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錐編〉藝?yán)硪x》之一*"/>
林 方 直
(內(nèi)蒙古大學(xué) 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
反象以征
——《〈管錐編〉藝?yán)硪x》之一*
林 方 直
(內(nèi)蒙古大學(xué) 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錢鍾書提出“反象以征”命題。意思是,有的事物表象須從反面認(rèn)定其意義。此理來自《周易》哲學(xué),用它可以鑒別某些事理。用于占夢。用于鑒賞某些詩文和小說。欲蓋彌彰。
反象以征;占夢;詩文、小說鑒賞
錢鍾書在《管錐編》周易卷論十二中提出“反象以征”命題?!吨芤住犯镓载侈o: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孔穎達(dá))《〈周易〉正義》:“‘革’之為義,變改之名?!るm從革之物,然牛皮堅韌難變?!薄w以牛革象事物之牢固不易變更,以見積重難返,習(xí)俗難移,革故鼎新,其事殊艱也。夫以“難變”之物,為“變改之名”,象之與意,大似鑿枘。此固屢見不鮮者,姑命之曰“反象以徵”(Reverse symbolism)。詞令每正言若反,欲蓋彌彰,如舊謔埋銀地下而插標(biāo)其上曰:“此處無銀”,……須逆揣而不宜順求,“革”取象于牛皮是已。[1](P29)
牛皮性質(zhì)堅韌,人們做皮鞋、皮帶、皮衣、皮包、車馬具等,首選的皮革是牛皮。因它經(jīng)久耐用,牢固不變形,即難于變革;但是進(jìn)行革命、革故、改革、變革也用這個“革”,取它能變革,這豈不矛盾?這就叫“反象以征”?!跋蟆笔恰吨芤住返呢韵?,具體到本卦就是革,牛皮之革;該具象的外物,有它的象下之義,即堅韌的一面;但是當(dāng)我們“征”求和應(yīng)用其意義時,卻是相“反”的改革、變革的意義,這種“逆揣”、“反體”的做法就叫“反象以征”。并非所有事物表象都從反面認(rèn)定其意義,只對適應(yīng)的部分而言。此理來自《周易》哲學(xué),用它可以鑒別某些事理。用于占夢。用于鑒賞某些詩文和小說。
錢先生“錢學(xué)”的通常做法,從某具體事例中提煉、抽象、概括出一種規(guī)律或藝?yán)碇螅氵M(jìn)行“示大道之原,可連類互證焉”,援引更多的“充類至盡”的實(shí)例,以充足理由律論證該藝?yán)淼某闪?,并顯示其適用覆蓋面之廣——
圓夢卜讖以為慣技,如《世說·文學(xué)》門解夢棺為貴象,夢糞為富象;明人拆字書《新訂指明心法》有“反體”法,“如以‘慶(慶)’字來問者,未可言慶,有‘憂’字腳”;《儒林外史》第二○回甘露菴老僧慰牛布衣曰:“說兇得吉”?!抖Y記·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則居室之粲然不夜適所以示居人之黯然若喪耳?!俄n非子·觀行》:“西門豹性急,常佩韋以自緩;董安于性緩,常佩弦以自急”;……《太平廣記》卷169引《廣人物志》記李勣語張文瓘:“某遲疑少決,故贈之以刀,戒令果斷也;某放達(dá)不拘,故贈之以帶,戒令檢約也”。事理正同;茍睹弦而度佩者性行躁急,睹刀而度佩者好武果決,乖矣!《西京雜記》卷下鄒長倩與公孫弘書:“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且其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坑芯蹟慷荒苌⒄?,將有撲滿之?dāng)。刹徽]歟!故贈君撲滿一枚”,脫贈者不明申涵意,受者誤“誡”作勸,以為勖其好貨積財,則大乖矣!英國一文家貽書女友,謂欲饋酸辣泡菜一器,俾渠鑒之而一反言動,回甘如飴;倘其人未言,彼姝得饋,順解此象而不逆擬厥意,于是尖酸潑辣,加厲增長,又大乖矣!受者與贈物之性原相即或相引而督其離,或受者與贈物之性原相離或相即而督其即,皆鑒誡也,殊途而同歸于反象以征者也?!对葡呻s記》卷七:“杜甫子宗武以詩示阮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隨使并詩還之。宗武曰:‘斧,父斤也,使我呈父加斤削也?!矶盥勚?,曰:‘誤矣,欲子斫斷其手;此手若存,則天下詩名又在杜家矣!’”則阮之贈斧,猶君命臣自裁之賜劍,乃即物直指其用,宗武蓋直指之器為曲示之象矣?!捶聪笠葬缰漕愔帘M?!敬蟮乐?,可連類互證焉。
此段列舉多條實(shí)例,每條均有一個“象”,表象或物象。每個象都有其意思、意義。怎樣“征”求得象之意呢?兩個辦法:一是“反體”、“逆揣”;一是“順求”、“直指”。這里的“夢棺”、“夢糞”;“慶”字;“燭”;“佩韋”、“佩弦”;“贈刀”、“贈帶”;“撲滿”;“酸辣泡菜”等“象”,須反體、逆揣;“石斧”乃是直指、須順求。
