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農民科學理財
每逢春節(jié),許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工通過一年的打拼,不少人手里有了余錢,“以錢生錢”成了許多農民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然而,筆者在江西省南城縣的部分農村走訪時發(fā)現(xiàn),一部分富裕起來的農民缺乏理財意識,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情多多。近年來,農村人情風愈刮愈烈,婚喪嫁娶、修房建屋、升學、過生日都要擺席設宴,贈送禮金,且禮金數(shù)額越來越大。二是攀比愛面子。一些農民把蓋房子、修院子看成是財富的標志,手里有了錢就先蓋樓房,并進行攀比。房子要比別人高,裝修不能比別人差,錢不夠就向別人借,而蓋好的房子卻有相當部分被閑置了。還有一些村民看到鄰居有高檔品牌、新式商品,自己也不甘落后,有錢就買,沒有錢向親戚借也要買。此外,還有少部分農民沾染了賭博惡習。
與此同時,投資理財渠道匱乏也是農民遇到的普遍問題。一些不法分子針對農民急于致富的心理,以合伙做生意、高息借款為借口,實施非法集資,使許多農民多年的積蓄毀于一旦。
當前,引導農民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把財富“用在刀刃上”,不僅有利于農民財富增長,而且還能提高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首先,各地要在農村廣泛開展移風易俗、節(jié)儉消費宣傳,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新風尚,促進新農村健康和諧發(fā)展。其次,金融機構應根據農民需求,設計一些投入起點低、收益適中、風險低的金融理財產品,為農民提供多樣化的理財服務。同時,應利用春節(jié)期間農民工返鄉(xiāng)的有利時機,在農村集鎮(zhèn)、村組舉辦理財知識講座等,滿足農民的理財需求,提高農民的理財能力。最后,還要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設立金融超市和理財中心,讓農民可以像城市居民一樣,掌握各種金融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通過投資穩(wěn)妥增值,提高理財效率。●
彭國正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3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