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廣西玉林巿玉州區(qū)大塘鎮(zhèn)衛(wèi)生院 537029
119例頭外傷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
王莉廣西玉林巿玉州區(qū)大塘鎮(zhèn)衛(wèi)生院537029
摘要目的:探討頭外傷急救護理措施。方法:回顧分析我院急診科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9例頭外傷患者臨床資料及急救護理措施。結果:119例患者,12例入院后生命體征消失搶救無效死亡,107例經(jīng)及時、準確、有效急救護理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住院治療后均治愈出院。結論:及時、準確、有效的急救護理措施在改善頭外傷患者預后、降低死亡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應重視急救護理方法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
關鍵詞頭外傷急救護理體會
頭外傷是急診科常見外傷之一,也是外傷死亡常見原因之一[1],因此急救護理是否準確到位,如何在最短時間對患者進行有效急救護理在提高頭外傷患者預后、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2年3月-2014年7月期間,我院急診科共接診頭外傷患者119例,無1例患者被延誤治療或誤診,現(xiàn)將急救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頭外傷患者119例作為分析對象,男85例,女34例;年齡5~79歲,平均年齡(30.4±2.1)歲。 12例患者入院后生命體征已消失,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107例患者經(jīng)搶救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其中23例轉入神經(jīng)外科,9例轉入五官科,其余75例留在急診室觀察室待觀察,所有患者均治愈后順利出院。
2急診護理
2.1病情評估患者入院后,立即對意識、呼吸、主要臟器等狀況進行檢查和評估,初步判斷患者受傷的嚴重程度。檢查患者是否出現(xiàn)意識喪失,對有意識患者進行問話,觀察患者反應,對無意識患者,檢查其運動反射、嘔吐反射、角膜反射、對光反射、疼痛反射等功能是否正常,并評估患者國際GCSS評分。詢問患者或家屬患者受傷的原因、時間、地點、撞擊的方式、方向、速度及力度等情況,以及患者喪失意識的持續(xù)時間等,進行病情的初步評估。
2.2生命體征監(jiān)測在初步評估患者病情的基礎上,對患者呼吸、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生命體征平穩(wěn)患者進一步行常規(guī)CT掃描以判斷其是否存在顱骨骨折、顱內損傷等。對于無腦、腦膜、顱內血管神經(jīng)組織損傷的單純顱骨骨折患者,留院觀察24~48h后即可出院。
2.3傷口處理對于頭部有開放性外傷患者,應及時進行止血和傷口處理。頭部血管非常豐富,因此即使小創(chuàng)傷也可能導致大量出血。保持患者頭部不動采取有效措施止血,若患者頭皮廣泛出血,則暫時性壓迫頭皮主要供血動脈,如枕動脈、顳淺動脈等減少出血,若患者發(fā)生大血管破裂,則采用止血鉗進行止血,若以上方法還不能止血,則立即行頭皮全層縫合以有效止血。然后包扎傷口,將患者傷口周圍頭發(fā)剪短,謹慎處理傷口內異物及創(chuàng)面,避免造成感染,先用消毒紗布保護,外層覆蓋干紗布。
2.4呼吸道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急救重點之一,對于發(fā)生顱內損傷患者,因意識障礙而導致咳嗽、吞咽等反射消失,頻繁嘔吐致使呼吸道內分泌物、胃反流物、血塊等大量聚集,從而引發(fā)窒息,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急救時需立即對患者呼吸道進行清理。若呼吸道分泌物較多,采用負壓吸引器吸出,若患者出現(xiàn)舌后墜,采用舌鉗立即拉出,必要時給予患者低流量持續(xù)吸氧以改善缺氧癥狀,對于昏迷患者盡早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術等以保證患者腦組織供氧。
2.5建立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建立靜脈通道也是急救重點之一。手觸摸檢查患者頸動脈或橈動脈,若感覺不到頸動脈搏動,說明患者收縮壓小于60mmHg(1mmHg=0.133kPa),若感覺不到橈動脈搏動,說明患者收縮壓小于80mmHg,此時需立刻建立2條或2條以上的靜脈通道,使藥物短時間內發(fā)揮作用,血容量及時得到補充,避免患者發(fā)生早期休克。若感覺患者頸動脈充盈腫脹,說明患者顱內壓升高,應立即給予250ml的20%甘露醇靜脈滴注,15min內完成,期間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穿刺部位、尿量等。
2.6心理護理由于頭外傷多為突發(fā)意外事件所致,因此患者及家屬無心理準備,容易產(chǎn)生焦慮、緊張、擔憂等負面情緒,部分為兒童或老人,身體承受力和抵抗力較差,給病情診斷和治療帶來一定困難。因此,護理人員需耐心、積極主動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詢問疾病情況、致病原因、持續(xù)時間等相關問題,控制患者情緒,關心安慰患者及家屬,使其戰(zhàn)勝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
3討論
急救醫(yī)學是現(xiàn)代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預后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具有關鍵作用[2]。近年來,隨著交通業(yè)和建筑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頭外傷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約占全身部位創(chuàng)傷的9%,其病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3]?,F(xiàn)場急救是頭外傷急救的關鍵,做好現(xiàn)場止血、包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患者吸氧及降低顱內壓處理[4]。入院后急救護理應短時間內開始,評估患者意識水平及反射功能,意識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患者進行CT掃描檢查是否有顱骨骨折或顱內損傷,意識消失患者及時建立靜脈通道,保證藥物進入和血量循環(huán),建立吸痰裝置保證呼吸道暢通,嚴密監(jiān)測患者意識、體溫、瞳孔、呼吸、血壓、脈搏、皮膚黏膜、末梢循環(huán)、尿量等,判斷患者病情變化,防止發(fā)生早期休克、顱內血腫、腦疝等并發(fā)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損傷[5]。及時、準確、有效的判斷和處理是急救成功的關鍵,因此作為急救護理人員一方面應不斷學習新的醫(yī)療科技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應多參加技能培訓、經(jīng)驗交流等會議,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熟練掌握各項急救措施,有效完成急救任務,挽救患者生命。
參考文獻
[1]石雪英.頭外傷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3,30(1):83-84.
[2]嚴紅柱.急性顱腦外傷患者的急救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11):127.
[3]張鵬輝.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急救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3):179-180.
[4]邢俊霞.69例重癥顱腦外傷的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11(3):4542.
[5]劉青葉. 老年顱腦外傷患者急救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3,6(4):162-163.
(編輯紫蘇)
收稿日期2014-09-25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8-1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