魯迅在《魏晉風(fēng)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guān)系》里講:魏晉時代,崇奉禮教的看來似乎很不錯,而實(shí)在是毀壞禮教,不信禮教的;表面上毀壞禮教者,實(shí)則倒是承認(rèn)禮教,太相信禮教。因為魏晉時所謂崇奉禮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過偶然崇奉,如曹操殺孔融,司馬懿(按,實(shí)為司馬昭)殺嵇康,都是因為他們和不孝有關(guān),但實(shí)在曹操司馬懿何嘗是著名的孝子,不過將這個名義,加罪于反對自己的人罷了。于是老實(shí)人以為如此利用,褻瀆了禮教,不平之極,無計可施,激而變成不談禮教,不信禮教,甚至于反對禮教?!鋵?shí)不過是態(tài)度,至于他們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禮教,當(dāng)作寶貝,比曹操司馬懿們要迂執(zhí)得多?,F(xiàn)在說一個容易明白的比喻罷,譬如有一個軍閥,在北方……那軍閥從前是壓迫國民黨的,后來北伐軍勢力一大,他便掛起了青天白日旗,說自己已經(jīng)信仰三民主義了,是總理的信徒。這樣還不夠,他還要做總理的紀(jì)念周。這時候,真的三民主義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說你反對三民主義,定罪,殺人。但既然在他的勢力之下,沒有別法,真的總理的信徒,到會不談三民主義,或者聽人假惺惺的談起來就皺眉,好像反對三民主義模樣。[2](P391~392)
這里,曹操、司馬氏,均示人以尊信禮教之“象”,阮籍、嵇康等,均示人以不信禮教之“象”;軍閥示人以“信仰三民主義”、“總理的信徒”之“象”,真的總理的信徒,好像反對三民主義的模樣(象)。魯迅則施以“反象以征”的度量,以現(xiàn)其各自真相。
《管錐編》《列子》卷論《周穆王》篇,專就占夢解夢課題闡述其“反象以征”的藝?yán)恚骸皩㈥帀艋?,將疾夢食,飲酒者憂,歌舞者哭”;《注》:“或造極相反?!薄肚f子·齊物論》亦云:“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潛夫論·夢列》篇有“極反之夢”一門。……所舉例為晉文公夢楚子伏己而盬腦,戰(zhàn)乃勝楚。占夢為先事之反兆,即習(xí)俗中“反象以征”之一種?!妒酚洝ぺw世家》孝成王四年夢見“金玉之積如山”,筮史敢占之,曰:“憂也!”《三國志·蜀書·蔣琬傳》夢牛頭流血,“意甚惡之”,占夢趙直曰:“夫見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當(dāng)至公”;……《太平廣記》卷129引《紀(jì)聞》:晉陽人為虎所囓,母曰:“人言夢死者反生。夢想顛倒故也。”……《說郛》卷三二《海山記》隋煬帝為牛慶兒解夢曰:“夢死得生。”正史野記所載“極反”解夢之例,更仆難終,茲復(fù)自詞章及白話小說中摭拾數(shù)事?!杜陌阁@奇》二刻卷十九:“夢是反的:夢福得禍,夢笑得哭”;《醒世姻緣傳》四四回薛素夢兇神破胸?fù)Q其心,驚叫而醒,母問知,因慰之曰:“夢兇是吉。好夢!我兒別害怕!”……
錢先生在此例舉了許多夢境,均由占夢者用“反象以征”的方法予以解說。中國的占夢,甲骨文上的殷墟卜辭就有記載,如:“壬午卜,王曰貞,又夢?!?鐵藏26,3)胡厚宣《殷人占夢考》所引卜辭:“丁未卜,王貞多鬼夢?!薄耙笕松泄怼?《禮記·表記》)鬼是先人的靈魂,其子孫時常以祭祀占夢的儀式進(jìn)行溝通。進(jìn)入周代更加重視占卜,包括占龜、占易和占夢。朝中設(shè)卜官,以占卜之吉兇決定國家大事之可行與否?!对娊?jīng)·小雅》中的《斯干》《無羊》都記做了夢,“大人占之”;《正月》記著“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到東漢時有了占夢的理論著作,即王符的《潛夫論·夢列》篇,指出“凡夢,有直……有反”?!瓣帢O即吉,陽極即兇,謂之反”。此“反”即“反象以征”的反。其例為:“晉文公于城濮之戰(zhàn),夢楚子伏己而盬其腦,本大惡也。及戰(zhàn),乃大勝。此為反夢也?!泵魅岁愂吭小秹粽家葜肌芬粫?,也有“反極”一類,即反夢。他說:“何謂反極?有親姻燕會則夢哭泣,有哭泣、口舌、爭訟則夢歌舞,寒則夢暖,饑則夢飽,病則夢醫(yī),狀孝則夢赤衣絳袍,慶賀則夢麻苴兇服。此反極之夢,其類可推也。”
“反象以征”,將那表象的含義以反義解釋,有的是強(qiáng)行的,反正從“反兆”“顛倒”方向去理解就是了。多數(shù)作牽強(qiáng)附會的解釋,有諧音法,如見于上文的“夢棺為貴象”,即出于“官”“棺”諧音。又如《太平廣記》卷278載:“曹確判度支,亦有臺輔之望?;驂籼臧l(fā)為僧,心甚惡之。有一士,云占夢多驗,確召之,具以所夢話之。此人曰:‘前賀侍郎,旦夕必登庸。出家者號剃度也?!療o何,杜相出鎮(zhèn)江西,而相國大拜?!薄疤甓取敝C音“替杜”為相國。占夢的拆字法占有相當(dāng)比重。如見于上文的“慶”有“憂”字腳;“牛角及鼻,‘公’字之象”。茲再添兩例。《后漢書》卷五六《蔡茂傳》:“蔡茂,……初在廣漢(太守任),夢坐大殿,極(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輒復(fù)失之。以問主簿郭賀,郭慶之曰:‘大殿者,宮府之形象也。極而有禾,人臣之上祿也。取中穗,即中臺之位也。于字,禾失為秩,雖曰失之,乃所以得祿秩也。袞職有闕,君其補(bǔ)之?!麓魃鏋樗就健!薄稌x書·王浚傳》載:“王浚,……為廣漢太守。嘗夜夢懸三刀于床屋梁上,須臾又益一刀,遂驚覺。意甚惡之。主簿李毅賀曰:‘于文三刀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臨益州乎?’……果遷益州刺史。”《朝野僉載》:“洛州杜玄有牛一頭,玄甚憐之。夜夢見其牛有兩尾。以問占者李仙藥,曰:‘牛字有兩尾,“失”字也。’經(jīng)數(shù)日,果失之?!?《太平廣記》卷279)
