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興
構筑快樂課堂之我見
徐振興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追求“樂學”“樂教”無疑是教學的完美目標。而達到樂教,勢必從構筑“快樂課堂”開始。
愉悅的積極情緒可以極大地激發(fā)人的潛能,對于學習無疑能產(chǎn)生深度影響。那么,如何營造師生靈犀相通乃至心醉神迷的雙向的愉悅情緒呢?
首先,教師是這種愉悅情緒的創(chuàng)設者、主導者。教師得先有“快樂課堂”的營造意識。教師務必擺正心態(tài),正視自己的職業(yè)價值,才是“快樂課堂”的肇始。
其次,教師應善于調(diào)節(jié)自己情緒,即使遇到生活中的諸多失意也能從容應對,始終將笑容永駐于三尺講臺。
此外,教師還需高尚的師德。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多元化選擇,這無疑強化師生雙方凝聚力,為快樂課堂注入新的動力。所以,增強教師人格魅力,是快樂的不盡源泉。
這是一種建立在愉悅情緒上的互動的默契: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只有有了充分的準備,快樂才會隨時如期而至,我們才能將學生引領入課堂教學的一浪高過一浪的快樂高潮中。
快樂課堂,意味著這是一種“蓄謀的快樂”。這就要求教師要研究學生的興趣點與動態(tài)價值取向,有的放矢地進行快樂的再創(chuàng)造設計??鞓凡粫S時從天而降,而這全需靠教師積極調(diào)動與匠心經(jīng)營。
首先,確定興奮點。興奮點即“快樂課堂”可能利用的快樂元素。在教《孔乙己》時,我摒棄了通常的教學方法,而是寓莊于諧地反問“孔乙己的那件長衫后來哪去了”,這讓學生很是意外,于是開始八卦?;蛐υ槐豢滓壹簱Q酒喝了或稱秋天天涼當然不穿長衫??墒?,我嚴肅提出問題:假如,孔乙己的腿沒斷,這件長衫會脫下嗎?學生開始沉思,意識到這個問題其實很深刻,一下子來了討論的興趣。
其次,調(diào)動空白點。在教《故鄉(xiāng)》時,我曾經(jīng)設計了問題:碗碟究竟是閏土還是楊二嫂埋的呢?學生很興奮。其實,這個問題結論根本不重要,或者說無解,因為這是文章的空白點——作者交代的并不充分。但是,作為教者,我們設計問題僅為激發(fā)學生邏輯思考,無論是說誰埋的,只要有理有據(jù),自圓其說,教學設計就有了意義。同時,學生就覺得語文課真有趣樂學。
最后,巧妙結合知識要點。課堂快樂不能為快樂而快樂??鞓氛n堂并非是為了一味追求搞笑的笑聲,教師的幽默感應是恰當適度的,課堂笑聲每一聲背后都應承載著正面的意義,即將教學重點難點作出最輕松的傳達,讓學生豁然開朗。在快樂中學習才是“快樂課堂”的原本真義。
興趣是樂趣的起點,而興趣也必將轉(zhuǎn)化為樂趣。一節(jié)優(yōu)秀的語文課常常從設疑激趣開始。在教授《皇帝的新裝》一文時,我設計一個問題:皇帝究竟是給誰騙的呢?這一問,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起初呆若木雞繼而七嘴八舌展開課堂辯論。學生在你來我往的激辯中既收獲了知識,又收獲了笑聲。
有時,學生的興趣來自教師那鮮活生動的語言。一句幽默,兩處修辭,或者是妙用課文語言、化用廣告詞,甚至還可以巧借段子。
當然,最妙不過是巧設懸疑。在教授《給我的孩子們》時,我先向?qū)W生介紹《豐子愷畫畫不要臉》,不信請看教材插圖,然后解釋道,這句話是一語雙關,意即只勾勒輪廓,不細畫面孔,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而這句話不過是明貶實褒而已。學生先是頓生驚愕,繼而會意而笑。
探究之樂本質(zhì)上是思維的的樂趣。而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探究合作,則明確了探究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追求課堂探究之樂,首先應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教學情境。構建民主型的平等對話是合作探究學習的核心。惟其如此,思維才能呈現(xiàn)多元化,探究也才產(chǎn)生真正的意義而不至于流于形式。
探究的重心則應側重于學生思辯思維的提高。探究的本質(zhì)是產(chǎn)生理性之美。學生在理性思辨中逐漸感受到這種理性之美帶來的思維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熱愛理性思考的熱情。在教《窗》一文中,曾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如果不交代“靠窗的病人病得很重”這句話,后文有多少情節(jié)會出現(xiàn)矛盾?學生頓生興趣,探尋蛛絲馬跡,得出了多條結論,然后逐條辨理,既明白了作者的匠心獨運,也同時理解了人物形象和小說主題。
此外,探究還應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效。這會使學生陷入對下一次的合作與探究的期待無限循環(huán)之中。
我始終認為,新課程標準的真正最有意義的是它的核心精神,即完成了以人的價值尊嚴的獨立建構。快樂課堂本質(zhì)上是緊緊圍繞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精神而展開的。構建快樂課堂要從諸多微觀細節(jié)努力營造,它能感染著每個學生,讓愉悅不斷地抵達心靈深處。
徐振興,教師,現(xiàn)居江蘇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