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春
(登州博物館,蓬萊265600)
海上絲綢之路朝鮮史料中的廣東船
袁曉春
(登州博物館,蓬萊265600)
本文采用朝鮮李朝《備邊司謄錄》的史料,對清朝廣船許必濟船與廣東商人李光等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清朝廣船船員年齡多在20—30多歲之間,呈現出年輕化的態(tài)勢。廣船從北方販賣黃豆、人參至廣東貿易,船上搭載外國客商、女眷、孩子,外國客商的人數甚至超過船員人數,廣船上船員還有飼養(yǎng)狗、貓等動物的習俗。另外,廣東商人李光等搭船貿易,船載主要貨物為棉花。相關朝鮮史料為囯內首次介紹,為珍貴的清朝廣船的海外資料。
朝鮮史料;備邊司謄錄;廣商;廣船;外國客商
清朝時期,廣東商人及廣船是我國海商中進行海內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清朝中、后期,當大量西洋海商云集廣東港埠貿易,廣東商人及廣船是怎樣的情形,其貿易物品、乘員結構等是怎樣構成的?現從國內未出版的朝鮮李氏王朝《備邊司謄錄》中進行檢索,從漂流到朝鮮半島的四十艘中國海船中,檢索到廣東潮州府汕頭許必濟船以及廣東商人李光等搭船貿易的情況記錄,現試做探究。
清朝時期,中國與朝鮮保持良好的官方與民間關系。朝鮮海船遭遇颶風漂流到中國境內,官府均給銀兩、衣物、糧食,如有病人施藥救治,禮送回國。反之,朝鮮方面也是這樣。對漂流到朝鮮境內的中國海船,詳細記錄到《備邊司謄錄》,《備邊司謄錄》是朝鮮李朝時期的官方資料。備邊司是朝鮮李朝成宗十三年(公元1482年),為處理邊境防御事務而設立的專門機構。在從事邊境事務的官員中選拔專業(yè)精通人員設立郎廳、譯官等官職,每天對邊境事務進行商議、處置和記錄。在《備邊司謄錄》中,中國商船遇風漂流到朝鮮,朝鮮官員以“問情別單”或“漂人問情別單”、“漂漢問情別單”的形式,對中國商船乘員進行交叉詢問,對商船乘員組成、航行目的、貨物種類、搭船商人等進行詳細了解和記錄。
《備邊司謄錄》中,記錄有四十艘中國海船漂流到朝鮮半島的情況。其中,清朝廣船許必濟船以及廣東商人李光等搭船貿易等詳細記載,相關清朝廣船及廣東商人的史料不見中國史籍,為清朝時期珍貴的航海史料。
清朝光緒六年(1880年),漂流到朝鮮的廣船許必濟船,其船員普遍年輕,據《備邊司謄錄》中記載:船長許必濟年齡在三十四歲,船員多在二十多至三十多歲之間,只有一位船員較為年長,年齡在四十五歲。雖然許必濟船的船員年齡屬于個案,但應具有一定的廣船船員年齡的參考價值,說明廣船船員的年齡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與福船船員的年齡有一定的差異性。在《備邊司謄錄》中記載:明朝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福建林成商船漂流到朝鮮時,船上船員四十一人,船主林成未隨商船出行,船長薛萬春年齡五十五歲,其他船員年齡大多在二十歲至四十多歲之間,少數五十歲至六十歲,其中年齡最大的七十歲,最小的剛十四歲。由林成商船個案比較,福船船員年齡跨度很大,不像廣船許必濟船的船員年齡普遍年輕化。
在《備邊司謄錄》記錄的許必濟船,在營口購買了黃豆、紅參回廣東潮州販賣。紅參是人參的制成品,是將干人參置入鍋中蒸熟,再曬干的人參制品,具有耐貯存特點。清朝時期,據《備邊司謄錄》記載的南方船只多裝載砂糖、胡椒、蘇木販運到北方各港,從北方購回黃豆、人參、紅棗、棉花等回南方貿易。