文學(xué)作品中的形象或意象,一般情況是象意正對應(yīng),特殊情況是反對應(yīng);反對應(yīng)就需“反象以徵”。王夫之《姜齋詩話》有一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引詩見《詩經(jīng)·小雅·采薇》)。服兵役者出征時是“以樂景(楊柳依依)寫哀”,回歸時心情喜樂,卻“以哀景(雨雪霏霏)寫樂”。林東海云:“有的氣氛是從反面襯托的,抓住憂思愁苦的心情和良辰美景的氣氛之間的矛盾,景物氣氛從對立的角度反襯心理。司馬相如《長門賦》就是寫長門宮的華麗景色來反襯陳皇后愁悶悲涼的心情:‘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訚訚??兹讣啻尜猓硣[而長吟。翡翠脅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鸹h香,眾鳥飛翔,這是歡樂自由的氣氛,所要表現(xiàn)的卻是陳皇后‘懷郁郁其不可再更’的心情,以樂景襯托了哀情?!盵3](P184)
沈佺期《早發(fā)平昌島》:“解纜春風(fēng)后,鳴榔曉漲前。陽烏出海樹,云雁下江煙。積氣沖長島,浮光溢大川。不能懷魏闕,心賞獨(dú)泠然?!弊髡咭蛎母綇堃字毁H驩州(今越南中部)。遷謫途徑南海平昌島時寫下此詩。前六句展現(xiàn)了光漾海天的春晨美景,尾聯(lián)寫心情,那是遠(yuǎn)謫天涯無望返朝的凄苦落魄心情。在風(fēng)光無限生機(jī)盎然的“樂景”前,雖硬撐“泠然”“心賞”,到底難掩黯然的哀情。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間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恒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酬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錢先生論說道:按“不”字為一篇眼目?!安恢卧S人也,亦不詳其姓氏”,“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恒得”,“曾不吝去留”,“不蔽風(fēng)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重言積字,即示狷者之“有所不為”。酒之“不能恒得”,宅之“不蔽風(fēng)日”,端由于“不慕榮利”而“家貧”,是亦“不屑不潔”所致也?!安弧敝裕魺o得而稱,而其意,則有為而發(fā);老子所謂“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王夫之所謂“言‘無’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船山遺書》第六三冊《思問錄》內(nèi)篇)如“不知何許人,亦不詳其姓氏”,豈作自傳而并不曉己之姓名籍貫哉?正激于世之賣聲者、夸門第者而破除之爾。(《管錐編》第四冊 一四六則1228頁)
王夫之、錢先生運(yùn)用“反象以征”的思維機(jī)制解剖《五柳先生傳》,極其透辟精彩。文中有兩種“象”:一種,榮利、富貴、不忘得失等,依世俗的價值觀衡量,則應(yīng)肯定;陶淵明對此持“不”、“無”,即破除之,否定之;即依名士的價值觀加以“反象以征”,即否定之否定,亦即肯定陶的價值觀。“象”的另一種:間靜少言、讀書會意、文章自娛、醉酒、貧賤、忘得失,依世俗價值觀衡量則應(yīng)否定;依陶淵明的名士價值觀“反象以征”,則應(yīng)肯定。
以褒為貶、以貶為褒,亦合“反象以征”之道。試以柳宗元《愚溪詩序》為例: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枰杂抻|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故更之為愚溪。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fù)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dú)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zhàn)印敖K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予得專而名焉。
溪雖莫利于世,而善鑒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予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而無所避之。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詩》,紀(jì)于溪石上。
黑格爾有言,人的主體本質(zhì),總要在客體對象上得到肯定的實(shí)現(xiàn)。柳宗元的愚,在此山水佳境的溪、丘、泉、溝、池、堂、亭、島八處打上“愚”的印記,在八處得到自我實(shí)現(xiàn),主客莫逆,主客會心相視而笑。這愚是真愚是假愚?是假愚。你看他提到的史上稱愚的數(shù)人:愚公,事實(shí)證明是愚公愚,還是智叟愚?是智叟。寧武子是“智而為愚者”,可見是真智假愚;顏?zhàn)邮恰邦6鵀橛拚摺?,“皆不得為真愚”。他說“予以愚觸罪”,被貶謫,處江湖之遠(yuǎn);那么以智巧處廟堂之上的得志者,是柳氏許可為睿智的嗎?“宗元以溪水不可溉田負(fù)舟而名之曰愚,亦有本焉,其亦以慨己濟(jì)世之愿不遂也”。“止因胸中許多郁抑,忽尋出一個‘愚’字自嘲不已?!盵4](P30)
