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龑
初中化學教學有教學時間短、任務重等特點。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合理、高效地完成該學科的教學除了有過硬的學科知識外,還必須深入認識化學課程目標,正確合理的在教學中落實課程目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人通過第七單元課題一“燃燒和滅火”闡述對課程目標的認識和落實的幾點認識:
初中化學課程目標是國家對初中化學教學的規(guī)范性要求,構建了初中化學課程的培養(yǎng)目的,是初中化學教學的指導性綱領。通過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 (包含15個小項)得到發(fā)展。
教師通過對課程目標的正確理解,結合內(nèi)容標準、教材、學校教學實際、學生情況分析等綜合情況分析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可以說教學目標就是課程目標在每一個課題中的細化和可執(zhí)行命令。教學目標的表述性詞語分別指向認知性、技能性和體驗性學習目標,按照學習目標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描述,通過教學目標的具體指向性將教師的主導作用轉(zhuǎn)向?qū)W生的主體性,讓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和思考,教師圍繞教學目標來組織教學材料、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歸納總結出重難點,找出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方法、確定課時安排、編制教案、設置習題,應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習目標。
教師在通過熟悉教材后,根據(jù)課題的結構、內(nèi)容;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到在教學中涉及到的課程目標。例如,在課題“燃燒和滅火”中我們涉及到的知識技能目標有:1、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zhì)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認識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之間的關系;2、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過程與方法:1、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2、能用變化與聯(lián)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xiàn)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3、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2、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zhì)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zhì)的”“物質(zhì)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3、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好環(huán)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zhì)的觀念;4、發(fā)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1]
1、制訂教學目標 (課時計劃、教學重難點)
找到本課題中需要落實的課程目標后,根據(jù)課題內(nèi)容、內(nèi)容標準等開始制訂課時計劃和教學目標。例如,課題“燃燒與滅火”需要三課時,第一課時講授燃燒及滅火的基本原理概念的等;第二課時講授滅火器的原理、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補充自燃的相關內(nèi)容。教學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知識技能目標:1、通過歸納氧氣與硫、鐵、木炭的反應,認識燃燒的定義和基本特征;2、通過自行設計實驗,了解燃燒發(fā)生的條件;3、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滅火的原理;4、通過歸納已學知識、聯(lián)系實際生活,認識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過程與方法:1、通過學習,初步學會根據(jù)不同情況選擇滅火器;2、初步學會簡單的滅火技能;3、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教學重難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重難點突破:通過設計實驗來闡釋教學重難點。
2、教學設計
制訂好教學目標后,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通過課堂上對教學設計內(nèi)容的講解,學生完成學習目標。例如,課題“燃燒與滅火”的教學設計:
(1)展示人類利用火和火災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將學生帶到和燃燒有關的話題中。
(2)展示氧氣與硫、鐵、木炭的反應,讓學生寫出現(xiàn)象和這三個反應的共同點,由老師引導得出燃燒的概念。
(3)提出問題:燃燒需要具備些什么條件才會發(fā)生呢?
(4)猜想與假設:由于學生對燃燒這一現(xiàn)象非常熟悉,學生的思考方向較明確,紛紛猜想問題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幾種:
猜想一:要有可燃物。(并不是所有物質(zhì)都能燃燒。)
猜想二:要有氧氣,且氧氣越多燃燒越旺。
猜想三:要達到一定的溫度。
在整理好各種猜想后,引導學生在猜想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假設。
假設1:三個條件只須滿足其一就能燃燒。
假設2:三個條件要同時滿足才能燃燒。[2]
(5)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教師提供木條、火柴、酒精燈、蠟燭、紙條、石頭、燒杯、煤炭等,由學生設計實驗驗證,引導學生討論,設計實驗,實施實驗方案。
(6)驗證完畢后教師播放教科書[實驗7—1]。
(7)解釋與結論:從實驗得到,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氧氣或空氣;溫度達到燃燒所需最低溫度。這三個條件卻一不可。
(8)通過設問,如果發(fā)生像電影中這樣的現(xiàn)象,你將采取什么措施來滅火,引起學生討論。
3、認真組織課堂教學和做好教學反思,及時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下一節(jié)課開始前對學生進行反饋性教學。
總之,在對理解課程目標的基礎上,我們必須將課程目標分解在課題教學中使之成為教學目標,通過圍繞教學目標的教學前期準備工作和教學工作最終使學生完成學習目標,這樣才做到了對課程目標的理解和落實。
[1]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 (實驗稿)[M]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北京師范大學版社2009年6月
[2]化學九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M]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