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露
在移動網絡信息化時代,如何與時俱進,推動社會管理和服務創(chuàng)新,暢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2014年9月,南昌市西湖區(qū)委組織部利用微信優(yōu)勢,搭建了“智慧朝陽”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探索了黨員管理、服務群眾的社會管理新模式,并在朝陽洲街道先行先試。
“智慧朝陽”微信平臺涵蓋了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綜合資訊三大主欄目,對外發(fā)布黨務、政務、事務類信息。
基層黨建欄目設黨務公開、黨員在線、清風朝陽三個子欄目。黨務公開子欄目主要提供發(fā)展黨員、組織關系接轉、黨費收繳等常用黨務服務的線上咨詢和預約辦理,并公開街道黨建工作動態(tài)。
黨員在線子欄目推出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每季一評、每年一比五個分支,黨員每天在線做一道黨建問答題、每周集中上一次微黨課、每月進行一次黨建知識考試、每季度曬一次各社區(qū)黨組織和所屬黨員的成績單、每年對黨員學習教育、發(fā)揮作用等情況進行一次評比,要求黨員談一次學習、工作體會,并拍成視頻上傳到微信平臺。通過線上活動,構建了黨組織和黨員教育、管理、服務、評價“四位一體”新模式,黨員在微信平臺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被清楚地記錄在后臺管理系統(tǒng)當中,為黨員評定提供了依據。
清風朝陽子欄目主推機關和社區(qū)廉政文化建設的風采,定期對黨員干部開展黨風廉政教育,著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
為打造服務群眾“直通車”,在社會治理欄目下,設立了智慧城管、計劃生育、勞動保障等五個子欄目,發(fā)布了涵蓋街道職責范圍內全部對外服務的辦事指南。輸入所要辦理事項的關鍵字,系統(tǒng)會自動檢索,將相關辦事指南進行推送,群眾有任何疑問也可以在線進行咨詢。
微信平臺還針對特殊人群開通了在線互動式服務。最具有代表性的是0—6歲獨生子女愛心保險網上辦理、退休人員網上生存認定,原本需要去社區(qū)或街道跑一趟進行認證的業(yè)務,現在只需把一張本人當天的照片和本人詳細信息,上傳到平臺上,工作人員就能進行業(yè)務辦理,省去了群眾辦事往來的奔波。
綜合資訊欄目下設媒體看朝陽、投資朝陽、朝陽發(fā)布和市民巡訪四個子欄目。在市民巡訪子欄目,群眾可以通過網絡上傳轄區(qū)不文明行為,宣揚好人好事,營造“人人行動、提升文明、維護形象”的良好氛圍。同時,群眾也可以以文字、圖片等形式通過該欄目反映問題,提意見,對街道各項工作進行監(jiān)督,微信后臺工作人員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調查處理并回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