據載,廣船許必濟船僅有船員十人,船員數量之少讓人有些吃驚。與《備邊司謄錄》中記載的福船林成商船船員四十一人、黃宗禮商船成員五十人相比,廣船許必濟船的船員實在是太少了。必須提出的是,《備邊司謄錄》中未記錄廣船與福船的大小尺度,無疑船舶的大小,決定船員的數量,未載明船舶尺寸的廣船許必濟船船員數量只能作為個案,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廣船許必濟船還搭載了暹羅客商的兩位女眷。清朝時期,在中國南北方海船中,女人上船是海船中的禁忌,在廣船中卻允許外國客商的家眷、孩子常年隨船貿易居住,不能不讓人佩服廣船船商與船員敢于打破行船禁忌的勇氣。
此外,許必濟船上還豢養(yǎng)了一條狗、一只貓。那么是廣船上船員豢養(yǎng)的寵物,還是照顧到船載暹羅客商豢養(yǎng)動物的習慣?從記錄“并船上雜用家伙一狗一貓”來看,無疑是許必濟船上所有,說明廣船船員有豢養(yǎng)動物的習俗。
在《備邊司譽錄》中記載了暹羅商人搭乘中國商船來華貿易的史料。據記載,廣東潮州府許必濟船往暹羅國貿易,船上乘員有許必濟等十人,卻帶回暹羅國客商十八人。該船是到達暹羅國后載客十八人返航,在抵達山東煙臺賣出貨物又收購貨物,駛往營口購買了大豆后,返回潮州時遭遇颶風漂流到朝鮮。朝鮮備邊司官員碰到中國商船載有外國客商,感到很奇怪,因此進行詳細詢問:
問:暹羅國人姓名年紀?
答:毛紅年五十二,番旺年二十九,……以上十四人,都是船格(客),一女人是番班年二十四,毛紅之妻。一女人是番只年二十五,番月之妻。一幼男是毛彬,毛紅之兒子。
問:自潮州府往暹羅國,相距幾里?
答:一萬四千里水路。
問:你們在哪個海面,漂到這里?
答:我們今年五月初四日,從暹羅國發(fā)船之路,九月二十九日,在山東洋面,忽遭颶風,船只破裂,僅駕從船,飄蕩到這里。
問:你們即在海面,漂泊多日,沒有淹死與害病之人么?
答:暹羅國一名叫番合的不幸落水淹死,我們仗著貴國福庇,幸免于死了。
由上述記錄可見,廣船許必濟船經常駛往暹羅貿易,因而船載暹羅國商人。暹羅國客商來華貿易,還帶著老婆、孩子,貿易范圍涉及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各個碼頭,說明在清朝時期中國廣船乘員中還有外國客商存在,外國乘員跟隨中國廣船來華往返貿易。
清朝廣東商人在沿海的南、北方港口間貿易,既有乘坐廣船,也有搭乘其他商船貿易的情況。據《備邊司譽錄第百五十八冊·正祖年丁酉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記載的廣東行商李光等,搭乘天津金長美商船貿易。金長美商船是漂流到朝鮮的40艘中國明清商船中,唯一被詳細記錄長寬尺度的商船,海船史料十分珍貴。文載:
問:你們所破船,官船耶私船耶?船之長廣幾許?帆等幾個?船號云何?
答:船是商船,其長十丈,其廣一丈六尺,建三桅,前桅長五丈抱半圍,中桅長九丈抱二圍,后桅長三丈抱半半圍,船號則商號第六十九號。
金長美商船的船籍為天津縣商字69號,屬于方頭平底的沙船,船長31.1米,船寬4.96米,該船主桅高度僅比船長稍小一點,引人關注的是,這一記載與中國古籍關于古船主桅高度比船長稍短的記載相同。
廣東商人搭乘金長美商船的記錄是這樣的:
問:你們二十九人姓名、年紀、居?。俊?/p>
答:客人李光年六十,羅五年五十一,已上二人住廣東省廣州府南??h?!?/p>
廣東商人李光、羅五,一位年齡已到60歲,另一位年過50,但是他們依然輾轉于沿海的南北方港口,顯示出廣東商人不顧年歲已長,奮力開拓的商業(yè)精神。他們從天津大沽口乘船,船載棉花、紅棗,去往廣東貿易,在山東省登州(蓬萊)海域不幸遭遇大風,漂流到朝鮮境內,大船破裂。朝鮮官員發(fā)現乘員中有廣東商人問道:
天津之于廣東,比同安尤為絕遠。廣東客人,緣何作伴耶?