清施閏章繼承《愚溪詩序》作《夢愚堂銘》。敘作者夢見愚公和愚溪,得號“愚山子”,因感悟云:
夫舉世巧宦,遇之以愚,則無失足;人情刻深,與之以愚,則無戒心;惟口興戎,守之以愚,則沉默而不爭;位高則危,名盛則毀,居之以愚,則淡泊而無損;至于幽憂傷人,思慮耗精,雕蟲漓大道,待之以愚,則頹焉浩焉而得所歸。愚之義大矣哉!予惟懼予之不克終愚也,乃額之曰“夢愚堂”。銘曰:愚為陋名,哲人用恥。人之所惡,天之所喜。夢耶?覺耶?神或予啟。含醇抱樸,以沒余齒。
南北朝賈堅仕燕,彎弓三石馀。烈祖(慕容恪)以其善射,親視之,乃取一牛置百步上,召堅曰:“能中之乎?”堅曰:“少壯之時能不中,今年老,正可中之?!便〈笮?。射發(fā),一矢拂脊,再矢摩腹,皆附膚落毛,上下如一。恪曰:“復(fù)能中乎?”曰:“所貴者不中耳,中之何難!”時年已六十馀。(《龍文鞭影》初集卷三,一先韻)參考《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參考雜技表演飛刀,以人為靶的,不中人體為能。
賈堅的中與不中,以中為高還是以不中為高,這其中埋伏著擰勁的扣,悖論,確實(shí)需要“逆揣”、“反體”。蘇東坡的政論《王者不治夷狄論》云:“非不治也,不治者,所以深治之也。”后來,“東坡嘗宴客,俳優(yōu)者作技萬方,坡終不笑。一優(yōu)突出,用棒痛打作技者曰:‘內(nèi)翰不笑,汝猶稱良優(yōu)乎!’對曰:‘非不笑也,不笑者,所以深笑之也?!滤齑笮??!盵5](P104)可以稱之為一種“佯謬”手法。
《世說新語·任誕》篇載竹林七賢之一阮咸的故事:
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裈于中庭。阮仲容(咸)、步兵(籍)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p>
北阮的舉動帶有“世之賣聲者、夸門第者”的性質(zhì),反禮法的名士亮出大布犢鼻裈的“反象”與對方的紗羅錦綺攪渾之,貶抑之,蔑視之,“破除之”。
宋·關(guān)澥有俊才,而容止不揚(yáng)。過南徐,見一緋魚朝士倨坐,關(guān)揖而問之,謔關(guān)曰:“太子洗馬高垂魚?!绷季迷冴P(guān),關(guān)答:“某之官乃是‘皇后騎牛低釣鱉’?!背狂斣唬骸笆呛喂俾殻俊标P(guān)笑曰:“且欲與君對偶精切。”(《龍文鞭影》二集上卷)
這又是以捏造的褻玩形象比附其官職姓名,鄙夷不屑,來了個虐謔。
王圣美(傳載《宋史》三二九)為縣令時,尚未知名,謁一達(dá)官,值其方與客談《孟子》,殊不顧圣美,圣美竊哂其所論久之,忽顧圣美曰:“嘗讀《孟子》否?”圣美對曰:“生平愛之,但都不曉其義?!敝魅藛枺骸安粫院瘟x?”圣美曰:“從頭不曉。”主人曰:“如何從頭不曉?試言之?!笔ッ涝唬骸啊献右娏夯萃酢?,已不曉此語?!边_(dá)官深訝之曰:“此有何奧義?”圣美曰:“既云孟子不見諸侯,因何見梁惠王?”其人愕然無對。[6](P153~154)
不曉《孟子》的說曉,真曉《孟子》的激于世之偽而說不曉,到底誰曉誰不曉、誰懂誰不懂,只須“反象以徵”便曉。
比如元宵節(jié),賞月觀燈游樂,充滿歡慶氣象。記載其盛況之書很多,《雍洛靈異小錄》載:“唐朝正月十五夜,許三夜夜行,其寺觀街巷,燈明若晝,山棚高百余尺。……士女無不夜游,車馬塞路,有足不躡地浮行數(shù)十步者?!?詩詞當(dāng)然更不甘落后。唐郭利正詩曰:“九陌連燈影,千門共月華。傾城出寶騎,匝路轉(zhuǎn)香車?!碧K味道《望日夜游》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比绻f華夏民族也有自己的狂歡節(jié)的話,那么這就非元宵節(jié)莫屬了。就是這樣“樂景”氣象的燈月元宵節(jié),在《金瓶梅》、《紅樓夢》等小說中卻要“反象以征”。
《金瓶梅》第十五回“佳人笑賞玩月樓,狎客幫嫖麗春院”,正月十五日,在獅子街燈市,“見那燈市中人煙湊集,十分熱鬧。當(dāng)街搭數(shù)十座燈架,四下圍列些諸門買賣。玩燈男女,花紅柳綠,車馬轟雷,鰲山聳漢。怎見好燈市?但見:……”書中特寫數(shù)十種名目繁多的燈,花樣翻新,爭奇斗艷,備極奢華;賞月觀燈盛況達(dá)到極致。其中又突出描寫?yīng){子街燈市李瓶兒的樓上,懸燈結(jié)彩,張樂設(shè)飲,“請月娘眾人登樓看燈頑?!保M顯“佳人笑賞玩月樓”的題意。卻說西門慶,同眾狎客,先是“同往燈市里游玩”,繼之又來個“狎客幫嫖麗春院”,縱情淫樂。西門慶后又來到李瓶兒私處,計議“謀財娶婦”;“兩個顛鸞倒鳳,淫欲無度,狂到四更時分,方才就寢。”
作者寫足了賞月觀燈的民俗傳統(tǒng)的正月十五,寫足了狂歡之夜的元宵節(jié),寫足了西門慶的西門慶式的極樂。當(dāng)此之際,月已圓極,燈已燃極,樓已登極,飲已醉極,樂已縱極,……往下呢?答案留在第七十八、七十九回。又逢慶元宵,西門慶于卷棚、大廳聚眾演戲、“彈唱燈詞”,正值西門慶臨死前,作者旁白道:“看官聽說:明月不常圓,容易彩云散。樂極悲生,否極泰來,自然之理。西門慶但知爭名奪利,縱意奢淫,殊不知天道惡盈,鬼靈來追,死限臨頭!”就在這元宵節(jié)的日夜里,淫魔色鬼西門慶瘋狂至極,輪番狂嫖四五個蕩婦,精絕繼之以血,一命嗚呼!這就是“以樂景寫哀”的藝術(shù),就是“反象以征”的藝?yán)?,就是“物極必反”的哲學(xué)。
再看《紅樓夢》,開卷第一回,神秘的一僧一道,霹靂也似迎頭就給好好的甄士隱一個不祥的預(yù)告:
慣養(yǎng)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
