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玲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英語有效教學
董玉玲
隨著英語這門國際語言使用得日趨普遍,英語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是教改的主要理念;而要提高學生素質,就必須重視教育教學實施的主陣地——課堂,切實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有效教學;學習興趣;角色轉變
英語教師作為英語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如何充分發(fā)揮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了我們責無旁貸要解決的問題。
有效教學是指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
(一)有效教學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
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必須建立在整體優(yōu)化的基礎上的,而課堂教學的整體優(yōu)化決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要看學生是否有收獲、收獲多少。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努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上好每一堂課,才能為培養(yǎng)和健全學生必備的英語素質奠定堅實牢固的基礎。
(二)有效教學有助于教師教學角色的轉變、素質的提高
新課改要求教師成為教學的“主導者”,而不再是“控制者”“灌輸者”。有效教學理念要求教師采用科學實效的教學方法,如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助式學習、情景式學習等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角色以“善導”為主。所以,在新課改的順利實施中有效教學有助于教師教學角色的轉變。同時,有效教學又直接考量著教師的教學策略,對教師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專業(yè)化水平,才能做到有效的備課,有效的輔導,開展有效的活動,打造高效的教學。所以,追求有效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成就自己的一個過程。
(一)教師對教材的準確把握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根本
1.準確把握教材的重要性
新課標指出:“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和評價的重要依據(jù),教材是完成課程標準的途徑或媒介。教師應根據(jù)課程的要求,對教材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求和水平進行深入了解,并根據(jù)自己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huán)境,補充和調整教材的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目標與任務。”課程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課程目標是《英語課程標準》的核心。教材是教學的核心資源,也是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所以,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根本在于教師對教材的準確把握。
2.如何準確把握教材
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就必須認真研讀《英語課程標準》,對總目標、學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由于教材的編寫都是以各學年段為體系的,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教材中的某一教學內容,而是要將局部教材和整體教材綜合起來進行備課,將每一單元、每一學時乃至每個知識點的教學目標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綜合分析,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當然,任何一種教材都不可能滿足某一特定學生群體的學習需要,所以,準確把握教材還必須在結合現(xiàn)有教學水平的情況下,了解學生需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進行適當?shù)厝∩岷驼{整,靈活且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基礎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與動力。有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枯燥的事情,學習效率就會提高?!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說的也是這個道理。課堂教學中每一位英語教師都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只有使他們對英語樂學,才會有會學、善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從而逐步實現(xiàn)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1.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論語》中曾描寫孔子和學生“上課”的情景:孔子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等弟子們陪坐在自己的身邊,“上課”前竭力打消“教師君臨課堂,弟子勢必噤若寒蟬”的思想顧慮,還啟發(fā)學生“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痹诳鬃拥哪托拈_導下,弟子們終于如沐春風,暢所欲言。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尚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和諧、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作為一名21世紀的人民教師,我們擁有古人無法想象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設備,所以更應該做到這點。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在英語教學中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思維才表現(xiàn)得最活躍。相反,在壓抑的思想環(huán)境里,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是很難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興趣的。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坝H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學的關鍵。所以,課堂教學中,只有構建平等、民主、伙伴式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出和諧、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才能有機會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獲得成功的關鍵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體驗和學習語言?!毕胍ぐl(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要在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上下功夫,只有當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符時,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從各自的生活背景出發(fā),迅速投入到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準確地體驗和理解語言。
情景創(chuàng)設的形式有很多,如游戲情景、表演情景、故事情境、問題情境、生活情境、聯(lián)想或推理情景、自主學習情境以及任務情景等。教師在創(chuàng)設英語情景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情景的創(chuàng)設要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材料入手,同時聯(lián)系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二是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條件,使學生很快進入情境。這就要求教師要在“趣”和“活”上下功夫。情景創(chuàng)設的目的之一在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活動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所以,教師要不斷地“活”用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要重視課內外語言實踐相結合
讓學生進行語言學習和語言實踐乃至興趣培養(yǎng)單靠課堂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中學英語課程的開設條件也有很多的局限性,大多數(shù)學校只能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而學生回家后也缺乏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和條件。作為一門外語,除課堂以外,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少。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一定要重視拓展課堂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
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在選擇活動類型時可根據(jù)需要擇優(yōu)而取,但一定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知識水平,選擇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形式,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活動,并且要關注每次活動后的總結,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獎勵和評價,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也能激發(fā)他們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性。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恒課題。新課程、新課標對當前形勢下的英語有效教學也提出了新目標,我們在踐行新理念和新精神時,還要開展教學研究和創(chuàng)新并付諸教學實際行動,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打造有效教學。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全面理解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摸索中前進,邊探索邊總結,形成適合課程改革的精神、適合課程要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
引用文獻
林華民.2010.我們怎樣當老師[M].北京:朝華出版社.
李鎮(zhèn)西.2008.做最好的老師[M].桂林:漓江出版社.
趙旭霞.2008.教學中的抓“點”激“趣”[J].河北教育,(10).
作者信息:066300,河北秦皇島,河北省撫寧縣第四中學
fnszdy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