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雨
(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處,遼寧大連 116035)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價值訴求、現實解析及優(yōu)化策略
鄭春雨
(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處,遼寧大連 116035)
體驗式教育符合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適應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fā)展趨勢,是解決教育主體和客體間矛盾的新工具,推行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是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價值訴求。本文在對高職院校實施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進行SWOT分析和構成要素分析基礎上,從思想政治教育結構整體優(yōu)化的全局視角,提出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三全三分三結合”優(yōu)化策略。
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價值訴求;優(yōu)化策略
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是指學校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相應的、真實的社會實踐活動或者模擬真實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悟,加深對道德的認識和理解,這是一種主動接受教育的方式[1]。中國雖然沒有首先提出“體驗式學習”這一詞匯,但體驗式學習的思想與特征早在先秦時期的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較為充分的體現??鬃铀鶑娬{的不憤不啟,不排不發(fā)、寓教于樂、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等思想與現在所說的體驗式學習有諸多相同之處。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的崇尚自由、自然,發(fā)展個性的教育方法、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等,注重讓學生通過體驗而不是單純教師灌輸來學習知識、豐富情感,這為體驗式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體現了學者們對體驗思想的多維關注。
(一)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fā)展方向和趨勢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理論是整個學科基礎理論的核心,包括“內化”和“外化”兩個階段,“體驗”在這兩個階段中均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人的品德心理結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結果,只有當個體真正用心去“體驗”時,才產生認知上的篤信、情感上的共鳴、意志上的鍛煉及行動上的踐履?!绑w驗”是認知與情意及內化與外化的結合點,豐富了該學科的理論研究;同時,思想教育本身是開放的體系,理應保持與時俱進的姿態(tài),其觀念、方式等都應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需要。體驗式教育的目標從強調理論化到重視情感體驗與發(fā)展、方法從單向灌輸到雙向互動、空間從封閉的校園到開放的社會實踐,這些特征使其必然成為該學科理論發(fā)展的工具。
(二)符合“95后”高職學生的心理接受機制
高職學生對知識接受的心理方式是信息的選擇、判斷、整合的方式。而傳統(tǒng)思想教育以單向知識傳授為主,以群體為視角重視理論灌輸,缺乏個體的深刻體驗與認同,與學生個性、生活相去甚遠,使其個性化需要難以得到滿足、體驗意識難以生成、體驗能力難以提升,自覺體驗性的人格很難形成。體驗式教育強調開放性、尊重個體化,引導受教育者內在的教育需求,為思想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和模式,成為解決主體和客體間矛盾的新工具。
(一)高職院校實施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tài)勢分析法,它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單位現實情況的方法[2]。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yōu)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運用SWOT分析法,能夠理清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內部優(yōu)勢S和劣勢W,分析其外部環(huán)境面臨的機遇O與挑戰(zhàn)T,以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為提出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結構優(yōu)化策略奠定基礎。
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突出優(yōu)勢是實踐的優(yōu)勢,具體表現為教育資源更豐富、載體更多樣、空間更開放,等;劣勢表現為人力資源劣勢和文化資源劣勢,影響或限制了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機遇表現為當前國家重視、政策支持、經費保障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挑戰(zhàn)表現為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對高職學生的沖擊,造成部分學生迷途不知所向、疑惑不知所解、茫然不知所選等現實問題。
(二)高職學生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構成要素分析
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過程是由若干要素有機組合而形成并展開的。分析過程,必須分析該過程的構成要素及其特點。高等職業(yè)教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四個構成要素具有復雜性、教育載體具有多樣性、教育時間和空間具有全方位性、多維性[3],這與普通本科高校有明顯的不同。如教育主體是教師和師傅、教育客體是學生身份和學徒身份交替轉換、教育環(huán)體是校園和企業(yè),在介體(內容和方法)上也有鮮明的高職教育特色。每一個要素都會影響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整體功能,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應用效果,須是教育過程的結構要素整體優(yōu)化的結果。
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效果和目標要通過教育過程來實現,關注目標必須關注過程。要注重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實際操作和應用,將“高”、“遠”、“空”式的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轉變?yōu)榫哂型平閮r值的“低”、“近”、“實”式的教育模式。因此,要從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各個具體構成要素出發(fā),分別提出優(yōu)化建議,并將其整合建構成一種教育方案共商、教育過程共管,人才校企共育,教育效果共享的體驗式教育結構的整體優(yōu)化策略,使學生由“有所經歷、有所碰撞、有所體悟[4]”,到內化價值、外化行為,最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一)優(yōu)化思路和目標
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結構優(yōu)化是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各要素的重組、拓展或整合完善,使思想政治教育結構更加科學和合理,以實現最大的教育目標。
