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爽
如何運用愉悅教學法
趙爽爽
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能對學習產生濃重的興趣,而興趣作為一種推動人去認識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驅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能產生積極的影響,換句話說,一旦教學的過程能讓學生處于一種愉悅的狀態(tài),就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學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在素質教育不斷完善的今天,考慮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興趣對學生的影響力,一種新型教學法應運而生,這就是“愉悅教學法”。為了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揮學生的特長,教師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認真落實“愉悅教學法”的要求。
在語文教學中認真執(zhí)行“愉悅教學法”的目的在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坝鋹偨虒W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為學生在課堂上營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愉悅教學法”,學生能杜絕課堂上緊張感的出現(xiàn),有助于學生心情的調節(jié)以盡快融入課堂的學習中。
(2)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愉悅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刺激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法自主進行優(yōu)勝劣汰,避免填鴨式教學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給予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發(fā)揮的空間,著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3)有助于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小學階段正處于人格發(fā)展最為關鍵的時期,如果教師只重視學習成績,往往就會忽略對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但通過“愉悅教學法”就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也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
2.1鼓勵學生大膽提問,敢于質疑權威
學生具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因此,對于學生的質疑和疑問,教師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賦予學生發(fā)表各自觀點的權利。如在《麻雀》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有學生就對麻雀嚇退獵狗的可能性提出了質疑,當然這樣的質疑有著學生這個年紀所獨有的稚氣和片面,但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學生的勇敢和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對于這種大膽的行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大力表揚,同時也要努力維持這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愉悅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在愉悅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2.2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全面認識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并積極使用各類教學手段,激發(fā)出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具體的教學來看,有以下三種方法能激發(fā)出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
(1)充分展現(xiàn)教材獨特的魅力。隨著小學語文教材的不斷改版,其編寫更注重于人性化的特點,增加了各種優(yōu)美的插圖,且更注重課本內容的經典性和趣味性。如:在《假如》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對課文中極具特色的比喻進行生動地講述,必要時可用肢體語言配合講解,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加深學生的印象。比如在對“縮著身子”這一動作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示范這一動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對教學工具進行合理利用。以《烏鴉喝水》這一課為例,可以對課文中的畫面進行情景重現(xiàn),將石子陸續(xù)投放在裝著水的玻璃瓶中,最終讓水溢出瓶口,這種情景重現(xiàn)能對學生的視覺感受造成直接的沖擊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利用表演形式。在日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表演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當講解到《望廬山瀑布》時,教師可在教室懸掛一幅有關瀑布的畫作,讓學生對李白進行角色扮演,在“瀑布”下吟誦出這首詩。這種形式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一齊參與,更有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
2.3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已然成為新時代不可或缺的教學輔助工具,在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以豐富教學的方式與形式,一改傳統(tǒng)呆板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注意力,愉悅課堂氛圍,尤其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學的趣味程度直接影響力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以《桂林山水》這一課為例,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曾游覽過桂林山水的秀美風光,因此教師可利用桂林山水景色的圖片,通過多媒體的運用,給這些圖片添加背景音樂并制成幻燈片進行放映,讓學生都能真實地感受風景的秀美。這種方式的課堂教學能愉悅課堂氛圍,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
綜上所述,對于不斷改革的小學語文教育來說,“愉悅教學法”是教師成功進行教學的必然選擇,教師要按照實際教學情況來積極構建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增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只要當學生處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之中,有輕松愉悅的學習心態(tài),教學的開展自然就能隨之順利進行。
趙爽爽,教師,現(xiàn)居山東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