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勝
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分析
吳春勝
初中作文教學是初中整體教學任務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它同時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也擔負著學生書寫能力和書面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的重大任務。但是,以往的初中作文教學工作,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使得當前的作文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系統教材的嚴重缺乏加之作文講授教師本身的寫作能力低下等問題,對初中作文的教學工作的發(fā)展都有著極大的限制性作用,初中作文教學已成為語文教學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高消耗、低效率”已成為當代初中作文教學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征,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開展作文的有效教學,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進步和發(fā)展。
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這一重要階段,學生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有的思想,此時的作文寫作鍛煉十分需要有科學系統的引導,這對學生日后的寫作生涯以及成長都是有著極大的好處。
1.有效教學與有效學習
首先就是保證要對教學關系以及學習效率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從教學意義上講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這也是有效教學最主要的內容。要充分保證學生能夠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去主動的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作文教學的質量。
2.有效教學的判斷方法
確保提高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前提就必須要對有效性教學的判斷方法進行了解和掌握,通常情況下,我們對有效性教學的判斷依據就是查看教學工作是否有效果、是否有效率。
(1)以是否有效果判斷:在判斷過程中,遵從的是否有效果為依據,就是指在教學工作開展之前,判斷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和預期結果能否通過教學內容來實現,在教學效果的實現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過程中,對學生的行為反應要有密切的關注。
(2)以是否有效率判斷:在教學工作的投入中,占據比重最多的就是時間,所以,我們可以將時間看作是判斷教學效率的主要標準。
1.初中作文教學具有功利性
在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功利化的價值取向。但是語文不同于數學這樣的理化學科,學科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作文的教學工作也不會像理化學科一樣達到立竿見形的效果,學生又迫切需求高分,于是就產生了走捷徑,到作文刊物中去尋找素材,經過七拼八湊完成一篇寫作,這樣完成的作文嚴重的缺乏個性,脫離了生活,沒有自己真實的情感,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作文教師也會因為分數的需要,要求學生背誦優(yōu)秀范文,套寫之前的優(yōu)秀文章,于是在初中的作文教學中直接導致了“人文分離”現象的發(fā)生。
2.作文教學的無序性和隨意性
初中的作文教學工作應該是一種思維形式和寫作習慣的逐層訓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水平的提高,寫作內容也會發(fā)生相應的改變。而在目前的作文教學工作中,所有的教學工作幾乎都是為了考試來開展的,考試會考到哪些題型,平時也就會著重練習什么作文題型,傳統的作文課堂,也就是由教師隨便拿來幾個之前考過的作文題目進行寫作,這樣的作文教學根本沒有任何重點的存在,缺乏教學的梯度,也沒有一個合理的教學計劃。
3.對于作文的評改的低效性
在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已完成的作文評改工作的一大顯著特征就是“低效性”,對作文的“精批細改”根本無法使學生對其作文評改工作產生共鳴,甚至有一些教師將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進行評改,實施自評體系,學生互評系統,這一現象直接導致了缺乏專業(yè)教師的指導。同時,教師在作文評改工作中的“少教多改”根本無法激發(fā)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積極性,相反還會極大的挫傷學生的成就感。
1.教材方面的問題
當前教育形式下,我國的初中語文教材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體現在很多方面,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作文教材方面的問題,主要就是教材缺乏連貫性和系統性。這也直接導致了作文教學工作時無章可循。在教材的作文素材單元編排過程中,都是以作文的主題為依據的,這樣就會使循序漸進的教學規(guī)律得不到有效的體現,同時也由于教材編排過程中沒有考慮到作文教學的梯度和難度,于是就形成了具有極大的跳躍性和毫無序列可言的教材體系。除此之外,教材的制定還存在一個比較大的誤區(qū),就是只重視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忽略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2.教師存在的問題
作文寫作的本身應該是以自身生活的真實情感為題材的,而作為教師因為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功利化,直接導致了作文教學初衷發(fā)生了改變,使作文寫作的基本原則——以真實情感為基礎得到了忽視,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重視的是學生寫作方法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作文中真實情感的流露。另一方面,因為教師的寫作能力以及其文學功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對目前教師的寫作素養(yǎng)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對于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證學生有了足夠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其積極的參與到學習實踐中,這也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所以,老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1)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寫作訓練的具體方式,使聽說教學和寫作教學兩者有效地結合到一起,以這一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作文的學習興趣,具體的就是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聽說訓練中融匯一定的寫作課程,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故事比賽、朗誦比賽、辯論賽等多種形式趣味性的活動;一方面,它可以大大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性,另一方面,通過趣味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學生的語言能力的提高,其寫作能力也會獲得相應的提高。
(2)目前作文教學中的理論和傳授方法,學生大部分都存在一種抵觸的心理,因為其作文寫作能力也無法獲得有效的提升,針對枯燥的作文授課方法,教師就需要針對性的采取一些新穎的授課方法,可以將范文鑒賞教學過程中滲透作文寫作等內容,這無形之間會對學生的語文常識和寫作技巧知識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3)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進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促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作文教學工作的進行也務必要從我們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真正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引導學生注重生活中的細節(jié),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這些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2.活用語文教材,生活元素要從教材中挖取
教材的活用,從教材中進行生活元素的挖掘,這是有效提高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最關鍵的因素。在初中的語文課本中,含有豐富的古今中外的著名文章,體裁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小說、詩歌、散文等,這些能夠被編寫到初中語文課本的,肯定是非常優(yōu)秀的文章,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對這些文章所描述的意境和內涵進行主動的揣摩和分析,對結構性比較強的優(yōu)秀文章,要讓學生反復地去學習,去思考,鍛煉學生理解文學作品的能力。
3.塑造一個充滿關愛的寫作環(huán)境
這也是有效地提高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之一。此方法的執(zhí)行者還是教師,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教師要努力地為學生塑造一個充滿關愛和尊重的寫作環(huán)境,營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寫作氛圍,要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存在的價值,也讓他們真實感受到自己被重視的程度。所以,不僅僅是在作文教學中,乃至所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不應該以成績判定學生的好和差,對所有同學都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尊重每一位學生及其作品,挖掘每一個同學作文中的閃光點,針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要用不同的方法對待不同的學生,一個兩個學生的進步不是真正的進步,所有的學生進步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進步。
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是語文這一科目中的重要內容,提高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對于提高廣大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書面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簡要介紹了有效教學的概念,并對當前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幾點提高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的對策,希望對以后更好的開展初中作文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
吳春勝,教師,現居福建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