實現(xiàn)其對疾病治療的作用。孫蓉蓉等[19]通過對丹田降脂丸聯(lián)合水飛薊賓膠囊治療NAFLD的療效觀察發(fā)現(xiàn),兩藥聯(lián)合運用總有效率更高,肝功能、血脂改善更加明顯。楊立志等[20]使用決明山楂燕麥膠囊治療脂肪肝82例,有效率為81.7%,患者血清中TC、TG含量下降,肝臟B超脂肪肝特性改善。說明該藥具有調節(jié)血脂,清除肝細胞脂肪堆積,減輕脂肪肝形成的作用。楊艷娜等[21]將128例脂肪肝患者按中醫(yī)辨證分為痰濕瘀阻、肝郁脾虛、肝腎不足、濕熱內蘊4組,每組均用昆藻調脂膠囊治療,療程為3個月。結果顯示昆藻調脂膠囊均可降低4組TC、TG水平,改善肝功能,但其中療效以痰濕瘀阻組最佳。
吳功平等[22]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疏肝消脂Ⅲ方膠囊的作用機制發(fā)現(xiàn),治療組血清AST、ALT、總膽汁酸(TBA)、TC、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FFA、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比模型對照組明顯降低(P<0.01);血清HDL-C比模型對照組增高(P<0.01);從而得出結論:疏肝消脂Ⅲ方膠囊可明顯改善脂肪肝大鼠肝功能及肝臟組織結構,其機制可能與降低血脂、減輕炎癥反應有關。楊少軍等[23]研究發(fā)現(xiàn)慈姑消脂丸可顯著降低大鼠肝臟組織內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達,提高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達,對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機制與改善脂肪變性程度、抑制脂質過氧化、抗炎有關。丁奇峰等[24]研究了五福心腦清對大鼠實驗性高脂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結果表明可顯著降低TC、TG、FFA、MDA、AST、ALT等水平,提高SOD活性。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jié)血脂、降低脂肪在肝臟中的沉積以及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產物的產生有關。
目前西醫(yī)對NAFLD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盡管提出了“二次打擊學說”,但仍存在爭議。在治療上也缺乏明確有效的藥物,通常只針對不同的危險因素進行治療來延緩、阻止病情進展,包括飲食治療、運動療法和藥物治療等。中醫(yī)雖無非酒精性脂肪肝這一病名,但其癥狀表現(xiàn)早已被祖國醫(yī)籍記錄在案,可歸屬為“脅痛”“積聚”“痰濁”“肥氣”“肝著”等病的范疇[25]。中醫(yī)因其獨特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并不將NAFLD看作一個孤立的疾病,而是從整體出發(fā),依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辨證論治,且毒副作用少。NAFLD的中醫(yī)學病因是多方面的,但“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膩,水谷不能化為精微,反成痰濁膏脂”無疑是其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嗜食膏粱厚味,濕熱內生,熏蒸肝膽,致使肝膽疏泄失常,脾失健運,聚濕生痰,日久而成瘀,痰瘀互結,閉阻血絡,脂質沉積而形成本病。故中醫(yī)化濁降脂法便成為治療本病的常用方法,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值得指出的是中醫(yī)的化濁降脂并不等同于西醫(yī)的降脂。西醫(yī)的降脂藥物是促進血液中脂質運輸?shù)礁闻K進行代謝、排泄,長期服用會導致肝脂質代謝障礙;而中醫(yī)的化濁降脂則是在整體觀和辨證思維指導下,通過疏肝理氣、健脾化痰、祛濕降濁等方法,全面有效調節(jié)血液中脂質,對肝內脂肪沉積本身也有減輕作用。
但是從上述文獻可以發(fā)現(xiàn)中醫(yī)在治療NAFLD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1)目前大多數(shù)治療脂肪肝的方劑都是現(xiàn)代研究證明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藥簡單堆疊,缺乏理、法、方、藥的整體研究。2)本病起病隱匿,大多患者確診時已出現(xiàn)明顯癥狀,病情較重,故對NAFLD的早期診斷及預防有重要意義。3)實驗研究設計偏于簡單,缺乏科學嚴謹?shù)母咚窖芯?,低水平重復研究較多。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在今后的研究和臨床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改進:1)更多地研究中醫(yī)經典,從經方中尋找可能存在的治療NALFD的方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中醫(yī)治療NALFD的理論體系發(fā)展。2)從中醫(yī)體質學說來確定NAFLD的易患人群(如痰濕體質者較正常人群更容易患病),對其進行預防教育,早期干預。3)提高科研設計的嚴謹性、科學性,多進行完全隨機雙盲雙模擬等高水平實驗,深化研究方向,緊隨科研前沿。以實驗研究促進臨床治療,以臨床療效驗證實驗研究,發(fā)揮中醫(yī)藥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獨特優(yōu)勢。
[1]Clark JM.The 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 ic fatty l iver disease in adul ts[J].Journal of Cl inical Ga st r oenterology Nonalcohol ic Steatohepatitis,2006,40(Supplement):5-10.
