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常青
塑料制品巧鑒別
——如何選擇“可塑之才”
文 常青
食品安全問題頻頻亮起紅燈,塑化劑、甲醛、鉛、銻等有害物質(zhì)接二連三的被我們“食用”后,有關(guān)塑料制品的安全性問題再掀波瀾。美國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塑料制品所含化學物質(zhì)鄰苯二甲酸鹽的某些種類可能抑制男性胎兒體內(nèi)激素的作用,致使男孩女性化。而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塑料袋中有些化學物質(zhì)具有慢性毒性,長期接觸不僅會令今天的人們深受其害,而且可能殃及后代。這無疑給自問世以來便被現(xiàn)代生活廣泛應(yīng)用,深受人們歡迎的塑料制品烙上了危險的印記。
食品包裝袋、餐盒、飲料瓶等在日常生活中被大家普遍使用,所以要選擇“可塑之才”,而且學會正確鑒別非常重要。
在購買或者使用塑料袋、食品包裝袋時,可用望、聞、問、切的方法鑒別其安全性。望:首先要留意商品的名稱,以此辨別其用途及使用范圍,不可亂用,以免引發(fā)意外;其次是看商品標簽上是否有QS標志,這是對接觸食物的塑料制品的國家標準認證,觀察產(chǎn)品時,合格商品絕不會出現(xiàn)透光性差或有斑點、氣霧、氣泡等問題。聞:如果有濃烈的塑料味道,該容器肯定不適合用于食品保存,極可能是不合格或者劣質(zhì)產(chǎn)品,質(zhì)量過關(guān)的食品用塑料制品不應(yīng)有異味。問:如果主要作用為盛裝食物,那就要特別留心,向銷售人員了解塑料制品的用途,是否能用作食品保存。切:仔細觸摸塑料容器,如果在塑料開口處出現(xiàn)毛刺,屬于不合格產(chǎn)品。
有些個體加工戶為貪圖利益而降低成本,將回收來的廢油桶、酒壺甚至輸液管、農(nóng)藥罐等統(tǒng)統(tǒng)當成制造塑料食品袋的原料,有害的食品袋源源不斷地流入各地市場,給消費者帶來健康隱患。
專家提醒廣大消費者應(yīng)加強識別,參考方法有三種:1、把塑料袋放進水里,如果沉到水里,就是再生料做的,如果浮在水面,就是新料做的;2、再生料做的塑料袋有一股難聞的氣味,新料做的塑料袋氣味很弱或沒有異味;3、再生料做的塑料袋韌性差,新料做的塑料袋韌性相對較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家庭用的塑料袋、塑料容器等盛放食品已司空見慣,超市里琳瑯滿目的貨架上,擺放的用塑料包裝的食品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用來包裝和盛放食品的塑料應(yīng)是無毒的。可有時人們總是忽視這個問題,隨手抄起個塑料袋就用來裝食品,殊不知這樣做對身體是有害的。因為這些塑料袋在制造過程中加入的增塑劑、穩(wěn)定劑也有毒性。再加上鉛鹽極易析出,一旦進入人體,久而久之,中毒生病危害我們的健康,所以用塑料制品包裝和盛放食物,要用專用的食品袋、盒,決不可亂用。
環(huán)保餐盒:無毒無味,易降解,生產(chǎn)制造、使用和銷毀過程均無污染。這種以天然木質(zhì)纖維為原料的綠色環(huán)保飯盒,在土壤中降解可沃土,回收可作燃料或造紙原料。其衛(wèi)生、抗冷熱性、機械強度也成為考察指標。因其使用了加熱和紫外線雙重消毒,在90度熱水中浸30分鐘不變型、不滲漏;機械強度高,耐高溫,抗冰冷,防油、防水性能佳。
劣質(zhì)餐盒:摸上去軟綿綿,粗燥不平,沒有彈性,聞上去有一股刺鼻的味道;用手指輕輕捏一下餐盒,如果留有印記就證明有石蠟存在;一般的塑料包裝很難撕壞,而加了石蠟的包裝就會軟綿綿的,而且很容易被撕破;將包裝盒舉向太陽,看是否有明顯的不規(guī)則小黑點,如果有就證明里面存在雜質(zhì)。
除了用以上方法鑒別外,還可以用沉水實驗來驗證快餐盒的優(yōu)劣。劣質(zhì)產(chǎn)品一般加入碳酸鈣、滑石粉等物質(zhì),比重比水大,把快餐盒撕碎后放到水里攪拌,沉下去的就是不合格產(chǎn)品,而合格的快餐盒比重小,會浮在水面上。
一次性食品包裝容器上必須明示QS標志。
目前,飲料產(chǎn)品所用的塑料包裝一般為PET塑料瓶,可耐熱至70℃,如果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融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因此,飲料瓶等塑料容器使用之后,請不要再循環(huán)使用,以免引發(fā)健康問題得不償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VC材料,這材料目前已經(jīng)很少用于食品包裝,因為其高溫時容易析出有害物質(zhì),甚至在制造的過程中都會釋放,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后,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等疾病。
PC材質(zhì)的塑料多用來制造水壺、水杯、奶瓶等。而PC也因為含有雙酚A而頗受爭議,加拿大等許多國家已經(jīng)禁止使用含有雙酚A材質(zhì)來制作奶瓶等。理論上,只要在制作PC的過程中,雙酚A百分百轉(zhuǎn)化成塑料結(jié)構(gòu),便表示制品完全沒有雙酚A,不會釋出。但是,如果有小量雙酚A沒有轉(zhuǎn)化,則可能會釋出而進入食物或飲品中,在使用此類容器時小心為上。因為PC中殘留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釋放速度也愈快。
對于人們最鐘愛的碗裝泡面盒、快餐盒,多為PS材料所制作,雖然耐熱抗寒,但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并且不能用于盛裝強酸(如柳橙汁)、強堿性物質(zhì),因為會分解致癌物質(zhì)。所以應(yīng)該盡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滾燙的食物。如果使用一次性餐盒的話,打包回家后,建議立即將飯菜倒出,放到玻璃或陶瓷容器中,再放入冰箱保存。不要貪圖方便、省事直接放入冰箱,更不能用微波爐直接加熱。
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容器,就是PP材質(zhì)的微波爐餐盒,雖然可以在清潔后重復使用,但是請注意盒蓋的材質(zhì),如果是PET制造,微波爐加熱時請取下盒蓋,“混搭”很危險。
小編建議:
若仍擔心塑料產(chǎn)品在使用時會帶給人體傷害,那么建議大家最好注意使用方法,避免不當使用造成的傷害;而且要特別注意溫度的問題,切忌高溫、高熱?;蛘咧苯痈挠锰沾伞⒉讳P鋼、玻璃等其他材料的容器,這樣不僅可減少對人體的傷害,還能減少使用石油化學產(chǎn)品,讓環(huán)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