答:廣東客人李光等,以行商來天津,故與之同舟也。
金長美船主要貨物是棉花、紅棗,朝鮮官員詳問道:
你們當初裝載涼花(注:棉花)幾斤,棗子幾石,價為幾許?
答:涼花一百九十包,棗子一千多擔,而涼花每包為一百五十斤,價銀十七兩,棗子每擔為一百斤,價銀三兩。
問:涼花、棗子,盡為漂失耶,貨主是誰?
答:涼花即客人李花等五人之貨,棗子是船戶金長美之物,盡為漂散漁船破之時,而涼花之漂著浦邊者,貴國人拯出,而換給棉布,至八十匹之多,感謝無地。
上述記載表明,廣東商人李光等棉花價值白銀3 230兩,船主金長美的紅棗價值白銀3 000多兩,船載主要貨物棉花、紅棗,該船主要貨物總價在6 000多兩白銀。
由以上清朝廣船的朝鮮史料分析,廣船作為中國海船的主要船型,在清朝時期仍然在沿海港埠和東南亞不斷進行海內外貿易。從許必濟船個案分析,可以看出廣船船員年齡多在20—30多歲之間,呈現出年輕化的態(tài)勢。廣船從北方販賣黃豆、人參至廣東貿易,船上搭載外國客商、女眷、孩子,客商的人數甚至超出船員人數,廣船上船員還有飼養(yǎng)狗、貓等動物的習俗。另外,廣東商人李光年至60歲,羅五年過50歲,不顧年齡已長,遠赴遼寧營口港、山東煙臺港,船載主要貨物為棉花。相關朝鮮史料為國內首次介紹,為珍貴的清朝廣船的海外資料。
(注:清朝光緒六年 1880年)
庚辰十一月初九日
府啟曰:忠清道庇人縣漂到大國人九名,暹羅國人十八名,入接弘濟院后,使本府共事官及譯官,詳細問情,別單輸入,而今此漂人皆愿速歸,留一宿發(fā)送,何知。答曰:允
庇人縣漂人問情別單
問:一路辛苦啊。
答:吃苦不少。
問:你們是何國人,通共幾個人哪?
答:我們十個人,是大清國人,那個十四個人,并兩個女人,一個幼男,是暹羅國人,通共二十七人。
問:你們大清國人,住在哪個地方?
答:我們九個人,住在廣東省潮州府汕頭埠,一個人,住在海南。
問:潮州府距皇城多少路?
答:住在遐方,不知皇城路途幾里。
問:海南距潮州府幾里?
答:距潮州府南四千里。
問:你們什么緣故,與那暹羅國人,一同騎船?