好防佳節(jié)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
果不其然,“倏忽又是元宵佳節(jié)矣,士隱命家人霍啟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半夜中,”便將英蓮丟了。這可真叫“禍起”(“霍啟”)!“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先就得了一病”。禍不單行,接著葫蘆廟失火,連甄家都“燒成一片瓦礫場了”!接著到田莊,又投岳丈,節(jié)節(jié)敗落,貧病交攻,“露出那下世的光景來”。適逢跛足道人口念《好了歌》,點(diǎn)醒了他,大徹大悟,并為作注,“同了瘋道人飄飄而去”!全應(yīng)了讖語“好防佳節(jié)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這也正是“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
《紅樓夢》開篇是全書的引子;甄士隱的小榮枯乃賈府大榮枯的縮影。甄士隱已然“元宵后煙消火滅”,那么賈府呢?也是如出一轍,不過須放大多倍航拍來鳥瞰。賈妃省親選在賈府慶元宵之時,書中著力表現(xiàn)元夜游幸,燈月之盛,備極奢華:
園內(nèi)各處,帳舞蟠龍,簾飛采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上輿進(jìn)園。只見園中香煙繚繞,花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xì)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氣象,富貴風(fēng)流。……
作者旁白曰:“得見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燈月賦》、《省親頌》,以志今日之事?!闭f明今日之事的主題可用這一賦一頌來概括。從省親角度說,表現(xiàn)元妃和賈府“富貴風(fēng)流,鮮花著錦之盛”;從花燈社火角度說,表現(xiàn)繁華歡樂;從圓月角度說,達(dá)到豐盈圓滿。這些景象,都是美好的“樂景”;不過它正處臨界點(diǎn),再前進(jìn)一步,就會由盛而衰,樂極悲生,月圓而虧。此際尚處理論性的,預(yù)示性的,如“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元春燈謎)“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秦氏托夢);“‘社火’,言如火然,一烘即過”(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三);“樂極悲生”(秦氏托夢);“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易·豐·彖辭》)“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戰(zhàn)國策·秦策二》)到第五十四回慶元宵,是賈府到了實(shí)際上的由盛轉(zhuǎn)衰?!爸潦迦罩?,賈母便在大花廳上命擺幾席酒,定一班小戲,滿掛各色佳燈,帶領(lǐng)榮寧二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家宴”。雖是外請唱戲說書,卻轉(zhuǎn)作自家表演。鳳姐的“巧戲彩斑衣”,賈母的“掰謊記”,“小嬸子吃猴尿”故事,均壓倒藝人,蓄意搞笑,盡情取樂,語笑喧闐,歡笑迭起,聲浪頻掀。
按常規(guī),歡樂景象必然是興旺發(fā)達(dá)前程美妙本質(zhì)的反映,其實(shí)不然,現(xiàn)象與本質(zhì)卻是倒掛的,“樂景”背后隱含著哀情,笑的背后潛藏著哭。這從鳳姐講的兩個笑話中便可知曉?!靶υ挕敝唬?/p>
一家子也是過正月半,合家賞燈吃酒,真真的熱鬧非常,……噯喲喲,真好熱鬧,底下就團(tuán)團(tuán)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搅说诙帐鞘?,年也完了,節(jié)也完了,我看著人忙著收東西還鬧不清,那里還知道底下的事了!
在場的薛姨媽有言:“笑話兒不在好歹,只要對景就發(fā)笑。”眾人說鳳姐:“聽數(shù)貧嘴,又不知編派哪一個呢!”鳳姐的笑話對誰家的景?正是對自家的景;她編派哪一個呢?也是賈氏家族——是作者借鳳姐之口用象征和隱語預(yù)言賈氏的結(jié)局。象征:正月半。圓月,“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戰(zhàn)國策·秦策二》)“合家”“團(tuán)團(tuán)的坐了一屋子”,這是聚;可是“吃了一夜酒就散了”,這是散;由聚到散。由“熱鬧非?!钡健澳暌餐炅耍?jié)也完了”,“那里還知道底下的事了”——“樂極生悲”。當(dāng)這次年節(jié)過后,賈府便步步走向衰敗。
“笑話”之二:
再說一個過正月半的。幾個人抬著個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萬的人跟著瞧去。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點(diǎn)著了,只聽“噗哧”一聲,眾人哄然一笑都散了。這抬炮仗的人抱怨賣炮仗的捍的不結(jié)實(shí),沒等放就散了。湘云道:“難道他本人沒聽見響?”鳳姐兒道;“這本人原是聾子!”