[2] 王雁翔,王靈臺,高月求,等.脂肪肝中醫(yī)證型流行病學調查及其中醫(yī)病因病機初探[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25(2):126-136.
[3] 黃琦,廖鑫,吳芹,李菲,等.金釵石斛生物總堿對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肝臟脂肪變性的影響[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3,32(6):490-493.
[4] 劉月麗,呂俊華.白芍總苷的降血脂、抗氧化作用及其對脂肪肝的防治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18(2):158-161.
[5] 胡向陽,李安.布渣葉水煎液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促肝纖維化因子的作用研究[J].中藥與臨床,2013,4(1):27-29.
[6] 陳會敏,徐安莉,徐建民,等.牛蒡子提取物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及脂肪肝形成的影響[J].吉林中醫(yī)藥,2012,32(6):615-617.
[7] 王哲,魏寧,趙英召,等.水飛薊賓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療中的作用[J].河北醫(yī)藥,2013,35(11):1652-1653.
[8] 時召紅,張介眉,鄭婭瓊,等.鮮蔥白提取物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實驗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09,19(4):229-231.
[9] 劉江,童智,張再超,等.山楂葉總黃酮防治大鼠胰島素抵抗及脂肪肝的實驗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6(6):127-132.
[10]藍苑元,雷寧,張曉菲,等.續(xù)斷提取物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調脂保肝作用及其有效部位研究[J].中草藥,2011,42(12):2497-2501.
[11]楊紅杰.降脂護肝湯治療脂肪肝128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1,43(1):46-47.
[12]朱新平,戎平安,周超森,等.調脂軟肝飲治療脂肪肝178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3,43(6):28-29.
[13]徐俊文.疳脂平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2,34(8):1137-1138.
[14]趙順利,高詩云,封志康,等.降脂益肝湯治療高血脂伴脂肪肝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7):697-699.
[15]邱根全,葉峰.小柴胡湯對實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4(3):400-402.
[16]姜國賢,喻國華,楊銀盛,等.柔肝消脂方對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質代謝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21):185-188.
[17]薛欣,李玉梅,李海玉,等.逍遙散對大鼠肝細胞脂肪變性及內質網/SREBPI/脂代謝通路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2,18(2):154-157.
[18]孔蘇南.蟲草益肝將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3,53(19):61-62.
[19]孫蓉蓉,李睿,韋維,等.丹田降脂丸聯(lián)合水飛薊賓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2,5(17):75-76.
[20]楊立志,尉杰忠.決明山楂燕麥膠囊治療脂肪肝82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2,20(2):84-85.
[21]楊艷娜,孔詳廉,王云庭,等.昆藻調脂膠囊對不同證型脂肪肝的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2,8(1):69-71.
[22]吳功平,馮崇廉.疏肝消脂Ⅲ方膠囊對大鼠脂肪肝療效的實驗研究[J].新中醫(yī),2013,45(2):141-143.
[23]楊少軍,邱曉青,孟陸亮,等.慈菇消脂丸對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iNOS、eNOS表達的影響[J].中成藥,2013,35(3):431-435.
[24]丁奇峰,王玨,黃晉紅,等.五福心腦清對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29(4):143-146.
[25]程華焱,曾斌芳.脂肪肝中醫(yī)病名的文獻研究[J].新疆中醫(yī)藥,2008,26(6):139-141.
Research Progressof the Treatm entof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by Turbidity-dispelling and Lipid-reducing Method w ith ChineseMedicine
WANG Jinyang1,YANG Shaojun2△,JING Xiaohui1
1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00,China; 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 ith the literatures related to turbidity-dispelling and lipid-reducing method consulted and analyzed,the review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ingle herbs,compound decoctions and patentmedicineswere conducted. The conclusion and summary were acquired finally in the pape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Chinesemedicine;research progress
R969
A
1004-6852(2015)02-0132-04
2014-02-20
甘肅省中醫(yī)藥科學技術研究課題(編號GZK-2012-57)。
王晉陽(1988—),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脂肪性肝病的基礎及臨床研究。
△通訊作者:楊少軍(1965—),男,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脂肪性肝病的基礎及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