答:以做買賣緣故,今年五月初四日,在暹羅國,發(fā)船前往山東煙臺地方,收買貨物,又往山東營口地方,買豆裝載,要回潮州之致同,載暹羅國十七1966年11月16日周必祥填寫的《工會會員登記表》
《登記表》封面記錄:黃埔港務監(jiān)督;職務:船長;姓名:周必祥;會員證:字0284766號。
《登記表》內頁記錄:現名:周必祥;性別:男;出生年月:1907年3月;民族:漢;文化程度:大專;1957年9月在海運局南海181輪入黨;1953年11月20日在南海181輪參加工會;籍貫:四川涪陵仁義公社吉安大隊;現在住址:廣州東山龜崗三路廿六號二樓。本人成份:高級船員。本人簡歷:1915年~1919年在本鄉(xiāng)吉安小學求學,1919年春~同年冬在豐都私塾求學,1919年冬~1921年冬在大塘小學求學,1921年冬~1923年夏在吉安高級小學求學,1923年夏~1927年夏在涪陵省四中校求學,1927年夏~1929年夏在成都大學預科求學,1929年秋~1930年夏涪陵縣中教學,1930年秋~1936年秋在吳淞商船??茖W校求學,1936年9月~1946年8月在民生輪船公司之民康、民主、民政、民來、民熙、民蘇、民勤、民儉、民眾、黃海輪等大副,1946年8月~1952年12月寧遠、南海、渤海等輪船長,1952年12月~1965年2月在南海181、141、158、159輪任船長,1965年2月至今在黃埔港監(jiān)任船長。
1966年8月25日孫守庸填寫的《工會會員登記表》
《登記表》封面記錄:單位:船隊埔港交千輪;職務:駕駛;姓名:孫守庸;會員證:海員字0117335號,新0280323。
《登記表》內頁記錄:現名:孫守庸;性別:男;出生年月:1930年7月3日;民族:漢;文化程度:大學畢業(yè);1955年6月25日在廣州港監(jiān)參加工會;籍貫:遼寧省遼陽市;現在住址:港灣一村十巷八號。本人成份:學生。本人簡歷:1938年2月~1940年12月遼陽東門里及文昌閣小學一至三年學生,1941年2月~1941年12月遼陽四道街小學四年級學生,1942年2月~1944年12月遼陽體育場高小姨至二年(42年至43年停學一年)學生,1945年2月~1945年8月遼陽省立第一國民高等學校學生,1945年10月~1945年12月遼陽第一聯合中學(民族聯軍主辦)學生,1946年2月~1947年7月遼陽第一中學初一下至初二下學生,1947年9月~1948年1月沈陽省立第二中學初三上學生,1948年1月~1948年8月天津家中失學(因東北解放戰(zhàn)爭,逃往天津,休學半年),1948年9月~1950年1月北京弘達中學高一至高三上學生,1950年2月~1951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學高二下至高三學生,1951年9月~1953年3月在大連東北航海學院航海系念書,1953年3月~1954年6月在大連海軍學院駕駛系念書,1954年9月~1955年3月大連海運學院第三屆畢業(yè)生政治學習班學習,1955年3月~1958年6月廣州港務監(jiān)督學習引水,1958年7月~1966年現在黃埔港務局干部及船員。
以上所列舉的雖是個案,但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新中國成立后廣州水上職業(yè)人員在生活上和人員構成方面均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這些變化也是廣州社會走向進步的一個縮影。今后如能找到更多的案例并做量化統(tǒng)計,相信這些變化將會以更加生動豐富多彩的畫面呈現出來。
Maritime Silk Road Guangdong Boats in the Overseas Materials
YUAN Xiaochun
(Dengzhou Museum,penglai265600)
This paper uses "Bibyensadengnok" written during the Li Dynasty of Korean Peninsula to analysis the Guangdong Ship named Xu Biji and Guangdong businessmen named Li Guang and so on,and from it can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Guangdong Ship crew age between 20 to 30 years old, present a younger trend. On the ship the businessmen bought soybeans and ginseng from the north shipped to Guangdong to sell. And also the captain carried foreign businessmen, women and children on the ship.The number of foreign businessmen and even more than the number of crew,also the crew feeded dogs and cats on the ship.In addition, Guangdong businessmen Li Guang and so on aboarded the ship for trade.The main cargo on the ship was cotton,value of silver 3230 Liang.The Korean historical materials was frst introduced into China, precious overseas materials about the Guangdong ship in the Qing Dynasty.
Korean historical materials;"Bibyensadengnok";Guangdong businessmen;Guangdong ship;foreign businessmen
U674.926
A
袁曉春(1963-),男, 山東省蓬萊市登州博物館館長,副研究員。
2014-11-17