這個笑話是個歇后語:“聾子放炮仗——散了!”此語也正好照應(yīng)眼下的賈府:“外頭已經(jīng)四更,依我說,老祖宗也乏了,咱們也該‘聾子放炮仗——散了’罷!”正與賈府對景。所謂“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所謂“家亡人散各奔騰”!都是著眼這個“散”字??傊@些地方均須用“反象以征”的方法來認(rèn)識。“象”的方面有:圓、聚、笑、樂、盛,“象”的“反”面是虧、散、哀、悲、衰。如果只停留在“象”的層面,不去“征”求“反象”之義,那就不免令雪芹慨嘆“誰解其中味”了。
《紅樓夢》第二回:“后人有《西江月》二詞,批寶玉極恰,其詞曰”: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fù)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這是對寶玉品性才氣的鑒定,結(jié)果是否定的;這要看該鑒定出自誰們的觀點(diǎn)立場。原是出自“世人誹謗”;而世俗之人并不理解寶玉這樣的舊世家的逆子,所以其鑒定是錯誤的,宜當(dāng)反看,加以“逆揣”,“反象以徵”,就是他的真面目了。
《紅樓夢》第十七回:
說著,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紙窗木榻,富貴氣像一洗皆盡。賈政心中自是歡喜,卻瞅?qū)氂竦溃骸按颂幦绾??”眾人見問,都忙悄悄的推寶玉,教他說好。寶玉不聽人言,便應(yīng)聲道:“不及‘有鳳來儀’多矣?!辟Z政聽了道:“無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樓畫棟,惡賴富麗為佳,那里知道這清幽氣像。終是不讀書之過!”寶玉忙答道:“老爺教訓(xùn)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怪他呆癡不改。今見問“天然”二字,眾人忙道:“別的都明白,為何連‘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睂氂竦溃骸皡s又來!此處置一田莊,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遠(yuǎn)無鄰村,近不負(fù)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爭似先處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氣,雖種竹引泉,亦不傷于穿鑿,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qiáng)為地,非其山而強(qiáng)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未及說完,賈政氣的喝命:“叉出去”!
真正懂得“天然”的寶玉偏說:“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不知“天然”的清客卻說:“別的都明白,為何連‘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币嗳绮粫浴睹献印返恼f曉,真曉《孟子》的激于世之偽而說不曉,到底誰曉誰不曉,“反象以征”便曉。
我們再看魯迅小說《祝?!??!白8!币舱弑闶瞧砬笮腋!I趺词恰案!??須簡單考究一下,《莊子·天地》篇記有“華封三?!惫适?,祝人:壽、富、多子。民俗繪桃、佛手柑、石榴為“三多圖”,三多都是福。漢桓譚《新論》:“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北本┕醺⒅滴跛鶗案!弊直?,該字右偏旁像“多”字,意謂多福多壽多子。魯迅說:“中國娶妻早是福氣,兒子多也是福氣?!?《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6年版,第376頁)魯迅總結(jié)說,人有兩種本能,一是食欲,是為保存自己的個體生命;二是性欲,是為保存群體的永久生命。(同上,第246頁)《說文》:“壽,久也;福,備也?!薄皦邸笔莻€體生命的延長,“?!笔欠N群生命的延長??傊说谋灸?食、性兩欲)得以實(shí)現(xiàn),便是“?!?。魯迅在討伐理學(xué)節(jié)烈觀的檄文《我之節(jié)烈觀》中呼吁:“我們還要發(fā)愿,要人類都受正當(dāng)?shù)男腋?!”這幸福就是“節(jié)烈”的反面對極,就是食色、生存、愛情、婚配、生育、繁衍后代??墒沁@一切,都從祥林嫂身上剝奪了,這是造成她悲劇的根源??墒囚旀?zhèn)的人們卻都在煮福禮、供福禮、迎福神,“亂成一團(tuán)糟”,等待“天地圣眾”“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結(jié)果“天地圣眾”賜福是虛無的,“節(jié)烈”肆虐卻是實(shí)在的,祥林嫂恰巧在祝福中死去就是明證,也是絕好的反諷。
《祝?!?,篇名雖一,其義則二,一面是魯鎮(zhèn)的祝福,一面是“我”的祝福;魯鎮(zhèn)祝而不得福,“我”之祝而將“福興”?!蹲8!肪哓?fù)面義與正面義,兼痛心之情與嚴(yán)正之志,賅兩端而約一詞,這就需用“反象以征”的鑰匙來解開認(rèn)知?!拔摇泵翡J地看透祥林嫂悲劇的根由和魯鎮(zhèn)祝福的無謂。作者“一面清結(jié)舊賬,一面開辟新路”(同前,第257頁),“我”“決計”要離開禮教、節(jié)烈統(tǒng)治的世界,到“福興樓”去吃“清燉魚翅”。這里有象征寓意,魚能滿足食欲,也借喻滿足性欲。(見聞一多《神話與詩》中的《說魚》,“吃魚喻合歡或結(jié)配”)能夠保存生命和延續(xù)這生命就達(dá)到幸福,“福興樓”就是這種理想的目標(biāo)。這也是魯迅給自己提出的使命:“自己背著因襲的重?fù)?dān),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同上第257頁)