1.優(yōu)化思路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結構優(yōu)化的思路是:通過對教育結構要素的“分別優(yōu)化”,進而實現教育結構的“整體優(yōu)化”,構建“全程體驗式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體系[5],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體驗式教育結構功能的最大化。
2.優(yōu)化目標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結構優(yōu)化的目標是: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主體、教育客體、教育環(huán)體和教育介體(內容和方法)這四個要素的“分別優(yōu)化”,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教育主體,創(chuàng)造具有實效力的教育介體,營造具有互動力的教育環(huán)體,形成三者合力,共同作用于教育客體,以充分發(fā)揮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合力優(yōu)勢。
(二)優(yōu)化策略
1.已有研究和實踐的缺憾
限于對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構成要素認識不足,使得已有研究只從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體優(yōu)化或介體優(yōu)化的視角探討策略或方法,造成體驗式教育的整體優(yōu)勢發(fā)揮不足。只有從思想政治教育結構整體優(yōu)化的全局視野出發(fā),才能對此問題有相對高屋建瓴的把握和鞭辟入里的認識。
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具體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如“教育主體的重視意識和能力意識欠缺、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教學形式缺乏制度規(guī)范[6]”,使得體驗式教育的整體功能大打折扣。自2013年起,走進高校越來越多的是“95后”大學生。面對個性鮮明的新時代大學生,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再滿足時代需要,高校須重新審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取向,創(chuàng)建體驗式教育的行動典范。
2.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結構優(yōu)化策略
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結構優(yōu)化策略可概括為“三全三分三結合”模式,即:三全指全員、全方位、全過程;三分指分年級、分主題、分層次;三結合指的是師生結合、知行結合、校企結合。其具體的優(yōu)化策略是:要優(yōu)化教育主體,實現“全員”育人、“校企結合”育人,側重合力教育;要優(yōu)化教育客體,促進“師生結合”、“知行結合”,側重教學相長,知行統(tǒng)一;要優(yōu)化教育環(huán)體,打造“三全”育人模式:在縱向、空間上要“全方位”,側重多角度和多途徑,在橫向、時間上要“全過程”,側重教育的連續(xù)性;要優(yōu)化教育介體,推行“三分”教育體系:在教育內容上“分主題”,不同年級側重不同主題的教育內容,與學生生活、生命及社會發(fā)展需要接軌。在教育方法上“分年級分層次”,側重在內容和方法上分層遞進,形成不同主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目標序列。以高職的學生的職業(yè)價值觀培育為例,“三分”教育體系可做如下設計:在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規(guī)律基礎上,通過情境體驗、職業(yè)實踐、心理測評、主題沙龍及團體訓練等方法,一年級是曉之以理,引導學生樹立全新的職業(yè)價值觀念,動之以情,增強學生的職業(yè)情感;二年級是持之以恒,堅定學生的職業(yè)信念,鞏固職業(yè)意志;三年級是導之以行,規(guī)范學生的職業(yè)行為,培樹職業(yè)精神,建立職業(yè)價值觀的內化和固化機制。
[1]楊云鵬.試論高校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13(8):43.
[2]王劍,鄭春雨.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程[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9(5):167.
[3]鄭春雨.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生職業(yè)道德教育的特點及其培養(yǎng)[J],職教論壇,2013(10):74.
[4]郝文軍.大學生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模式探究[J].教育評論,2014(2):93.
[5]李良虎.全程體驗視閾下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四個課堂模式的構建[J].廣西教育,2015(2):30.
[6]王麗霞.高職院校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析[J].黑龍江教育,2014(10):84.
(責任編校:馬余平)
Vocational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erience Education: Value Appeal,Realistic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ZHENG Chun-yu
(Student Affairs Office,Dali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Dalian,Liaoning 116035)
Experiential education meet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which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bject and is a new tool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education.Carrying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erience education is the value dema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Based on SWOT and constituent element analysis to impl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erienc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of global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thesis puts forward"three separation three combination"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erience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erience education;value appeal;optimization strategy
G 711
A
1672-738X(2015)04-0035-03
2015-06-02
2014年遼寧省青年教育科研骨干(高等教育)專項課題“班級團體動力牽引個體心理健康水平的實證研究——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JGZXQEB078);2015年度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重點課題“‘95后’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體驗式教育的結構優(yōu)化策略研究”(DZ2015A-04)。
鄭春雨(1977—),女,遼寧沈陽人,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民商法學碩士,主要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