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楊文紅,彭 娟
(普洱市人民醫(yī)院 病理科,云南 普洱 665000)
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rius,HPV)是一種具有種屬特異性的嗜上皮病毒,屬雙鏈閉環(huán)的小D N A病毒,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已證實,HPV的感染與子宮頸癌的關聯(lián)最為密切,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是發(fā)生子宮頸癌的重要原因。HPV感染檢測已成為篩查和預防宮頸癌的關鍵問題之一[1-3]。
婦女一生中80%可感染HPV,通常在8~10個月內(nèi)被自然清除,只有少數(shù)(5%)婦女呈持續(xù)感染狀態(tài)。這就是說HPV感染可能是一過性的,人體把它消除掉就不會得子宮頸癌,如果有了HPV感染但沒及時清除,時間超過一年左右就形成持續(xù)性HPV感染,此時HPV感染會發(fā)展成為子宮頸的癌前病變,而且其演變?yōu)樽訉m頸癌相對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250倍[4-6]。
資料與方法 一、病例來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婦科門診就診以及體檢中心進行常規(guī)體檢的婦女7 074例(年齡16~78歲)。對所研究病例以年齡段為分組依據(jù),每間隔10歲為一組。采集生殖道拭子標本,取樣時盡量避免取樣不全而造成漏檢,標本采集后立即送檢,4℃冰箱保存。
二、儀器與試劑:HC-II HPV DNA檢測是由美國的分子診斷公司Digene推出的第二代雜交捕獲技術??蓹z測13種高危型HPV亞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樣本相對發(fā)光單位(RLU)/標準陽性對照(CO),≥1為陽性,比值越高提示標本中HPV負荷量越高。我院所應用既為凱杰公司的儀器與試劑。
Digene雜交捕獲二代測試是目前唯一經(jīng)美國食品和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歐洲CE和中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SFDA)共同認證的領先檢測技術,它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分子(DNA)水平直接檢測高危型HPV病毒。這項分子ELISA技術通過將RNA探針與單束HPV DNA雜交,隨后通過化學發(fā)光檢測到RNA/DNA雜交物。HC-II的臨床敏感度很高(85%~100%),它彌補了細胞學檢查的不足,使宮頸癌在感染期(尚無細胞病變)即敲響警鐘。
結 果 見表1、表2。
本組資料各年齡段的陽性檢出率在統(tǒng)計學上是有顯著性差異的,提示HPV的陽性檢出率和年齡有關系,從表1可見,31~40歲年齡段的陽性百分比最高為37.6%,形成一個最高峰,41~40歲年齡段的陽性百分比31.7%,緊隨其后。另外50歲以上的婦女檢出率接近平均檢出率,這說明在這年齡段的婦女因為知識層次和社會接觸的關系,對宮頸癌的篩查和自我保健意識還是比較薄弱。
有研究表明35歲以上女性持續(xù)感染高危型HPV,這部份女性是宮頸癌的高發(fā)人群[7]。子宮頸的癌前病變(CIN)到癌是一個相對較長時間的過程,即宮頸感染HPV→CIN→原位癌→早期浸潤癌→浸潤癌,研究顯示要經(jīng)歷10年左右時間[6]。高危型HPV感染在宮頸癌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中起主要作用,表2數(shù)據(jù)提示,41~50歲年齡段的TCT細胞學檢查陽性百分比最高38.6%,而51歲以上婦女檢出率高出平均檢出率,因此應加強40歲以上婦女宮頸癌的普查力度,為進一步減少宮頸癌的發(fā)生做努力。
討 論 陰道鏡檢查通過放大使肉眼能夠清晰觀察病灶形態(tài),在移行帶觀察醋酸上皮、點狀血管、異形血管及粗鑲嵌等變化,有利于早期識別病灶上皮,從而使鏡下活檢的準確性和陽性率得到提高;但近年來有不少文獻報道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診斷CIN的準確性并不理想[8]。
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為導致宮頸癌發(fā)生、進展的公認病原學因素,有研究顯示:將近95%宮頸癌可檢出HPV病毒感染,HPV高危型別E6及E7蛋白可破壞機體P53抑癌功能,通過整合方式進入宿主細胞基因組,導致宮頸病變的發(fā)生,高危型HPV檢查立足于病因?qū)W,對宮頸癌高危人群進行篩檢,對部分無任何臨床癥狀的感染者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早期發(fā)現(xiàn)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有學者提出對于高危型HPV-DNA檢測陰性的人群暫不行TCT檢查,以節(jié)省醫(yī)療成本。如果經(jīng)濟條件允許,HPV檢測與TCT細胞學檢查聯(lián)合應用,則是篩查宮頸癌的最佳方案。有文獻報道TCT和HPV-DNA同時用于宮頸癌早期篩查,陰性預測值可達99.9%,兩項陰性者再次檢查的間隔時間為5年。
表1 7 074例女性年齡分布與HPV感染檢出率的關系
表2 7074例女性年齡分布與TCT陽性檢出率的關系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對于宮頸病變的篩查,HPV比TCT有更高的敏感性和陰性預測值。HPV檢測能提早篩查出高危人群,對陽性者給予充分的相關知識普及,積極防治,定期復查,及早發(fā)現(xiàn)細胞病變者,給予適當治療,阻斷宮頸癌的發(fā)生。
HPV檢測及TCT兩種方法選其一種,HPV漏診率較TCT要低,HPV-DNA檢查能準確反映宮頸癌的誘發(fā)因素情況,是目前首選的高效宮頸癌篩查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1]ZUR HANSEN H.Papillomavirues and cancer:from basic studie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J].Nat Rev Cancer,2002,2(5):342-350.
[2]CUTTSF T,F(xiàn)RANCESCHI S,GOLDIE S,et al.Human paplillomavirus and HPV vaccines[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7,85(9):719-726.
[3]李軍果,李力,郭建新,等.375例宮頸病變患者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研究[J].重慶醫(yī)學,2008,37(9):935-939.
[4]王魯平.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與子宮頸病變關系的研究進展及應對策略[J].診斷病理學雜志,2007,2:86-89.
[5]曹澤毅.中華婦產(chǎn)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
[6]劉明君,張秀榮,劉婕.947例女性患者HPV感染與細胞學檢查與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7):49-50.
[7]陳青華,王海平.術前陰道鏡與宮頸環(huán)電切術后病理檢查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232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1):3349-3350.
[8]江元,鐘惠珍,張春玉,等.寧波市已婚婦女宮頸病變與HR-HPV 感染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J].浙江醫(yī)學,2013,35(6):4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