本文開頭錢先生說:“詞令每正言若反,欲蓋彌彰,如舊謔埋銀地下,插標(biāo)其上曰:‘此處無銀’,……須逆揣而不宜順求”。正言若反,欲蓋彌彰之題意其例不乏,茲僅以《紅樓夢》釋之。作者一開篇就聲明,此書“雖有些指奸責(zé)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guān)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半m其中大旨談情,因毫不干涉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同樣,一開篇就聲明,本書借“假語村言”,將“真事隱去”,運(yùn)用了以假隱真的筆法。脂批也說作者“筆端狡獪”,不要“被作者瞞蔽了去”。
第15回賈寶玉路謁北靜王時,北靜王水溶又將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來,遞給寶玉說:“今日初會,倉促竟無敬賀之物,此系前日圣上親賜鹡鸰香念珠一串,權(quán)為賀敬之禮。”鹡鸰,又寫作“脊令”,典故出自《詩經(jīng)·小雅·常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wù)。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這里是以“脊令”作“兄弟”的代詞,以“香”表示兄弟關(guān)系處得和美。北靜王名叫“水溶”,也表示“一串”兄弟(包括皇帝)關(guān)系處得水乳交融。當(dāng)有外敵時“兄弟急難”,患難相助;平時則“兄弟鬩于墻”(兄弟間在“蕭墻之內(nèi)”互相格斗廝殺)。朱熹說“此詩蓋周公既誅管、蔡而作。故此章以下,專以死喪、急難、斗鬩之事為言?!?《詩集傳》) 周公誅管、蔡,管叔、蔡叔在封地叛亂,周公誅之,有情可原,你雍正誅戮沒有叛亂的老八老九,喚作阿其那(狗)、塞斯黑(豬),還幽囚禁錮了其他兄弟。這一串脊令兄弟到底是香是臭,至此已見分曉,可是曹雪芹意猶未足,隔了一段時間,舊事重提:
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鹡鸰香串珍重取出來,轉(zhuǎn)贈黛玉。黛玉說:“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彼鞌S而不取。
這就進(jìn)一步點(diǎn)明了,皇帝與水溶兄弟諸男人,都是“臭”的,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臭”的。自我標(biāo)榜的“鹡鸰香”,揭開這個蓋子,原來卻是“鹡鸰臭”!
王夫人何許人也?她是善名掩蓋下的惡人的典型。王夫人標(biāo)榜的善名最多:“是個寬仁慈厚的人”,“原是個好善的”,“太太好善”,“是慈善人”,“那么佛爺似的”,“我們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好善喜舍,最愛修廟塑神的”。善名一大堆,仿佛這個世家里真的有這么一位觀音了,可她的善心何在?善行何在?善政何在?不妨從頭檢閱全書,有的卻是累累罪惡,種種暴行。王夫人一身受兩種東西支配:“菩薩低眉”是其表面現(xiàn)象,“金剛怒目”方是本質(zhì)真實(shí),但她不是“降伏四魔”,而是迫害無辜。時而“那么佛爺似的”,時而“雷嗔電怒的來了”,正是這樣的對立統(tǒng)一。
“含恥辱情烈死金釧”,本來是寶玉調(diào)逗金釧兒,其母不責(zé)其子,反嫁禍奴婢:“只見王夫人翻身起來,照金釧兒臉上就打了個嘴巴子,指著罵道:‘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半m金釧兒苦求,亦不肯收留”,被逐出去?!澳墙疴A兒含羞忍辱的出去”,“投井死了”!這樣一起在賈政都感到震驚說這是“暴殄輕生的禍患”,卻正是同時被譽(yù)為“寬仁慈厚的人”,“姨娘是慈善人”下此毒手的。
“惑奸讒抄檢大觀園”,“俏丫鬟抱屈夭風(fēng)流,美優(yōu)伶斬情歸水月”,王夫人在這次暴行中,驅(qū)逐了十一人,害死無辜者三人(晴雯、司棋、潘又安),三人當(dāng)了尼姑,還有更多人受到精神人格凌辱和打擊。王夫人是這場大迫害的主犯、元兇。這是假惡丑屠戮真善美的總屠場,因為王夫人的本質(zhì)是丑的惡的,所以她是晴雯、芳官乃至黛玉所集中代表的美和善的天敵。
王夫人用月例增二兩銀、提升準(zhǔn)侍妾的代價收買了襲人,做西洋花點(diǎn)子哈巴兒。盡人皆知,狗是忠主的代名詞,襲人專擅體察迎合主意,她代王夫人時時刻刻規(guī)箴防范寶玉。“賢襲人嬌嗔箴寶玉”,防范寶玉與姊妹們相處。寶玉向黛玉傾訴肺腑之言,不料被襲人聽到了,這襲人自思寶黛“難免不才之事”,“心下暗度如何處治方免此丑禍”。截獲了第一手有價值的情報,鄭重向主子告密,進(jìn)讒諛,并獻(xiàn)“如何處治”的高參妙計:“怎么變個法兒,以后竟還教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就好了”?!暗降资悄信郑找挂惶幤鹱环奖?,由不得叫人懸心”。這一場長篇的告密、誹謗與陰謀,“策劃于密室,點(diǎn)火于基層”,一個借重對方的權(quán)勢和屠刀,一個借重對方的效忠和耳目,勾結(jié)起來,“鬼蜮為災(zāi)”。主題就是“清君側(cè)”,獻(xiàn)計清除寶玉身邊的得意人,其中首要的是黛玉和晴雯?!都t樓夢》中幾宗大事,其中兩件,一是“木石姻緣”被拆散,釀成寶黛愛情悲?。欢浅瓩z大觀園的暴行,造成晴雯橫遭殘害的慘劇。這兩宗大悲劇的“肇釁開端”就在這里。寶玉的《芙蓉女兒誄》,一面贊美和祭悼晴雯,一面聲罪致討罪魁禍?zhǔn)准捌鋷蛢磸姆?。試?“鳩鴆惡其高”、“蠱蠆之讒”、“諑謠謑詬,出自屏幃”、“鬼蜮之為災(zāi)”等指的不是襲人又是誰?當(dāng)然,“蠱蠆之讒”、“鬼蜮之為災(zāi)”、“鉗诐奴之口”也指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之流;至于“剖悍婦之心”,罪魁禍?zhǔn)淄醴蛉?,對不?你就難逃法網(wǎng)了!
