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玲
作文創(chuàng)新就是要求立意新、材料新、表達新。高考作文存在的普遍問題除了內(nèi)容單薄、缺乏材料外,就是用例陳舊、俗套,不論寫什么話題作文都是“老馬識途”,動輒踏入“革命老區(qū)”。中國古代的例子不外乎屈原、司馬遷,現(xiàn)代的常常是焦裕祿、張海迪;外國的例子常用愛迪生、居里夫人、貝多芬等,讓閱卷老師產(chǎn)生審美疲勞,不勝其煩。
學生只要運用發(fā)散思維的眼光,緊緊扣住時代的脈搏,讓作文材料的“活水”激蕩起來,何愁覓不到新穎的作文材料?
一、立足文本,進行深加工,用同一則寫作素材輻射多個話題的論證
學習了《我與地壇》這一課,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得到了一次洗禮,有的被史鐵生的事跡感動著,有的被史媽媽的母愛震撼著。過去一提起史鐵生,就把他看作殘疾人的驕傲、身殘志堅的典范。拋開固定的思維模式,從發(fā)散思維的角度運用這則材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證不同的話題:
1.史鐵生沒有一味地在廢墟上哭泣,他以挫折為筆,痛苦為墨,書寫生命的新篇章,在人生的路途上,他收獲了別人難以企及的成功。(“遭遇挫折與放大痛苦”的話題)
2.史鐵生的母親默默地為兒子做的這一切,她唯一指望的是兒子能讀懂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家庭教育”的話題)
3.苦難是一架梯子,勇敢者利用它摘取幸福的果實。史鐵生以苦難為筆,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讀懂了苦難就讀懂了幸福,讀懂了苦難與幸福也就讀懂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的話題)
4.烏鴉尚知反哺報恩,人更應當把感恩當作美德之樹上葳蕤的綠葉。史鐵生為感恩母親,瘋狂地想使母親感到驕傲,硬生生地用紙筆在報刊上碰撞開了一條通向未來的路。(“感恩”的話題)
5.史鐵生背負著沉重的心靈枷鎖,背負著沉重的人生疑問,來到地壇,反思自己,終于參透了生與死。他明白了死是一個不必急于求成必然會到來的事實,明白了“怎樣活”才是一個值得深刻思考和計劃的事情。(“反思自己”的話題)
同一則寫作素材,只因?qū)徱暤慕嵌炔煌?,就可以成為多則話題作文的材料。這樣不僅使作文內(nèi)容豐富,而且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立足生活,引進時代的“源頭活水”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學生的寫作也是如此。面對話題,學生應將時代的“活水”引入作文,緊跟歷史潮流,把握時代脈搏、放眼世界、關注社會。比如看“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東方時空”“體育新聞”等欄目,翻閱《中國青年報》《半月談》等報刊,開闊視野,拓展選材空間,提高思想水平和文化品位。例如:
1.誰說現(xiàn)代是失落英雄的時代。盡管遠去了刀光劍影,消泯了戰(zhàn)爭烽火,但行行出英雄,英雄的精神永遠馳騁。非典肆虐時,為保證人民生命安全,忘我工作的白衣戰(zhàn)士就是英雄。(“英雄”的話題)
2.登封市公安局長任長霞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打非除惡,保一方平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讓登封市人民自豪和驕傲的成績,“戛然而止乘風去,定格光環(huán)在巔峰?!保ā捌椒才c自豪”的話題)
3.田徑場上的短跑項目,從來都是由歐美選手(尤其是黑種人選手)壟斷的。劉翔的110米欄冠軍,意義遠不是獲得金牌,他實現(xiàn)了黃種人一百多年來的夢想。如果劉翔和教練沒有打破壟斷的夢想,沒有超越夢想的勇氣,一直滿足于進入前八強的成績,他會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嗎?因此,有了夢想才能去努力的超越夢想。(“超越夢想”的話題)
4.每一個失敗的英雄都像追日的夸父,填海的精衛(wèi),他們是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在賽場上拼搏,哪怕以失敗告終,也比見好就收更有意義,畢竟賽場不是賭場。阿蘭·約翰遜悲傷的離去,但他仍然贏得了對手的懷念與尊重。劉翔與約翰遜之間不是狹隘的瑜亮之爭,而是真誠的惺惺相惜。(“王者英雄”的話題)
5.200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洪戰(zhàn)輝,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生活的艱難讓他過早地開始收獲,他由此開始變成了苦難打不倒的男子漢,在貧困中求學,在艱難中自強。今天他看起來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從來都是強者。(“面對挫折”的話題)
這些事例,有的來自生活,有的來自新聞報道,是學生必須關注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睂懽鲿r面向生活,關注這樣的事例并作深入思考,可以豐富充實作文內(nèi)容,使文章語言搖曳生姿,讀來唇齒留香。
只要學生關注現(xiàn)實,關注社會,做生活的有心人,發(fā)現(xiàn)并積累最富有時代特色的,與新生活、新事物密切相關的新材料,勤于思考,要“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練習題。”在行文時選材,反復推敲,選取最能表現(xiàn)主題的新鮮的材料,一定能寫出文質(zhì)兼美的佳作。
參考文獻:
談幼珍.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摭談[J].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2010(10).
編輯 李 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