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魅力的對策思考
秦月
貴州師范學院數(shù)計學院,貴州貴陽550001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必須著力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自身的教學魅力: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賞識教育;二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語言魅力;三是改變教學方法,使課堂充滿活力。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魅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14-0287-02
作者簡介:秦月(1988-),女,漢族,遼寧阜新人,碩士研究生,貴州師范學院助教,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學是一門藝術,它以獨特的魅力給人以美的享受。讓每一節(jié)課堂有活力,充滿魅力,讓學生在藝術享受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知識,受到教育,這是需要我們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不盡人意。主要表現(xiàn)為有的教師在臺上滔滔不絕的講,而臺下的學生卻無動于衷,提不起興趣,甚至反感,只因考試的壓力才去被動的學習,去被動的接受知識。其實,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的原因很多,但筆者認為,教師是否具有教學魅力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國教育學者張先華曾說:“作為教師,你可以沒有博士學位,但你不能沒有教學魅力?!雹儆纱丝梢?,擁有教學魅力已成為優(yōu)秀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魅力。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賞識教育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有學者提出:“一切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受教育者為本。”②以受教育者為本實際上就是對教育對象主體地位的肯定,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論”和“課堂中心論”,這是對受教育者也就是教育對象本身的尊重、對教育對象價值和意義的肯定。以學生為本,首先要承認學生的權利,學生與教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樣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格尊嚴;其次,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智商、情商等的個體差異,平等的對待每位學生;最后,以是否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師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根本目的。
教師的學生觀支配著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而影響著教育教學的實際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肯定通常會喚起學生的自信心和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激勵學生努力進取、奮發(fā)圖強。例如,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回答,老師要給予正確合理的評價,哪怕簡簡單單的“你說的不錯”都會使學生產(chǎn)生學業(yè)的成就感,這就是賞識教育的作用。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要讓學生在賞識教育中快樂健康地成長,這也為提高教學魅力提供有利條件。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語言魅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③所有的教學方法都離不開教師的語言表述,它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要手段。我們聽優(yōu)秀教師講課,有人簡練有力,有人委婉動情,有人幽默風趣……雖然強調(diào)各不相同,特點各有所長,但表情達意都有一套獨到的功夫。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講究語速、音調(diào)和響度,表達要準確,精煉,富有一定的時代氣息和情感色彩。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既要利用教師的教,又要利用學生的學;既要講究教法,又要注重學法,并使兩者在教學過程中達到有機的統(tǒng)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生的主觀動因是內(nèi)因,教師的啟發(fā)誘導是外因。內(nèi)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nèi)因起作用。所以,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魅力,就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的積極性。這就對教師的語言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首先,要求教師的導語要新穎、要有啟發(fā)性。高爾基在談創(chuàng)作體會時說:“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定調(diào)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④。教學也是如此,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如果能有好的開頭,根據(jù)學生求知欲強的特點和不同教學內(nèi)容,利用情境復現(xiàn)或案例重現(xiàn)的方法,設計出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引起學生注意力的導語,導入新的授課內(nèi)容,抓住學生的眼球,那么,這節(jié)課就已經(jīng)開啟了成功的模式。
其次,要求教師的課堂提問要有語言魅力。課堂教學中的每個問題必須嚴謹,必須做到語言設計的精心思考,巧妙安排。課堂提問是教師駕馭課堂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應做到語言不繁、語速平緩、吐字清晰、語出時機捕捉適當,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精神振奮,思維活躍。
最后,要求教師的結課要藝術。如果我們把一堂具有教學魅力的好課比做一只婉轉(zhuǎn)悠揚的樂曲,導課是“起調(diào)”,結課是“終曲”,完美的教學就必須做到善始善終。結尾的好壞也是衡量教學藝術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成功的結課,不僅對教學內(nèi)容起著概括、提煉和升華的作用,而且具有促進學生加深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的作用。
三、改變教學方法,使課堂充滿活力
改變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方式,而采用充滿激情的“競爭教學法”。顧名思義,這種教學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學
生之間的競爭意識。爭強好勝、愛表現(xiàn)、集體榮譽感強等,都是學生的共同心理特征?!案偁幗虒W法”就是將教學內(nèi)容目標化、問題化,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規(guī)定時間里完成口頭或書面答題準備,在全班學生面前派小組代表進行回答,然后由教師根據(jù)各小組的學生表現(xiàn)進行量化評分或其他激勵形式進行課題評價,最終形成正確的階梯規(guī)范與方法的教學過程。
“競爭教學法”要求教師有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從電視娛樂節(jié)目主持人的表現(xiàn)中,我們不難看出“競爭教學法”需要教師有良好的語言駕馭能力,有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進行適時引導鼓動的能力。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要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不失時機地鼓動學生開展學習競爭。
總而言之,強調(diào)競爭與合作是符合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熱情獲得最大程度的調(diào)動,可以變被動聽講為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可以改變知識的單向傳播,強調(diào)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強化競爭與合作意識??梢哉f,學生的課堂學習激情,會在課堂競爭環(huán)境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總之,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只有運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包括幽默風趣的語言、啟發(fā)性的問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及多媒體的巧妙利用等去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才能使教學充滿活力,才能增強教學魅力,使教學變成學生獲得發(fā)展的精彩活動,進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注釋]
①張先華.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2:159.
②萬光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基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6.
③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④高艷.現(xiàn)代教學基本技能[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1.
[參考文獻]
[1]張先華.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2:159.
[2]萬光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基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6.
[3]靳志高.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貫徹以人為本[J].理論探索,2005(6).
[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5]高艷.現(xiàn)代教學基本技能[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