關(guān)于“花襲人”這個姓名的來歷,書中交代過三次。三次都交代過“花襲人”取自“花氣襲人知晝暖”詩句?!皶儭弊衷娮鳌绑E”,是?!皩氂褚蛑拘栈?,又曾見舊人詩句上有‘花氣襲人’之句,遂回明賈母,更名襲人?!标懹巍洞寰訒病酚芯洹盎庖u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固然是“花襲人”的出處,這個名字曾引起賈政的懷疑:“丫頭不管叫個什么罷了,是誰這樣刁鉆,起這樣的名字?” 試想,由陸游“喜書”出來的“花氣襲人”有什么不好?怎能說是“刁鉆名字”呢?原來,“花襲人”并非真正來自陸游詩句,作者故意掩蓋了三次。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拿起一朵木樨來,念道:‘花氣襲人知晝暖。’”可證此“花”是桂花。原來“花襲人”出自初唐盧照鄰的宮體詩《長安古意》。這是一首長詩,開頭寫長安車馬、宮闕、第宅的繁華富麗。再寫貴家歌童舞女們的奢華生活,以襯豪貴的窮極奢欲。再將筆墨投向娼家,寫王孫公子、俠客、執(zhí)金吾等荒淫逸樂的夜生活。寫權(quán)臣互相傾軋,勢利之場險惡,得意者驕橫一時,轉(zhuǎn)眼即敗亡,滄桑巨變。專權(quán)豪雄敗亡后,幾乎靡有孑遺,“獨(dú)有南山桂花發(fā),飛來飛去襲人裾”,獨(dú)有失掉主人的桂花,猶如喪家之犬,飛來飛去,無所歸倚,吸附在他人的衣上,隨之而去?!鞍子駷樘媒鹱黢R”的賈府及其他豪貴,也是這樣由盛轉(zhuǎn)衰。隨著賈府衰落的趨勢,花襲人這個奴才數(shù)次更換主人,她曾伺候賈母,又曾伺候湘云,又伺候?qū)氂?。賈府被抄后,寶玉出走之前,她又嫁給蔣玉菡。而且這花襲人還有些癡處,她服侍誰時,心中眼中就只有誰,慣于易主,既忠又不忠。
大觀園里有一對建筑——鐵檻寺與饅頭庵。說“原來這饅頭庵就是水月寺,因他廟里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離鐵檻寺不遠(yuǎn)”,這就是故意遮蓋,就需“反象以征”。唐代張彥遠(yuǎn)輯《法書要錄》載:“智永禪師住吳興永欣寺,人來覓書(墨寶)者如市,所居門限(檻)為穿穴,乃用鐵葉裹之,謂之鐵門限。”后以“鐵門限”作“萬年牢靠”的代詞。然而有無萬年牢固的事物呢?沒有。唐代王梵志有詩,其一云:“世無百年人,強(qiáng)作千年調(diào)。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逼涠疲骸俺峭馔琉z頭,餡草在城里。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范成大合二事為詩云:“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石湖詩集》卷二十八《重九行營壽藏之地》)世人妄圖像千年不壞的鐵門檻那樣保住自己的權(quán)勢財富,到頭終不免連自身也要埋到墳堆里去!曹雪芹借用“鐵門限”和“土饅頭”的前文本設(shè)計了鐵檻寺和饅頭庵。由這兩個建筑物構(gòu)成一個動態(tài)運(yùn)動過程,以建筑空間流程轉(zhuǎn)換為人事興廢盛敗的時間流程。
[1]錢鍾書.管錐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魯迅.魯迅全集(第三冊)[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6.
[3]林東海.詩法舉隅[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
[4](清)李扶九,黃仁黼.古文筆法百篇[M].長沙:岳麓書社,1984.
[5]任二北.優(yōu)語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
[6]沈括.夢溪筆談[M].北京:中華書局.1957.
〔責(zé)任編輯 張 偉〕
(英文摘要
On the Reverse Symbolism
LIN Fang-zh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Journalism,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21)
The theory of “Reverse Symbolism” was proposed by Qian Zhongshu, and the proposition means that some images should be identified from the reverse sides. This idea originates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Reverse Symbolism” i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logic, to interpret dreams, to appreciate the poems and novels.
“Reverse Symbolism”;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Appreciation of poems and novels
2015-01-02
林方直(1936-),男,遼寧沈陽人,內(nèi)蒙古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教授,著有《紅樓夢符號解讀》等。
I206.2
A
1004-1869(2015)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