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偉
“教學從本質(zhì)上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其中‘對話’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皩Α辈皇枪铝⒋嬖?,是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溝通彼此關系的渠道是傾聽,即師生在閱讀活動中,積極接受他人展示的內(nèi)容、形式等方面的信息,進而準備做出評價的閱讀活動。但是,現(xiàn)實的課堂上卻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傾聽缺失的弊端,比如課堂模式單一,引不起學生的興趣,致使學生“偽聽課”;部分學生或小組,在別的學生或小組展示的時候,以為與其無關,或者漫不經(jīng)心,隨意聽,或者緊鑼密鼓地準備自己的交流,而不去關注他人展示;有的學生抓住了他人對話中的某個錯誤或者不足,立刻興奮起來,馬上準備指出或者反駁,而不肯耐心完整地聆聽他人的對話;當詢問對他人展示有什么評價時,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實質(zhì)。這是由于不懂聆聽的技能造成的。所以,對話如果離開了傾聽,不可能有效展開;善于傾聽,才有可能善于對話。那么,如何應對聆聽缺失的狀態(tài)呢?
“師本位”的課堂不能激起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響應,不能夠喚醒他們深度參與閱讀對話,點燃生命的激情。由此帶來的聆聽缺失的弊端,必須釜底抽薪,從教師本身著眼發(fā)力,教師要主動放低姿態(tài),釋放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聽、會聽、聽好。
創(chuàng)造聆聽的前置條件,使學生有足夠的體驗、儲備,獲得聆聽的資格。比如學習魯迅的《故鄉(xiāng)》一文,學生探究作者為什么以“故鄉(xiāng)”為題目這個問題,自學充分的學生就會很快地進入狀態(tài),并能夠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自如地對話和聆聽。事實上,“故鄉(xiāng)”這個題目有多重含義,過去的、現(xiàn)在的、未來的的故鄉(xiāng),物質(zhì)的故鄉(xiāng)、精神的故鄉(xiāng)等都可以從文本中找到影子。如果學生連基本的內(nèi)容都沒有很好地理解,即使他仔細聆聽對話,也會如霧里看花。
閱讀聆聽需要具有語文技能。比如,學習《桃花源記》一文,其中一個探究的話題是“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分析,桃花源是否真實存在?陶淵明為什么這樣寫?”應答的內(nèi)容會有沖突、交互、重疊,應答的技能會有表達不暢、用詞不當、缺乏條理、論據(jù)不足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引領學生掌握聆聽的技術。就該問題而言,聆聽時要注意:一要聽是否答非所問;二要聽應答是否有條理,觀點是否明確,理由是否充足;三要聽言語表達是否準確、流暢、得體等。學生掌握了這些要領,就掌握了聆聽的抓手。
初中學生極易受到外界影響,他人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評價會在他的心中激蕩很久,甚至銘記終生。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對話的環(huán)境中,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評價。語文閱讀課堂同樣需要評價,只有評價才能在技巧層面促使學生積極聆聽?!霸u價是高效課堂的診斷所與加油站”,當然,評價需要智慧,需要策略。
人人皆是評價者,時時皆是評價時,處處皆是評價場。評價的范圍既可以是單一的評價,也可以是合作評價;既可以在小組內(nèi)評價,也可以放置在組際評價、班級內(nèi)評價。語文閱讀本應是人文性極強、趣味性極濃的活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評價。教師在組織評價的時候不妨有意識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均等的機會參與,避免課堂成為少數(shù)人的秀場,學生就會逐漸產(chǎn)生評價意識。
即從對話者的對話內(nèi)容、言語表達、舉止儀表等多方面評價,評價的維度可以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不同方面。當然,根據(jù)閱讀活動的實際狀態(tài),也可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有所評”,“有所不評”,并靈活調(diào)整評價標準。
即實時跟蹤記錄評價結(jié)果,形成量化數(shù)據(jù),及時公示,并根據(jù)小組運作機制充分利用評價結(jié)果,診斷、約束學生的評價行為,引導評價的積極高效地展開。“小組是高效學習的組織要求”,將組員的評價行為和小組的榮譽捆綁后,會激勵組員更好地參與評價,更好地傾聽。請看下面的案例:
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出來的?
生1:我讀了全文后,覺得最后一句話應該是中心論點。
師:哪位學生針對剛才這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評價?
生2:我贊成這位學生的觀點。不過,他沒有說出具體的理由,給大家的印象是他好像只是憑借感覺推測出來的。
生3:對,說話應當有理有據(jù),這樣才有說服力。
生4:孟子在列舉了六位名人的事例,然后歸納出他們的共同點,接著聯(lián)系個人修養(yǎng)、治國安邦的實際談論,最后總結(jié)出作者的觀點,即“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老師用撲克牌隨機抽取五名學生,其中有一位學生一臉茫然。據(jù)此,老師當即判定,該學生注意力并沒有放在課堂活動上,隨機做出懲戒性安排。這樣這位學生如果不是十分頑皮,下次再也不會不認真聆聽了。臨近下課,由各組匯總本組的評價結(jié)果,交給課代表,由課代表最終匯總后公示,根據(jù)分值及綜合評價分別給予適當?shù)莫剳汀?/p>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評價是由師生、生生等全面展開,評價的范圍擴大到全班,評價的結(jié)果形成了數(shù)據(jù)(見表一和表二),學生就會根據(jù)這個評價結(jié)果,準確了解自身的評價程度和傾聽能力,小組、科任教師、班主任均可利用這組數(shù)據(jù)實施管理??梢?,初中語文閱讀課堂傾聽缺失的根本原因不在傾聽本身,而在于教者如何教、如何展開評價、如何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只有從源頭上查找原因,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表一:小組傾聽評價表
表二:全班傾聽評價表(以小組為單位,求平均值;表中內(nèi)容為部分小組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